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神病态传统上一般被定义为一种人格(尤其是情感缺乏)的障碍,其次在小范围内才是行为障碍。尽管经常被相互混用,但是在诊断思路上,精神病态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简单等同起来,需明辨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情感目标的分类及其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我国过去在德育上注重情感对象的内容分析,8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情感自身过程的分析,同时布鲁姆等人的情感目标分类系统获得了某些应用。文章较全面地述评了此分类系统。情感目标的测量工作绝大多数归属准则参照测验范畴。据此,提出应用现有人格测验的原理和方法去测量情感目标应该注意之点。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在分别继承伯克和康德二人关于崇高的恐惧和无力的特性的基础上,加以"强度""狂喜"等特征,共同构成"歇斯底里式"崇高这一后现代崇高的话语形态。"歇斯底里式"崇高从主体的消逝、客体的虚无、情感状态的极端非理性以及最终价值指向的沉沦、无超越等方面表现出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反思,描述出后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stism)又称自恋癖,自恋一词,取自希腊神话中少年纳喀索斯(Narcissus),他拒绝妇女仙对他的求爱,专注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溺水而死,化为水仙花,意指恋爱自己。这类人自我专注,感到自负,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欣赏,毫不掩饰地期望得到持久的注意和赞美;幻想自己取得巨大的成绩,自以为能力超人,才华横溢,容貌绝伦,爱情专一,具有显示自己的倾向,以便引起人们的注目;情感上冷漠,不关心周围,在遇到批评、失败或失望时表现、自卑和羞惭;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唯利是图、相互利用、爱走极端或缺乏热情。由于具有不断增强的自负,故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中心和自我专注,这类人与戏剧型、边缘型及反社会型等人格往往有重叠。  相似文献   

5.
人格障碍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其行为倾向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起迄时间,发展缓慢,极难治疗,但也不是不可矫正的。这些行为倾向组成对社会对自己都不被允许的、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虽然人格障碍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各类人格障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他们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与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的行为特征。如偏执怀疑、自我爱恋、被动性侵犯等,都给他人造成极大困难,甚至带来祸害。第二,他们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没有自知之明,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经常把社会或外界的一切看作是荒谬的、不应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七情”是情感的外壳,情感的实质是对德智体美诸方面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情感的差异性正是由对这诸方面的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情感的基础、观察、发展和培养等,必须从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7.
一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动力学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慧平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24-228,235
本文以主要症状为强迫性并以具有典型强迫性人格特征的一名大学生为例,主要运用心理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症状的成因,促成其情感的领悟和行为的改变。咨询目标不仅在于缓解或消除症状,也试图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另外,本案例也注意了认知改变、行为训练、与家庭辅导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各种方法尽快减少症状的影响,及时恢复其社会功能,并最大可能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对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9.
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D型人格(又称忧伤人格)是指经历消极情感与社会压抑的混合倾向。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种心理危险因素与其生活质量下降、梗死复发甚至死亡等有着密切联系。作者总结了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阐述了D型人格对于识别早期高危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了神经内分泌学、免疫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机制,并评价了对D型人格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11.
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存在着被试作答异常现象(能力测验中的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人格测验中的非0下渐近线现象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会导致被试能力或人格特征的测量偏差。在能力测验中, 研究者已提出了多种方法来纠正猜测现象和睡眠现象, 这些方法往往需要调整或删除被试作答信息, 而四参数模型不需要改变被试作答信息而能有效纠正被试能力高估或低估现象。在人格测验中存在着非0下渐近线和非1上渐近线现象, 四参数模型能增强测验项目拟合性能, 提高人格测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究在低难度和高难度进行中任务条件下是否存在TBPM的练习效应及其人格差异,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TBPM的练习效应稳定存在;A-B型人格类型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A型和B型人格在TBPM的练习效应上没有差异;实验组在总的时间监控次数和后期时间监控次数上均高于控制组,时间差均低于控制组,说明练习通过提高时间监控有效性和总的注意投入量来提高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13.
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核心特征是具有夸张和膨胀的自我观点。当前研究将自恋型人格与不同的自我特征相联系, 这些特征包括了夸张性、崇拜的需要、自我中心和高自尊、情感共情缺乏和述情障碍, 研究表明自恋的夸张性和崇拜需要源自扭曲的自我观点和自我提升。当前研究发现额中回、内侧前额叶皮层、眶额叶皮层、揳前叶和前脑岛与自我提升和自我评估有关。前脑岛、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右侧后扣带回皮层与共情缺失有关。未来研究应注重将遗传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脑成像等技术的结合, 构建自恋型人格形成的神经生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修改后的分离式Stroop任务,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网络使用者在双线索竞争条件下的前注意加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信息获取型被试,在中性线索与负性情绪线索匹配条件下,人际情感型被试对负性情绪线索表现出显著的前注意加工偏向,但在中性线索和情感满足线索匹配条件下,该类被试对情感满足线索未表现出前注意加工偏向。该研究为解释人际情感型动机者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的情绪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16.
人格心理学的未来:等待“大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傅俊清  王垒 《心理科学》2004,27(2):347-349
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使自己与别人不同一样,品牌也有自己的人格特征。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同类产品的属性通常类似,这时,“身份”、“形象”或“品牌人格”就成为消费者区分产品的唯一因素。品牌人格概念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概念和测量,研究受到了局限。本文总结了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品牌人格概念,讨论了品牌人格测量方法和量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19.
自我充实指个人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必要时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只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计较别人的评价。如果自我充实能力差,则表现出过份依赖别人,独立性差,需要得到社会或别人的赞扬才觉得愉快,缺乏自信,不能维护自我的正当权益,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  相似文献   

20.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连榕 《心理学报》2004,36(1):44-5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专长发展,采用了量表法分别对433名和469名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教师进行了教学策略、成就目标定向、人格特征和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两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⑴在教学策略、成就目标、人格特征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又优于新手型教师;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不存在差异。⑵重视课前准备,成绩目标是其重要的工作动机是新手型教师的主要特征;课中策略水平较高,任务目标成为重要的工作动机,具有随和、宽容、乐群、能关心他人的人格特点是熟手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教学策略以课前计划、课后的评估、反思为核心,具有鲜明的情绪稳定性、理智、着重实际、自信心和批判性强的人格特点,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和职业成就感高是专家型教师的主要特征。⑶三类教师在课后的补救策略、成绩目标、内外向、继续承诺和情绪耗竭上没有显著差异是其共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