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渊声 《天风》2018,(6):64-64
问:我与男友约会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意识到对方不是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可是,因为都是主内肢体,我实在不好意思提出分手。但若勉强交往下去,对双方都有害无益。我当怎么办?一年轻姊妹:周芸答:周芸姊妹,你的问题确实需要认真面对,谨慎处理,这样对大家将来都好。如果你祈祷清楚了,经过多次接触后发现对方确实不太适合你,而且你也勉强不了自己,那么分手对两个人来说更合适。  相似文献   

2.
安孝辉 《天风》1994,(9):2-4
复活的主查彼得爱主之心时,对彼得提出任务:“你牧养我的羊。”使徒彼得在晚年也劝勉与他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我心中的白马王子应该是彬彬有礼、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可是,天差人错,我现在的男友却是一个北方粗犷汉子。他不但人长得粗壮有加,性格也是直来直去,脾气暴躁。拿上街来讲,我们女孩子喜欢慢慢地逛的,他却三步并作二步,好像赶去上班似的。我很担心,自己性子慢慢的,以后和他结婚的话,会不会一个慢一个快、一个急一个不急,生活合不上拍,最终还是分手。如果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分手,找一个和自己性格差不多的人。请主持人给我一点儿启发与帮助。(广西小毛)  相似文献   

4.
32岁的修斯顿──某广告公司总经理下班后兴冲冲地赶回家,满肚子的新闻要发布。她看见她的丈夫,一名律师,在后院坐着看报。“我刚获得了晋升,急于想告诉他一切,但和平常一样,他不想说话,也不想听我说。他只是微笑着向我祝贺了一声,就走进屋里,把还在呱呱不停的我留在屋外。”当她跟着他进屋,想把话讲完时,他却充耳不闻了。后来,她反复地琢磨为什么她和她的丈夫很少交谈。“为什么他不想多了解一些我升职的事?”她自问。“我知道他在乎我──他常在我们的朋友面前吹捧我。我问过他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他总是说‘没有,一切都…  相似文献   

5.
刘绵松居上自闽南来信,说近辑弘一大师全集,要我写一篇序文。词意非常诚恳,使我不能推却。法师圆寂后,我关于法师只写过一篇《为青年说弘一法师》,登在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杂志上,此外并未写过一个字。因为关于这样崇高伟大的人格,我只能零零星星地为小朋友们说说,却不敢总括地赞一词。现在刘居士要我为全集写序,便是强我总括地赞词。我踌躇了很久,方才动笔,勉强来赞“一词”。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凡作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作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  相似文献   

6.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 “你最喜欢甚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 “逃难。”  相似文献   

7.
昕暘 《思维与智慧》2005,(10):62-62
我不想说不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残酷它把一切否定将现实变成虚无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恐怖它把一切否定将美好变成痛苦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跋扈它把一切否定将正确说成错误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顽固它把一切否定将可爱说成可恶我不想说不真的,这个字眼太盲目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认输一个人用别人的嘴巴说自己不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不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评价一个人没有金钱我们说他穷困潦倒一个人没有内涵我们说他才疏学浅可是一个人没有进取心我们会说他无药可救笑出坚强的灵魂碎过的心重新拼合而成罅隙…  相似文献   

8.
轻敌     
到1996年,“拳王”的桂冠他已经整整戴了5年。每当走上拳击台,耀眼的聚光灯下,他总是杀气腾聘,跃跃欲试,目空一切。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败在他的手下,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不可战胜的,他自己也深信这一点。一次,他去欧洲游玩,被蜂拥过来的记者围住。其中一人提问:拳王先生,听说你与女友最近分手了,这是你目前最痛苦的事情吗?他傲慢地回答:不,我最痛苦的是在拳击台上找不到一个“敌人”。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0,(9):63-63
问:我与男友交往了三年,但未有过越轨行为。他虽有多次要求,但都被我拒绝了。他以前对我百依百顺,我对他也是很放心。然而,最近我去他单位找他时,竟然发现他和一个女孩在那里搂抱亲热。当时气得我差点晕厥,真想上去打他两巴掌。可我是基督徒,不能冲动。我知道我爱他,但他竟然毫不留恋地提出要与我分手。我真是伤心透了,整天魂不守舍,以泪洗面。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相似文献   

10.
“他们来到贝特赛达,有人给耶稣领来一个瞎子,求他扶摸他。耶稣便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在他眼上吐口唾沫,再给他复手,问他说:‘你看到什么?’他开始看见了,回说:‘我看见人,他们好象树木在行走。’然后耶稣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竟能清晰地看见一切。耶稣打发他回家去,说:‘连村子也不要进去。’”(谷8:22~26)耶稣领瞎子到村外医治,治愈后又叮嘱不要进村,是不想让更多人看见和知道他发显神迹。他对湖滨城市的人很失望,不想再感化他们,“那时,耶稣开始痛斥他在那里显过很多灵迹的城市,因…  相似文献   

