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家庭和家庭人际关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总结了现代家庭面临的六大危机:1、家庭成员的行为违背家庭的期望;2、家庭成员行为不端,损害家庭声誉;3、经济收入大大减少,家计无法维持,甚至破产;4、由于城市及人口流动加剧、职业的不稳定造成家庭成员离家外出谋生;5、离婚;6、死亡。苏联未来学家高尔波斯基指出:“家庭作为社会体制,注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港湾中得到庇护,避开狂风,躲过暴雨。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家是一些孩子的港湾、一些孩子的樊笼、一些孩子的战场。由于个人的体验不同,家对每个人都有着特殊的含义。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父母在家庭中所采用的教养方式不同,家庭为孩子提供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种类型,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和否定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接纳影响最大。统计…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405名大学生的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自尊以及物质主义的状况,探讨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相关不显著;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表明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低的大学生由于感受到更低的自尊,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以1261名高一和高三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个人规划问卷和抑郁量表,考察了高中生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个人规划(探索和投入)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的个人规划对抑郁的预测具有领域特殊性:教育探索和投入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探索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投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职业探索和投入均不能预测抑郁;(2)性别能调节婚姻/家庭探索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女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高,男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则不能预测其抑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国外关于家庭大小、出生顺序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研究的三种方法模式,说明由于智力本身的多元性,家庭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绝望感、自杀意念状况,分析中学生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机制,为自杀的心理干预提供必要的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在校高中生300人,利用应对效能量表、贝克绝望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自杀意念者的检出率为15%,数量分布无性别、年级和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和乐观主义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乐观主义在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种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和乐观主义是自杀意念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通过乐观主义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会支持对农村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51名农村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农村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促进与工作投入之间彼此显著相关;(2)社会支持通过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这表明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农村教师工作投入度,也能间接地通过工作家庭平衡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78名大学生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与自我分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家庭功能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正相关;(2)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对自我分化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3)层级回归发现,在同时考虑心理弹性各因子的影响时,对自我分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家庭功能亲密度β值下降且显著性水平降低。结论: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在家庭功能亲密度与自我分化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创伤后出现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患病的高危群体。家庭已被证实是PTSD发病、维持以及好转恢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聚焦于家庭视角,从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家庭治疗三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PTSD患者家庭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未来研究者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PTSD家庭治疗效果的阶段性长期纵向研究,并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定性研究和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通过对1149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与工作特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家庭促进存在较弱的负相关.2)男性教师体验到的家庭-工作冲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在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方面差异不显著.3)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促进;个人对工作家庭平衡的控制感能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升工作家庭促进,但同时也会使家庭-工作冲突增加.4)工作家庭促进会显著地提升教师对工作和家庭的满意感.工作-家庭冲突会削弱工作满意度,家庭-工作冲突则会导致家庭满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清代家庭的同居共财的生活状态,决定了清代人的基本家庭道德观念和根本的道德选择就是以家庭利益和家庭和谐为目的。在清代人看来,家庭利益的保证就是重视忠孝,家庭和谐的前提就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妇关系和长幼关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兄友弟恭、长幼互爱的道德原则并未被清代人所严格地遵循,清代家庭道德生活出现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朱芳兰 《天风》1997,(10):41-42
财宝同道: 你给圣光弟兄和我的信,由《天风》编辑部转给我们了,阅后对你当前的处境深感同情。你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我们重视,对全体教会都引起共鸣。由于你婚姻、家庭的破裂,造成如此身心交病的痛苦——“孩子日夜啼哭,嚷着要妈妈”;你本人则“食之无味,  相似文献   

13.
财宝同道: 你给圣光弟兄和我的信,由《天风》编辑部转给我们了,阅后对你当前的处境深感同情。你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我们重视,对全体教会都引起共鸣。由于你婚姻、家庭的破裂,造成如此身心交病的痛苦——“孩子日夜啼哭,嚷着要妈妈”;你本人则“食之无味,  相似文献   

14.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处理的怎样,对家庭生活是否美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党和国家通过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并从法律上、制度上对社会主义夫妻关系加以有力地维护。因而,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绝大多数夫妻关系是亲爱和睦的,家庭生活是美满幸福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一部分家庭中,夫妻关系上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夫妻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求按照婚姻法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使社会主义的新型夫妻关系在绝大多数以至全部家庭中建立和巩固起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只想就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15.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市1018名流动儿童和447名城市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生活环境调查问卷、家庭功能问卷、学生多维生活领域满意度量表和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功能均显著差于城市儿童。(2)父亲从事体力类工作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环境满意度;家庭生活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家庭居住的社区环境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和环境满意度。(3)家庭亲密度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正向预测其家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家庭─—抵御艾滋病的首道防线《天津日报》12月1日载文指出,目前的艾滋病患者绝大多数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他们是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他们患病意味着家庭将承受经济收入减少和医疗费用增加的双重负担。他们的死亡对于家庭更是无情的打击。由于艾滋病是通过血液、...  相似文献   

17.
家庭文化环境对幼儿语音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幼儿家庭文化环境的结构及其与语音意识的关系。结果证实: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其中家庭文化活动又可以划分为,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及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文化资源通过家庭文化活动影响幼儿的语音意识,只有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对语音意识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利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70名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下涉工作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且呈显著负相关;但对工作满意度都没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其中具有凋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总体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01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道德推脱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负向预测关系中,责任心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功能通过责任心对道德推脱的间接影响随着道德认同水平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20.
以599名青少年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普通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弹性状况,探讨家庭弹性在家庭压力与青少年抑郁、孤独感及幸福感之间的补偿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总体上,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弹性水平较高;(2)家庭压力对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3)家庭弹性能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感及幸福感,具有补偿作用。家庭弹性在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孤独、幸福感之间存在保护性的调节作用,高水平的家庭弹性能减弱家庭压力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家庭弹性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预防干预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