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飞吧! 飞吧!     
飞吧!飞吧! 可爱的和平鸽, 自由地飞吧, 飞翔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飞吧!飞吧! 美丽的和平鸽, 飞跃那万水千山, 带去和平的种子, 融化人们心灵的冰川! 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隔膜, 不再有仇恨, 不再有嫉妒, 不再有欺骗, 让爱与友善处处充满人世间! 飞吧!飞吧! 让我们放飞那洁白的和平鸽, 用那圣洁的青油洗涤人心的丑恶, 用那些良药抚平人心的伤痛, 用你的真爱让人心转化, 用你的善良让他内心深处的良知发现! 飞吧!飞吧! 我可爱的和平鸽, 请你快将那和平的种子撒满人间! 让世间不再硝烟弥漫, 让人心不再丑陋恶险, 让友谊的鲜花开满一片片!飞吧! …  相似文献   

2.
潘海洁 《天风》2008,(14):4-6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全国上下都在不断地关注灾后的救援、安置等事宜。面对这一巨大灾难,与以往救援行动有一点不同之处,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帮助受灾者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受灾者心灵家园的重建。全国各地招募心理专家组织并培训了许多志愿者,深入灾区进行危机辅导。这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心理援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华平 《哲学研究》2012,(9):77-84,128
何以知道他人有心灵这个问题,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心身问题一道被认为是心灵哲学中最为基本的两个问题。今天,它已不再那么频繁地被人提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是被转换成了何以知道他人的心灵这样的"心灵理论"或"读心"问题。这种转换淡化了怀疑论意味,增强了自然主义色彩。不过,撇开背景性的差别,问题的实质仍然是一样的,即我们是如何将心理状态归与他人的。笔者正是在这样一种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他心问题"一词的。  相似文献   

4.
彼此痛惜     
“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弗4:32)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在于彼此之间相互宽恕。当我们在主耶稣基督内发自内心地宽恕别人时,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束缚的心灵获得释放。可是,当我们身受锥心之痛的伤害时,往往无法坦然面对及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倘若宽恕所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那这宽恕也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不堪一击,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让魔鬼有机可乘,使得自己的生活永无宁日。原祖父母的背命,天主如何的宽恕?以独生子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污,使我们重新与天主…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灯     
吴承力 《天风》2005,(3):17-17
有人说:"把你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增加一半的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别人,你会减少一半的忧愁。"是啊!每个人都喜欢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然后你的心灵就会得着滋润和灌溉,感受无比的轻松愉悦!心灵需要温馨的港湾,可以停泊依靠,让你不再觉得孤独痛苦。  相似文献   

6.
因为有你     
孤寂哀伤里是你让风儿吹开心灵尘封的门窗把爱的阳光雨露洒遍每一个角落茫然徘徊中是你让云儿慰平深深紧锁的眉头把擎天的标杆插在迷惘的前方因为有你—心灵的天空不再是苍白一片因为有你—生命的原野肯定会生意盎然因为有你@程大永~~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倾诉     
有人说:"把你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增加一半的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别人,你会减少一半的忧愁."是啊!每个人都喜欢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然后你的心灵就会得着滋润和灌溉,感受无比的轻松愉悦!心灵需要温馨的港湾,可以停泊依靠,让你不再觉得孤独痛苦.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美好、多彩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它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所有的时光前行。几何教学是形体的教学,也担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的重大使命。如何在几何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学好基本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习中体悟几何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让学生的思想、心灵在课堂的学习中闪出更多的光芒,是几何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也是几何教师应有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境界     
信仰就像人的清白一样:一个是能让人看到的清白:一个是自己能够切身感受的清白;一个是坦荡无私的清白。一个人的信仰只有心灵坦荡、灵魂清白、表里如一,信仰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反之,心灵自私、灵魂不纯、心口不一,就会因这样的人生态度而陷入心灵不安、精神空虚。最终导致信仰生活处于满足个人利益和欲望的境地,最终导致信仰的毁灭,让纯洁的信仰失去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学富 《天风》2022,(9):52-54
我先引用一段经文:"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5-36) 这段经文,也是我作为教牧辅导者最喜欢的经文.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关怀人、为人医治病苦的耶稣.这些人生活在各城各乡,如同失散的羊.他们有各样的疾苦,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病症.耶稣到他们那里去,通过关怀、医治、讲道等形式,把具体的爱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被陪伴,被疗愈,被尊重;让他们从此有了盼望,有了信心,有了尊严,有了价值感,发现自己不再受困于一个对他们来说太严酷的现实,并且他们的心灵属于一个超越于苦难之上的精神王国.  相似文献   

