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婆过世多年了,可和我聊天时,母亲常会说起外婆,说起外婆常说的几句话。 “家有黄金堆百斗,不如送儿上学堂。”外婆常常这样说。我的母亲,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偏僻的苏北乡村,不要说女孩子,就连男孩子,能够上学的也不多。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和母亲知觉的差异及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辽宁辽阳市选取605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及其母亲为被试,探讨青少年与其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以及这种知觉差异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要求青少年和其母亲分别报告父母过去一年中在10个方面的冲突频率,同时要求青少年报告自己在过去一年中20种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知觉明显比母亲消极,但是到了高中.两者知觉的差异不再明显;青少年与母亲在指向父母自身冲突方面的知觉差异大于指向孩子的父母冲突方面两者的知觉差异;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多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高于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少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青少年与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会增加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这是伦敦街头的一角,正是隆冬时节,一个男孩子在寒风中等待着机遇的降临,他从小酷爱舞台,曾经梦想有一天能够饰演一个主角。为此,他不停地观看着露天播放的电影,模仿演员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能够熟记几部经典影片的关键对白。但苍天似乎在作弄人,他从小家境贫寒,少年时父母离异,几年后,带他的母亲也与世长辞,这一切似乎阻止了他梦想的延续,但他的梦想却始终未曾破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需要一个人     
在浴室里洗澡,忘记拿干毛巾。平时,我会大声对妻子说:"哎,帮我拿一下干毛巾。"现在,妻子不在家,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穿着湿裤从卫生间出来到卧室去翻干爽的毛巾。有一部电影,己忘了片名。一个孩子在卫生间洗澡,突然间水浇到了脸上,睁不开眼,他扶着墙壁,大叫:"妈妈,毛巾。"继而,男孩子呆在那里。他无声地哭了。他的母亲不久前刚刚去世。以前,他就是这样习惯性地唤妈妈的。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很亲密能够在浴室里为你递上毛巾、衣裤的人。你小的时候是父母,长大了是你的爱人。  相似文献   

6.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7.
正1951年9月,巴里·马歇尔出生于西澳大利亚州卡尔古利市,平时特别调皮捣蛋,但是却特别聪慧。当护士的母亲在家里收藏了大量医学书籍,因此马歇尔从小就开始接触专业医学知识,并时常和母亲讨论医学问题。或许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或许是被神秘的人体所吸引,高中毕业后,他毅然决定投身医学,报考了医学院。  相似文献   

8.
一我不爱我的丈夫大伟,从来都没爱过。当初与初恋男友一凡的恋情结束后,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我所居住的小城,遇到了大伟,大伟大我5岁并且一副冷漠寡言的样子。成天被男孩子的笑脸包围的我突然遇上这么一个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两个小男孩,一个非常忧郁悲观,另一个则很乐观。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到精神病医生那里看病,想让悲观的孩子快乐起来,并使乐观的孩子能正视生活中的种种障碍。于是悲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放着五光十色新玩具的屋子,乐观的男孩子被锁进一个装着成堆马粪的屋子。当父母重新返回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天风》2012,(5):47-48
母亲是什么?孩子的回答都很特别。对一个婴儿来说,母亲是一个奶瓶,嘴巴一张开就有奶吃——随时随地,不必热、不必等;母亲又是一张床,孩子困了就可以马上躺上去,软软的,暖暖的;母亲又是一个枕头,孩子抱着她就可以安然入睡。长大一些以后,  相似文献   

11.
怕你心疼     
“好几个同学都说你做的咸菜好吃,嫌我带的太少,不够吃。瞧,这次他们把饭盒都塞给我了。”在县城上高中,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的姐姐一进屋就冲母亲嚷着,同时丁零当啷地把几个饭盒摆在桌上。  相似文献   

12.
一口皮箱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对您说,仅仅因为一口皮箱,许多年来我一直不敢正视母亲的那双眼睛,忍受着自己良心日复一日深深地自责,您也许一定不会相信。那么,就让我来告诉您这个关于一口皮箱的真实故事吧。17岁那年,我正在县城读高中,乡下的母亲来学校看我。她提了一口很精致的皮箱,箱里装满了我爱吃的东西。看着那精致的皮箱,我先是有些惊异,继而便明白是我的那封信起了作用。在那封信中,我一再要求母亲来的时候要收拾得体面一些,免得让同学笑话。想不到她还真将这当回事,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是不可能有那么一口皮箱的。母亲看出了我的疑惑,悄悄…  相似文献   

13.
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一位中年母亲领着一个面目清秀、身形瘦小的男孩走进了我的咨询室。男孩脸色微微泛黄,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中略透出一丝不安和局促;一进门便紧紧依偎着母亲,两手还不停地搓着。一旁的母亲则神情黯淡,坐定后便恳切地要求我给男孩进行心理咨询。接着,男孩的母亲向我诉说了儿子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不变的角色     
正那一年春天,曾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因病离开了她。那时医院外母亲喜爱的榆叶梅开得比往年都好,病床上的母亲却一天天日渐枯萎。榆叶梅开得正艳的一个晚上,她母亲走完了她在世间的最后一程。尽管几个月前医生已经告诉她母亲的病情,但她还幻想现代医学可以创造奇迹,母亲可以好起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凭一  相似文献   

15.
正那时,父亲患了肝病,常年喝草药,母亲出身于草药世家,亲自为父亲采制,差不多隔上一周就要去一次山里,很辛苦。后来,我到山下的一所学校读初中。母亲决定在学校附近的村里租个房子,一方面方便照顾我,再一个是便于到山里采草药。母亲最后选择了一个叫桃花峪的村子,离学校很近。每天我骑了自行车,在村子与学校之间往返。母亲采了草药,每周回家一次,给父亲送去。  相似文献   

16.
黄平是我在一所大学做报告时认识的学生,印象中他是一个上进、能干的男孩子,可是当他第二次到我的心理热线工作室时,明显消瘦的脸上笼罩着厚重的忧郁、消沉、颓废的神情,一看就知道他遭遇到了什么打击。  相似文献   

17.
一、典型病例 一天,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她说她叫晓芸,是大二的学生,自幼父亲久病不起,母亲一人承担全家的生计,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债。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毅然克服种种困难供晓芸上学。晓芸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勤奋学习,以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实现母亲对她的期望。但天有  相似文献   

18.
江永生 《天风》2002,(9):42
我生活在一个穷乡僻壤,祖祖辈辈遵循着一条老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那年母亲在养了三个女儿后生下了我。于是母亲对我更是疼爱有加。我长得很像母亲,农村有句  相似文献   

19.
正我认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其影响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  相似文献   

2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其中 ,赠卵助孕对患有卵巢早衰 ,高龄不育及遗传疾病携带者等妇女提供了生育的希望。但其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赠卵助孕提出的一个新问题是“什么是母亲 ?”采用此技术生出的孩子可以说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养育他 (她 )的母亲 ,一个是提供他 (她 )一半遗传物质的母亲。那么 ,在养育母亲和遗传母亲中间 ,哪一个是对他 (她 )具有道德上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母亲 ?对此 ,人们看法不一 ,争论不休。笔者认为 ,养育比提供遗传物质更重要 ,亲子关系是通过长期养育行为建立的。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