11.
刘振义 《天风》2013,(9):14-15
在《彼得前书》5章1节至4节,彼得总结了他一生的经历,把他的“教会牧养经验”向我们阐明:“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以下从三方面探讨牧养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从而使得他不喜欢我,诽谤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不要让我知道。我自信我对他的  相似文献   

13.
夏天的草原美极了,蓝蓝的天,碧绿的草,连空气都弥漫着清凉的薄荷香,呼吸也变得格外爽朗,可是,麦克的心情糟透了,他正在为一件事伤心。 前几天,美丽的女友玛莎刚和他分手,这令麦克很苦恼,“真是一场该死的恋情”,他痛恨,连分手的原因也不知道。这让他无法平静,烦  相似文献   

14.
每夜每夜,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房间的电话铃乍响起来,我的心便抽搐了,手也抖个不停,不敢去抓听筒。我知道那是母亲打来的。她要和我聊天,她又要谈起父亲。我不想聊天,但我没有理由拒绝她。 也正是四个月前,深夜里的那个电话在我的心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我最爱的父亲,他死了。我的可怜的母亲,她还不知道她最爱的丈夫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臂弯里。 我想着,当父亲看见他的朋友和轻佻的女子从床上下来时,我想着,他再也不会恨恨地说道:“可  相似文献   

15.
与人的参与相关的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写道:“当科学之环变得更大时,它会在更多地方碰到悖论。”我的兴趣既不在尼采这个人(虽然他是非常有意思的人),也不在尼采的作品,而在于这个评论本身上。也就是说,我希望在这里理解的评论是与我们时代的思想和经验有关的,而不仅仅是尼采时代的东西。评论是有关“科学之环”的,所以我关心科学,想看看科学知识之环增大时,世界如何变得更为荒谬。可以用任何科学领域的材料来阐明尼采的评论,但我在这里只想考虑两个例子。 我的第一个例子来自于一个只有少数人熟悉的领域,对于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来讲,它本质上是极其深奥的,这就是量子力学。我并不想在此谈论专门的技术问题,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打算描述这个理论,只是在当讨论问题需要时,我才对量子力学作些描述,而从开始讨论到问题深入下去,都会涉及“如何解释”量子力学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只是想留点空间给心……不再去争辩,也不想再解释,更不想去处处维护那份属于自己的所谓“尊严”。人最终的成功还不是战胜自己吗?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倾听,更需要善良的心来领会。面对委屈,我神情自若,其实心早已颤抖,早已流泪。只觉得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只能继续我的那份“沉默”中的坚强。让一切顺其自然,并不是在保持沉默时默认,只想把最真实的一点留下来,小心地藏于心中最幽深的“角落”。既然知道最大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又为何在失去后懊悔,拥有时不珍惜呢?其实常常欺骗自己,人最容易欺骗的也是自己。已不是自欺…  相似文献   

17.
正本来我是要去书店的,走到楼下,天突然飘起了雨,我既不想折返上楼去取伞,也不想冒雨走在马路上。于是,我在几秒钟内,就作出放弃去书店的决定。改变主意,原谅自己,实在太容易了。一位网友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死党",对他的女友唯命是从,平日里看上去如胶似漆。本来二人世界是私密的,但他们会把各种柔情蜜意晒到朋友圈里,大家看到的是各种打情骂俏,  相似文献   

18.
琴琴,女,19岁,师专外语系二年级一班学生。秀外慧中且性格内向的她在咨询室里向我倾诉了自己的不幸:“不久前我恋爱了,并第一次品尝了爱情的温馨与浪漫。但是,正当我爱得刻骨铭心、如痴如醉,沉浸在甜蜜的恋情之中时,狠心的他却以我们之间缺少共同语言,性格不合,如果长此下去双方感情难免淡漠为由,突然提出分手。为此,我连续找他谈了好几个晚上,声泪俱下地乞求他不要离开我,最后  相似文献   

19.
每一次分手都是暂别,但他却把每一次分手都弄得缠缠绵绵。每次都是走到门口又回来,拉着她的手再说几句话。每次都是她催他,怕他耽误了时间错过车次。他总是孩子似的耍赖说,那你最后再亲我一口,我就走。她只得掂起脚亲他,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20.
正年少时,父亲一再告诫我绝不要做一名酿酒师。因为我的祖父、曾祖父都在当地的酒厂以此为生,微薄的薪水只能勉强度日。他不想让我靠近啤酒桶半步。按照父亲的意愿,我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1971年,我成为该校研究生,同时研修法律和商务两个专业。读研的第二年,我突然有所领悟。除了学习之外,我根本没有做过任何事情。一种压力迫使我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未来渐渐向我逼近,比我预期的早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