11.
心灵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作为一种永恒价值,它已不再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心灵美,它更是一种生命的情怀,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饱含情感的人性美.在我们物质生活愈加富足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反观自己,反省自己,反思人性,而不应在物欲中迷失自己,迷失本心,要让心灵之美引导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人做梦,是在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的时候。这说明,梦境,是在人闭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由此看来,人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长在脸上,长在脸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这个世界。那另一双眼睛呢?另一双眼睛又长在哪里呢?人的另一双眼睛,长在人的心灵上,而长在心灵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另  相似文献   

13.
在人的一生中,“家”是人的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家既满足自己的功能需要,又达到舒适温暖的环境呢?很多人在装修的材料和设计上花了大价格,却对灯光设计吝啬,这就好像是一幅画有了工整的轮廓,但欠缺那神来之笔的灵魂。照明和装潢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发现并重视照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8,(12):12-13
5月12日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为抗震救灾,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为灾区捐款。许多教会为灾区开设的主日专项奉献,其的得奉献款都超过历史记录。现在救灾已经进入家园重建阶段,中国的广大基督徒们仍然谨守他们爱主爱人的传统,积极踊跃地为灾区同胞奉献。他们的奉献也许并不多,甚至只是平时节省的路费、早餐费,但因为有爱,却可以成为雨后的彩虹,照亮心灵,带来希望。以下是部分基层教会为灾区祈祷,捐款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15.
王勇慧 《应用心理学》2007,13(3):286-287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只有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入21世纪之前,人们常说: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所以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成为当时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进入21世纪后,人们才发现仅仅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钥匙     
不要问我为什么哭泣伤悲因为我犯了许多的罪使心灵失去原来的纯净洁白使信德精神失去晶莹光辉使灵修生活变质变味发霉发黑使超性生命变得丑陋污秽这岂不是最大的损失悲哀又怎能不让人伤心流泪痛悔污染心灵的原因是罪但要洗涤罪污却无须用水只能靠来自心灵深处的泪反复浸泡反复洗刷反复揉搓才能除掉灵魂上的脏污尘灰才能找回因罪而失掉的珍贵宝贝所以我必须常常哭泣流泪必须常常洗心革面极痛深悔灵修生活离不开真诚质朴谦卑因为深沉持久的谦卑才能使人彻底看清自己内在的龌龊谬误卑鄙不轨才能使人深恶痛绝真心恨罪并因此而伤心涕哭流泪才能靠…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讲经说法,宣道弘教,触动闻经者的内心,或是醍醐灌顶,或是指点迷津,让人迷途知返、尘念顿消、心神安定,内心不再迷茫、彷徨和无助。最近,笔者有缘参加了某省道协举办的玄门讲经活动,见证了讲经道长们的精神风貌和评委的精彩点评,同时也对如何写好讲经稿、做好现场弘道讲经等方面有一些感想,在此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9,(9):65-66
2008年5&#183;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四省(市)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地震发生后,中国基督教两会及时派同工深入灾区了解受灾情况,并号召海内外基督徒为受灾地区的教会献上恳切祷告,帮助灾区的弟兄姊妹战胜困难,让身处灾区的弟兄姊妹感受到基督的厚爱和教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9.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生态是宇宙的深层意蕴,体现的是自然的玄妙与规律。生态心灵是设计师从观照自然中获得的澄明心境,这种清澄、深邃、广阔的心灵天地体现出生态的本真。生态设计是设计师以这种澄明的心境为基础,艺术地创造具有生态意象、意蕴与意趣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宽广深厚的生态心灵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审美基础,但设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之用"进一步让人敬畏、感受自然的伟大力量,在自然中使人接近至乐的精神境界,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心灵要通过观照自然才能得以澄明,生态设计也要通过涵养,才能使心灵容纳意象;第二,生态心灵只有通过回归自然才能重得质朴,生态设计只有通达心灵才能饱含意蕴;第三,生态心灵只有通过体悟自然才能变得灵明,生态设计只有点亮心灵方能彰显意趣。总之,只有生态心灵,才能照亮生态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20.
勤锄心地     
人们常把“心地善良”来形容或称赞一个人,看来,人的心灵就是一片土地了。那么,在心里的这片土地上栽种什么、或是让其荒芜,恐怕是每个人最关心的事。中国民间的“种瓜得瓜”之说,表达得很含蓄,但其内涵却深刻透彻。在我们的教会,也把心灵视为上主的宫殿,可见其意更为深远。为此,勤锄心灵的这块心地,不让杂草丛生,是每个天主儿女时常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