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的序言中,对健康提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一种多元的健康观,它将健康从身体的结构和功能扩展到感觉、价值和认知各方面。这个定义已被人们所接受,并认为是对健康的一种全面理解。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我们称之为“文明病”的疾病不断产生,人类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在健康方面付出了代价。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宗教在这方面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本刊特邀5位人士专门谈谈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从WHO的健康定义到安康(wellness)运动—健康维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从WHO(194 7)提出第一个多维度的定义 ,“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 (well -being)的完满状态 ,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以来 ,这个定义推动人们从多维度的观念来衡量健康 ,促进了健康运动的发展。但是 ,半个世纪以来 ,人们并未满足于这种三维度的模式和WHO的权威性 ,对此经典定义也颇多评说 ,有人批评“完满 (complete)”要求太高 ,若以此为标准 ,恐怕很少有“健康”的人 ;有人则认为“状态”反映了静止 ,而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更多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则力图扩展健康的维度 ,并在 196 0年代形成…  相似文献   

3.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健康的理解是与时俱进的:最初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进入20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之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个体社交范围普遍拓展,于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作为一个指标被列入个体健康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岑国桢  王丽 《心理科学》2005,28(3):518-522
以小学5年级和初中3年级的71名学生、他们的78名家长和71名教师为对象,以“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人身伤害”三类内容为故事刺激材料。设置“不知道犯过者”、“不揭发犯过者”两种背景,从公正判断和理解判断两方面比较考察了他们的可交流集体责任观。结果表明,在可交流集体责任的公正判断上教师明显较少;在可交流集体责任的理解判断上教师和学生更为能够理解接受;两种背景和三类内容对可交流集体责任观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躯体化现象给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压力。克莱曼博士的研究较好地对躯体化进行了文化阐释,强调了躯体化问题的重要性。他对躯体化进行临床分类,更具体地讨论躯体化中社会与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米坎尼克和帕克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躯体化的原因,理解躯体化的社会功用,从而更好地认识躯体化以及如何对待躯体化。文化是影响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情境下,躯体化都会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得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0多年前就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全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但是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身体生理上会生病,而且在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那么,什么是心理障碍呢?提起心理障碍,人们可能马上就联想到精神病或“疯子”。当然,精神病人的“疯疯癫癫”无疑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但绝大多数的心理障碍表现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是,心理障碍可表现为行为偏常(即偏离正常人的常轨),例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恐怖症、怪癖行为、吸毒行为、酗酒行为、应激反应性失调行为、反社会行为和性心理变态行为等;也可表现为性格偏常,例如偏执型性格、暴发型性格、癔病型性格、强迫性性格等;还可表现为各种神经官能症,例如神  相似文献   

8.
感悟理解     
在人际互动中,人们的心灵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受到伤害。这种经常伤害人心灵的,是一种被称之为不理解的东西。生活中做子女的常会因父母的不理解而怨  相似文献   

9.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养生之道的哲理,从认识论角度看,是以“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为核心。从方法论角度看,它充分体现了整体观与辩证观。从学科角度来看,它代表了中医的预防医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死亡顺位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是停留在“没有疾病的困扰阶段”,而是指全心身健康。即“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单纯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在它带给我们丰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自身提出了挑战,即人们如何能够在繁忙和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与周围的人愉快相处,这一切的支撑点就是人们的健康。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由此可见,健康不仅是身强力壮、没有  相似文献   

11.
过去认为,健康仅指一个人躯体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现代化城市的交通拥挤、噪声等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及躯体都可以产生不良影响。传统的有关疾病的病因研究,较多注意生物学因素,并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近半个世纪来,心理、社会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于1986年9月至1987年1月间采用自行编制的心身健康调查表,对常州地区15~80岁居民,进行躯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并对影响躯体健康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过去的健康概念已经不适应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在荀子看来,“礼”在本质上将“教育”作为其前提,“礼教”就是包括“执礼”、“知礼”和“行礼”的一种“礼”的内化过程。首先,“执礼”是指通过礼节遵守而培养欲望抑制能力和追求行为的精炼化的习惯养成活动,本质上需要对“礼”的原理的有合理性的理解。“知礼”就是指通过理解“礼”所蕴含着的内在原理而图谋人们的理解成长的智育活动,人们从此才能获得道德的判断能力,并且使自己的行为能超出被动的习惯行动。最后,“行礼”是“执礼”和“知礼”融为一体的“礼教”的理想境界,是指人的思考与行为都符合于“礼”的真正的人格化。实际上,如荀子的很多言论所如实地反映着,这种“礼教”的三个层次都成为先秦儒家礼教传统的不可缺少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普通逻辑中有不少含“没有”的判断形式。其中有几种容易引起人们认识上的分歧。这些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句隶属于不同的科学体系。但由于思维对自然语言的依附,逻辑与语言在语形上的交结,我们在对这些判断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没有”的语法意义及判断语句的语义、语境来考虑,才能加深理解。“没有”是个比较特殊的语词。它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是一个副词:用在名词前。则成为两个词——副词“没”与动词“有”,可用肯定、否定相迭发问“有没  相似文献   

15.
主耶稣教我们祷告:“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玛6:12-15) 宽恕并不等于忘记,也不是自我牺牲的一种形式。 每一个人都受过精神创伤。伤害在每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关键是怎样对待伤害,怎样治愈伤害。 如果有人问:“有没有治愈伤害的良药?”那么,我们将告诉他,有,而且只有两个字:宽恕! 亚巴郎对上主说:“上主哦,我的同胞已经伤我七次,请问我还能宽恕他几次?” 上主说:“你还要宽恕他一千次。” 伯多禄前来向耶稣说:  相似文献   

16.
前言在人类的需求中,住房和食物、服装一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穴洞而居至叠砌砖石为墙的房屋建筑,人们对建筑的理解总认为它是“实质”的,建筑师们也是以表现“体量”和“实质”为主。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钢和钢筋混凝土粱柱、提架、空间结构的先后出现,使墙从承重作用退居到围护的作用,加以建筑思想上的变化,要求“空气和阳光”,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逐步从实体的转变为“空  相似文献   

17.
“归纳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历史上不少哲学家都曾对归纳推理中结论的内容超出前提的内容是否合理作过探讨。把“归纳问题”正式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是两百多年前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休谟对他还“未出摇篮”,人们就“早已熟悉了的”归纳论证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参看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8页。以下凡  相似文献   

18.
马斯洛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精神健康是精神疾患的参照系。它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发育、生平价值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可是,迄今为止,人们对精神健康标准的探讨却非常少。造成对精神健康标准研讨不多而分歧不少的原因有三:一、正常(健全)心理与行为的多样式理解对应着人格、精神生活的多样式存在与认可;二、受文化和社会发展制约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流变性,它们参与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鉴评;三、个人一生中,受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人类中心主义”被普遍认为是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环境伦理学界对它的批判声更是不绝于耳。然而,究竟何谓“人类中心主义”?对此,人们理解上存有模糊性,使用上呈现混乱性,由此导致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理论上的矛盾性和不彻底性。为此,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理解,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动机和归宿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以就教于理论界。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外来词,自西方传入我国理论界后,人们对它的涵义众说纷法。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用其词而不究其义,甚至以…  相似文献   

20.
解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维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研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们责无旁贷的义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哲学解释学意义上的理解,包含“解释”、“理解”和“应用”。因此,不讨论理解和解释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讨就难以从学理上得到深入。本文试图借助于哲学解释学的重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蕴涵的理解和解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