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人占了人类的一半,她们因文化、职业、年龄、个性以及境遇等方面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其中,独身女性几乎存在于社会各层面,她们已构成为数不少的、受到关注的女性群体。女性独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机遇、条件  相似文献   

2.
当女人拥有爱情并趋于成熟的时候,她会向往婚姻的美好。进人“围城”之后,她可能会有失望和厌倦的情绪,但很少有女人走出围城,即使走出者,也多半是无法挽回的失败婚姻。她们选择的是适应、忍受或者寄情于女子。只有少数女人,偶尔去接触一下婚姻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司铎为什么要独身?也许有人以为是生 理上或心理上有问题,没有爱的能力;或者是 为了逃避家庭或社会的某些责任;抑或是受 了某种打击,才看破红尘……而大多数人认 为:“教会的纪律作了这样的规定”。凡此种 种,不一而足。  那么,司铎守独身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呢? 其实,司铎守独身的真正动机是爱--对基督 忠贞不二的爱。只爱基督,非他莫属,就象婚 姻中的夫妇之爱一样,是一种整个身心的完 全交付,“终生只为他,今生不二属。”基督将 度这种生活的人称为:“为天国而自阉”的人 (玛19:11-12),但这种爱的生活方式并不…  相似文献   

4.
男·女·婚姻     
《天风》2017,(2):55-55
婚姻……不是“找”一个合适的人,乃是“做”一个合适的人。—薛查理完美的妻子是一个并不期望有完美丈夫的女人。——佚名在我们的文明中,男人都害怕他们不是完美的男人,而女人则害怕她们被人视为只是女人。——里克一见钟情有什么了不起呢?了不起的应该是他们相视了多年之后仍然彼此钟情。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潮流“女色时代到了”、“女人要自己争取幸福”、“女人主动出击,男人坐以待毙”,于是勇敢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她们  相似文献   

6.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7.
“女人最大渴望是什么”一直是让众多体贴的丈夫和殷勤的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女人最大的渴望几乎与男人一样,即:成功、权势、地位、金钱、爱情、婚姻、家庭、孩子、幸福和满足感等。与男人所不同的是,女人更注重情感方面的拥有,而且她们的渴望并不苛刻,在她们看来,既便是在简陋的厨房里亦能表达两性间真挚的情爱,她们最期盼的礼物未必如男人们想象中的贵重。男士们只有熟稔她们的心理,才能使其芳心大悦。 一、女人渴望真挚的爱 女人最渴望的是浪漫情感,而不是价值不菲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浙江省瑞安市鲍母教会几位中青年姊妹。我知道她们的名字,但她们说什么也不许我将她们的名字拿出来“示众”。所以,我只好单写她们的事迹,不写她们的名字,用A、B、C来代替。至于故事中那个“怪女人”,后来才知道,她名叫李细妹,是江西上高人。  相似文献   

9.
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论女人》和《性爱的形而上学》两文中,几乎把女人骂得“体无完肤”,说“女人是弱者”、说“女人既愚蠢又浅见,终其一生,她们的思想和智慧只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说“女人完全可以和有肝脏而缺少胆囊的生物相比拟”,甚至说“女人完全是为了男性的弱点和愚蠢而产生的”。 为什么叔本华会如此恨女人呢?这不仅与他天生的孤僻、厌世、悲观的性格有关,更主要的是与他一生中交往的女性有关。他关于女人的“哲学”就是以他自身  相似文献   

10.
在我进行一组有关婚姻与家庭的调查与采访过程中,猛然发现,在婚姻遇到挫折的女性里,容貌出众的女人竟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按理说,这些漂亮的女人应该更容易得到美满和幸福的婚姻,她们的丈夫对她们更应该是宠爱有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她们的婚姻受“伤”呢?通过与她们中几个人的交谈,我发现恰恰是她们的美丽惹的祸,由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女人吸烟,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把这类女人打入另类,甚至把女人吸烟与坏女人划上等号。如今城市女性烟民越来越多,她们从事的职业、身份各不相同,对于吸烟,她们也各有心态。笔者发现,许多女人吸烟,与某些男人喝酒差不多,有点儿借“烟”消愁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有的说,“良好的习惯多于不良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也有的人说,“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所接受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说,“心境快乐就是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集心理健康理论之大成,提出心理学应着力研究最健康人的培养。他提出了近20条  相似文献   

13.
聪明女性与漂亮女性肯定不一样。有经验的男子汉大多有体会。与聪明的女性交往,可以从她们那采撷灵感,获取安慰,感受智慧,领略情趣。与漂亮女人相处,则未必有此种运气,她们因习惯了赞美便习惯性地“趾高气扬”,于是男人特累。与聪明女人交往,男人亮出的是自己的本色,并不断收获着同样本色的宽厚与温暖。与漂亮女人交往,男人则必须时时刻刻念叨“小心轻放”,于是久而久之,也就可怜兮兮地得了“神经衰弱”。聪明女人上了节课,便教会了男人如何挣钱。漂亮女人也上了节课,便使男人学会了花钱。与漂亮女人在一起,男人学会了欣赏时…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灵,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有人与我们产生共鸣。上帝造男人时,说:“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了女人可以陪伴他。所以,人从起初就害怕孤独。  相似文献   

15.
牵手之前(2)     
从友 《天风》2012,(2):13-13
(续上期) 五、要先“性”还是要后“幸” 有人研究说男人是为了性而爱,女人是为了爱而性,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在恋爱中都已经把婚前性行为潮流化了。过去,婚前有了性关系,在朋友面前得藏着、掖着,今天谈朋友的人若没有发生过性关系,反而觉得自己“落伍”了。在这样的风气下,婚姻的神圣性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6.
人的生命有多长久,爱的能力就有多长久。爱情是女人的梦想也是她们的一块牺牲之地。女人的婚姻之旅,也就是她们的思想之旅。女人永远会问:这一生我到底要什么?金钱?爱情?快乐?亦舒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也展示着生命的无奈与残酷。  相似文献   

17.
如今外企在中国各大都市已遍地开花,而活跃在这座“金色花园”里的中国女秘书,更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有人肤浅地认为,她们只是品着咖啡挣美金的“休闲一族”,但更多的人对这些“超级打工者”的酸甜苦辣却一无所知。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到底如何?日前记者在广州和京沪等地出差时,顺便采访了一些秘书小姐,这些知识白领的特殊经历,的确让人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8.
由思微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修订本)的《形式逻辑漫谈》一书,在谈到“小词不当周延”的错误时,以“投足焉可报国”为标题,举出这样一个实例: “四十多年前,有一位游欧的杨漫华女士听见比利时女人说中国女人缠足,立即伸出自己没有缠过的足脚,使她们哑口无言。”《形式逻辑漫谈》编著者(下简称“编著者”)认为“杨女士的逻辑是: 我是中国女人;(小前提) 我没有缠足;(大前提) 中国女人都没有缠足。”(结论) 于是断定“杨女士”“这个推理违反了直言推理的规则,犯了“小词不当周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心态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读书,有人偏好书外的东西,后面一种做法常常被人称为“玩”。  相似文献   

20.
时下有不少漂亮女人,她们的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她们的口号便是:“我是我自己的,只要我愿意,我想跟谁就跟谁!”那么,这些漂亮的女人们最终到底会属于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