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湖南、贵州四所中学的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高中生自我和谐情况不太理想;高中生在不和谐因子得分与大学生常模并无显著差异,在灵活性上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刻板性上差异显著(p<0.05);高中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总分、偏执、敌对、适应不良等呈正相关。结论: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培养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性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层次的大学982名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的得分大三年级高于大一年级,在归因风格分量上的得分大一年级高于大三年级,年级差异显著;(2)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分量表上性别差异显著;(3)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艺术类、文史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自我价值感的状况和原因。方法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随机抽取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测量,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常模比较,除了女生在SS1、SS4、SI1上与常模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分量表上男女生均有显著差异,且高于常模。在SS2、SI1上性别差异显著;在GI、SS2上学科差异显著;在GS、GI、SS1、SS2上工作确定情况差异显著。结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分量表上显著高于常模,性别、学科以及工作确定情况对大学毕业生的自我价值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的现况与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新华  王椿阳 《心理科学》2008,31(1):245-247,238
采用PEI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某大学三个选修课班级的大学生进行测试,并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1、男女大学生在PEI的"体育运动"和"外表"分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相比,在PEI "与人交谈"分量表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2、学期初,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大学生在PEI各分量表和成就动机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期末,他们在PEI的"心境"、" 学业表现"、" 外表"分量表和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发现当代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了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6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初中生自我同一性水平在"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这一因子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过去的危机"这一因子上的得分七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一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2)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3)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郭建康  李晶 《社会心理科学》2010,(1):98-101,105
目的了解高等师范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31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结果高师新生SCL-90总分阳性检出率为23.5%;高师新生在各因子得分上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却高于成人常模;SCL-90因子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乡、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对"心理问题"学生应提高警惕,对偏远乡村、家庭气氛不和谐、单亲家庭及家庭贫困新生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对湖南省祁阳县两所农村初级中学280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3)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应对分量表外,各分量表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89,自引:1,他引:88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安徽大学1-4年级2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生源于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相比,总体差异不显著;生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历届高中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在恐怖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上,前者的均分显著高于后者;男女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抑郁和恐怖两个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双37高射炮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43名"双37"高射炮兵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双37高射炮兵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其消极应对方式均分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双37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留守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采用SCL-90量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105名留守农民的阳性项目数和总分都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01),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3.3%;留守农民各年龄组在SCL-90因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发现:留守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水平、年龄都影响留守农民的心理健康。但性别对留守农民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元分析法对1998年到2011年间使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工具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水平在各维度或层次上高于全国常模,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常模相比,多数因子高于常模,中学生部分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与常模差异不显著;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年代效应显著;研究目的、报告质量、地区、出版年代等因素仅对某些特殊自我价值感有影响,而对总体自我价值感没有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海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以为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舰艇官兵、潜艇官兵、某海岛守岛官兵和海军某初级任职教育班次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守岛官兵总分大于160分的比例最高,即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2)在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因子上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人数较多,说明所调查官兵常出现上述四种心理问题;(3)守岛官兵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三种类型的官兵,说明守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4)舰艇、潜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常模;除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外,学员在其他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守岛官兵与常模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6):1436-1440
结合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采用问卷法,以80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的渗透培育模式,以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为依托,运用教学实验方法探索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有效性。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自我效能感自陈式问卷》、《数学自我效能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为测量工具。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自我效能感高于前测,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及总分上,实验班学生低于对照班,差异显著;数学学业成绩实验班高于对照班,高于实验前,但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学业进步。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某高校2005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E因子上有54.6%的新生的得分高于 0.67SD,属于外向型人格;在N因子上有54.4%新生的得分低于-1.15SD, 属于情绪反应缓慢型;在P因子上,只有3.5%的新生的得分高于 0.67SD,这表明绝大多数新生在精神质因子上表现良好;在L因子上,有69.4%的新生的得分介于±0.67SD之间,属于稳定型。(2)对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E、N、P、L四个因子上,除了N因子外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标准分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标准分。(3)采用t检验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E因子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N、L因子上男生的得分要显著低于女生;在P因子上,男子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3名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发现:郑州大学知识女性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总分和其余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优于一般人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维护和提高郑州大学知识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2009级8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54.9%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②"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③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90后"大一新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比较时,只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旨在考察《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采用《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对来自于全国六大区域的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的855名农民工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本次调查中《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各分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农民工样本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农民工的情绪性素质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其他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4)农民工坚韧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人际健康和情绪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自我概念、坚韧性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结论:《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适用于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情绪性素质优于全国常模,其他所测心理健康素质的负载量与全国常模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居民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关系,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K10量表》随机选取甘肃省820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方式总体表现为一般;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在生活方式的营养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体育锻炼和营养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个人口学变量在生活方式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2.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整体心理健康较差;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总体心理健康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人口学变量在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0.05)。3.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居民生活方式中的健康责任因子、体育锻炼因子和生活方式总分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3名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发现:郑州大学知识女性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总分和其余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郑州大学知识女性心理健康优于一般人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维护和提高郑州大学知识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