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不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访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心理学专家、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研究他们对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问题的看法。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健康的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人们普遍认为能力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心理健康研究因为缺乏前提性而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对真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健康本身进行前提性问题追问,是真实有效地揭示并解决人自身生活状态的出发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很多高中生在高中时期,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受到很多问题的干扰,导致很多人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帮助高中生解决心理问题,本文将对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岩 《社会心理科学》2009,(5):96-100,124
做好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保证部队强大战斗力,提高训练水平的基本保证。笔者从明确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明确加强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分析青年官兵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加强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培育与引导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 ,对不同阶层共 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 ( 2 )人们认为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 3 )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 ( 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相似文献   

7.
生命道德是人的生命关系的应然,心理健康是人的关系世界的实然反映,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两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精神信仰的和谐关系。生命道德与心理健康在"关系性"上的统一性使得生命道德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积极的生命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摆脱消极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积极的生命道德行为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社会支持;良好的生命道德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和处理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生命意义感能促进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产生主观幸福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不断追求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与信仰的和谐,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王东宇  王丽芬 《心理科学》2005,28(2):477-479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427名中学留守孩进行测查,探讨了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问的长短,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留守孩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留守孩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孟维杰  马甜语 《心理科学》2012,35(1):243-247
积极心理健康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本身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一种应用。积极心理健康以积极为核心观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对象,注重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思路,引领和推动传统心理健康从关注人的消极品质转向人的积极潜力,从而使心理健康的主题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的压力。作为教育人的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教师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表现及原因,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观念对心理症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怀斌 《心理科学》2003,26(5):932-933
1 前言  人的行为受观念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如此。如基于2 0 0个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 ,有较高的精神信仰 (spirituali ty)水平的人表现为较少的精神问题。Levy等发现 ,有积极生活观念的人 ,比持消极、否定性生活观念的人多存活了 7.6年。有报告消极的竞争观念与与身心症状、抑郁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 ,对“心理健康”现象的看法也影响着心理健康行为。如美国人常常认为 ,“心理疾病的人是不稳定的和有危险的。”等等。这样的看法 ,导致了人们回避与心理疾病的交往 ,障碍了心理患者就医。Corrigan认为 ,心理疾病的耻辱化标签和偏见加…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人具有资格担当心理健康服务人员, 这方面的研究属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的问题。国外有关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涉及: 核心胜任特征与特殊胜任特征、能力与胜任特征评估、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开发、心理健康服务不同具体领域的胜任特征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改进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录用与管理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在于很少关注如何运用已确认的胜任特征去评价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诸多研究中存在很大分歧, 未能为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分依据。为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澄清其影响因素, 对2010~2020年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初中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发展呈恶化趋势, 其中焦虑和自杀企图尤为明显;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饱受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不统一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整体上随年级而增加, 其中焦虑尤为明显; 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 自杀尤为明显; 中西部地区的初中生比东北和东部地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焦虑和自我伤害。未来应立足中国大地研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和筛查标准并建立心理健康动态监测体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这些调研报告多以城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而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相当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占多大比例?心理健康问题有无年龄、性别及学校类型上的特点?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如何?有哪些因素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为探寻  相似文献   

16.
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特区中小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状况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从珠海市有代表性的中小学选取学生487人,分别测定其家庭亲子关系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特区中小学生30%左右属于非正常亲子关系家庭,主要的问题类型是不安型、期待型、干涉型与溺爱型.中小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状况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智力是指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有机综合。上述各种心理能力,则是构成智力的各种要素。近年来,国内关于如何发展学生智力的研究和讨论,大多偏重于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上,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心理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关于健康个性的研究,众说纷纭。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马斯洛则将心理健康者说成是自我实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有的说,“良好的习惯多于不良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也有的人说,“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所接受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说,“心境快乐就是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集心理健康理论之大成,提出心理学应着力研究最健康人的培养。他提出了近20条  相似文献   

20.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的人们来说,心理健康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和精神追求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相当多的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还不清楚、甚至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就必然影响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影响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需求缘于对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