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炎武诗歌中有几首写到齐国历史人物,或用作典故,或吟咏人物,或隐喻现实,其中复国英雄田单最受其推崇。顾炎武诗歌中的齐文化,有他作为明遗民的立场和视角,与他反清复明的平生壮志密切相关,古老齐文化的爱国精神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独到的阐发。也赋予他的诗歌创作以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赵朴初居士,人们尊称他朴老或赵朴老,他很喜爱诗歌。作为佛教居士,他对佛教诗歌十分重视。他曾撰文说: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翻译而来,从翻译的角度去研究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古人是如何以他  相似文献   

3.
据魏宏灿《曹丕集校注》载,曹丕现存诗歌40余首,其中女性题材的诗歌有10首。从这些诗歌的类别和内容看以看出曹丕所持的女性观,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他从女性行为出发强调并重视妇德,其精神不自觉地隐含着根深蒂固的封建贞节观;其次关于女性审美,他具有“色艺俱佳”的审美倾向,褒扬性评价实为物化女性而满足男性审美需求;最后,认同女性处于附属地位,女性从属于男性而脆弱地存在。在魏晋时期佛道玄三者并行的大背景中,潜藏浓厚儒家思想的曹丕女性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爱的诗歌     
我们有一首赞美诗,题目叫“爱的诗歌”,第一句歌词是:“爱从上帝而来,爱本就是上帝。”我想就用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基督教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爱神爱人。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姊妹的事,她是1987年在  相似文献   

5.
街心公园那边总有一个卖艺的盲人,他用悠扬的萨克斯曲缓和着这个小城的匆忙和浮躁。在他面前,躺着一只锈迹斑剥的盒子,里面拥挤着小城的爱心——或硬币,或纸币,虽然面额不大,维持温饱大约不成问题。 一天傍晚,我领着小儿散步到此。这位盲人正神情专注地吹着一首叫做《回家》的曲子,悠远而苍凉。几个顽劣的小伙子围在他身旁,互相推搡说笑,听得  相似文献   

6.
《在阳台上》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一首诗歌。本文从韵律、结构和意象三个方面结合本诗的相关信息及其背景,以文体学的理论为基础,对这首诗进行分析,以便使读者能够对本诗美感和主题有一个更深的感受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正用带有本土文化特点的音乐来赞美神,一定会引起更多的共鸣。一、"本土诗歌"例举说起中国的本土诗歌,首先要提到马革顺教授,他为中国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基督教的圣诗推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他历经沧桑,但一颗爱国爱教的心始终在他里面跳动。他写的《受膏者》乐章受到教内外的一致好评。陈泽民和沈明燧合作的《荣神益人歌》有中国的风格和旋律,大家唱起来琅琅上口。汪维藩与史奇珪合作写  相似文献   

8.
诗歌与讲道     
《天风》2015,(8)
<正>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谈及诗词创作时说:"你的脚是会走路的,你的心会走吗?"一个生命的歌者因为被真情所触动,文字在其手中犹如被施了魔法,变成一首首扣人心弦,令人随之流泪、沉吟、欢笑的诗歌。我喜欢诗词,喜欢聆听、吟诵时心灵被触动的感觉,多么希望我聆听到的每一篇讲道也能如此碰触我的心。可惜现实中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到底一篇"好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这1310首诗歌,显示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五台山文化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各类历史人物的五台因缘,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济慈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诗歌之星,他短暂的一生受到了希腊神话的巨大影响。济慈孜孜不倦地吸收希腊神话的内在精神,在想象力的长途跋涉中寻找美的真谛,他以诗的形式,给予希腊神话以新的姿态,希腊神话也作为丰富的原材料为济慈诗歌注入了美的血液,充实了诗歌文本,增强了济慈诗歌的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的一位教师布罗迪在整理阁楼旧物时,偶然发现了戴维在皮特金幼儿园时的春季作文,题目是《未来我是内阁大臣》。戴维认为,将来他肯定会成为英国的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看到戴维的这篇作文时,布罗迪笑着说:"这个戴维,真是异想天开。"在布罗迪看来,一般人要想当上内阁大臣,也许还有机会,但对一个盲人来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布罗迪的想法和许多人的想法一样,眼睛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盲人失去了眼睛,教育、出行、交际等方面都会存在障碍,失去了竞争的潜力。然而,一封特别的来信却改变了布罗迪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刘靖宇 《美与时代》2005,(12):82-83
博尔赫斯早期诗歌创作是先锋体验和辩证思维的产物,同时糅合了激情燃烧的诗歌状态和孤独的思索.他的早期诗歌较之后期诗歌更集中地表现了艺术世界的一种悖论式存在:激情与孤独.这种表面看似无法和谐的两种精神状态共处在他的诗歌中,而这种共处无独有偶地又丰富了他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13.
范潇兮 《美与时代》2007,(1):111-113
诗人北岛在伤痕文学大潮中以"朦胧诗歌"的方式留下了时代的影子.他的诗歌呈现了一种悲剧美,表达了孤独者所具有的那种沉重和苦痛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与气质     
古人云:“诗言志、歌抒怀。”即是说诗歌是诗人抱负的渲泄,也是诗人性格的充分展露,从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植于内心的气质、情操与爱好。从清人纳兰容若的两首悼亡妻词中,不难察觉他的抑郁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青衫湿遍,恁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若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番?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飚一转,未许  相似文献   

15.
求主带领歌     
《天风》2007,(6):48
经文:“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2:18)。新的一年开始了,作为基督徒应继续寻求主的带领,赞美诗第275首就是这样一首求主带领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帕尔默(H.R.Palmer, 1834-1907)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音乐家庭。他9岁时,就在唱诗班中唱第二声部,曾留学德国和意大利,专攻音乐,学成归国后,历任  相似文献   

16.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开启心智,引人遐想;或以磅礴的激情表达对真善美不可遏止的冲动;或以不露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促人思索。由此看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构成了诗歌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诗作中就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和谐优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进入这个优雅迷人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杨唯希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18-118,101
李白的诗歌是对其豪迈不拘之人生的真实写照,处处透露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只有读懂李白的诗歌,才能真正了解其诗歌中的人生智慧。本文从李白的诗歌入手,着重分析了他在“疯”、“癫”、“狂”、“痴”中透露出的洒脱与飘逸以及在“愁”、“乐”、“苦”、“笑”中表现出的豪放与豁达,充分展现了其借诗歌所表达出的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与豪放洒脱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已成为文学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诗歌教学的方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诵读教学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并详尽分析了原因、要求及其达到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忆及本师单华东先生,无关时景,《江南雪》乃是一首诗,刊于2003年某冬日的《宁波晚报》。那周五晚上临放学,一个高瘦身影进入教室,我们躁动的心瞬间宁静下来。单先生作为政教处副主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风范,幽默也不失威仪。他问我们有无会写小诗的,说市晚报开了一个市初中生诗歌专版,稿件下周就要给寄去。我环视一圈,并无一人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