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赫拍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流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却宣称:他自己一直是一个实在主义者,他一直在一些问题上同该派的其他成员有“分歧”。在这篇文章中,费格尔从实在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下面几个维也纳学派的问题: (1)他认为,维也纳学派除了承认认识的意义之外,还承认了感情的意义。维也纳学派所强调的,只是不要把认识的意义同感情的意义混同起来,也不要把形式的逻辑的意义同事实的意义混同起来。 (2)他认为,把命题的意义限制在命题的证实性上是错误的。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全称命题是不能完全证实的,而特称命题是不能完全否证的,那么,既包含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就是既不能完全证实的又不能完全否证的,因而就是无意义的。但是,既包括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在科学中却是很多的。还有,如果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命题的证实方法,就必须把关于过去历史的命题如“西塞罗作过公开演说”,看作关于现在或将来的命题;这是荒谬的。费格尔认为:在石里克的著作中,的确有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这样的话;但是,石里克所说的证实,既包括直接的证实,也包括不完全的证实。费格尔认为,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所提出的可证实性理论是错误的。 (3)维也纳学派接受了巴克莱、休谟的传统,把一切存在都限制在直接的经验。费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这就不能承认事物的独立存在和旁人的存在,这就要走到唯我论。他认为,关于事物与旁人的存在的命题,是可以通过类似推理得到的,是几率性的真命题。 (4)他认为,维也纳的哲学家三十五年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有些人现在已经接受了实在主义的观点。费格尔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他甚至认为,彻头彻尾的宗教上关于神的论断也是有事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理智行为是逻辑思维的必然结果,道德行为更是如此。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都经历一个明显的逻辑批准过程。不同的推理过程造成完全相反的行为结果。不道德行为的推理过程,经常是从错误的前提出发,推出错误的结论来,而这个错误的前提大都与“自我”有关。如一些人的行为出发逻辑前题是“是否伤及自身”,如果他们逻辑地预测到行为的后果会“伤及自身”,即使“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会有所不为。还有一些人的行为推理的这样前提是“是否于己有利”。当然,“利己”行为未  相似文献   

3.
六、关于主谓项的周延和存在问题 1、关于特称主项的周延和存在一种看法认为,特称量项只指数量上的部分(包括单个),故为不周延,其量词可为“某些”或“某个”。当时有些著作都是从断定主词的数量上来区分全称和特称的。他们认为,既然全称断定了主词的全部,特称就是断定了主词的非全部,即只断定了主词的部分。故有人把特称判断规定为“从主辞外延底一部分,肯定之或否定之的判断,”其形式为“某(些)S是P”或“某(些)S不是P”,因为它“仅能  相似文献   

4.
错在何处?     
有这样一个笑话:甲(对乙):我给你提个意见?乙:请!甲:你骄傲。乙:是的,我骄傲。我应该骄傲。甲:怎么?乙:骄则必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应该骄傲。甲:??? 在这里乙所作的推理确实令人哑然失笑。但是,其中的逻辑错误究竟在哪里呢? 陈宗明在《现代汉语逻辑初探》一书中引用这个笑话之后分析说:三段论有条规则: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末结论也必然是特称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说‘有的失败导致成功’,  相似文献   

5.
由思微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修订本)的《形式逻辑漫谈》一书,在谈到“小词不当周延”的错误时,以“投足焉可报国”为标题,举出这样一个实例: “四十多年前,有一位游欧的杨漫华女士听见比利时女人说中国女人缠足,立即伸出自己没有缠过的足脚,使她们哑口无言。”《形式逻辑漫谈》编著者(下简称“编著者”)认为“杨女士的逻辑是: 我是中国女人;(小前提) 我没有缠足;(大前提) 中国女人都没有缠足。”(结论) 于是断定“杨女士”“这个推理违反了直言推理的规则,犯了“小词不当周延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从“一切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能否知道“非生物”怎样?期中考试时,我以此题考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 一种答案是:以此判断为前提推不出“非生物”怎样。因为,此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可表示为SAP,SAP换位可得PIS,PIS再换质又可得POS,由于POS是特称否定判断,按规则是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因此由POS推不出  相似文献   

7.
上海版《普通逻辑》(修订本)第319页上有如下一道练习题: 以E判断为大前提,以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什么? 《<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第404页的答案是: 结论应该是O判断。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又因为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的,结论应该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对于以上的答案,我提出以下质疑: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将上述练习题改成: 以I判断为大前提,以E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  相似文献   

8.
与此相联系,有必要引证莱布尼茨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莱布尼茨论证说,单称命题具有全称命题的逻辑形式,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具有“任意的”量。既然全称的肯定和特称的否定总是矛盾的……那么这种矛盾在单称命题中如何才是有效的呢?我们应该说单称命题等价于特称命题进而等价于全称命题吗?是的,应该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1.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从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各类判断和推理中抽象出来,并为它们各自共同具有的一般形式结构。它包含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2.辑逻常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的结构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结构的逻辑特性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则q”中,“如果……则……”就是逻辑常项。逻辑变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结构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判断来代换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贝q”中“P”,“q”就是逻辑变项。3.以A、B代表两个概念,以a、b分别代表两个外延,真包含于关系是,所有的b是a,并且有a不是b,那么,B与A就真包含于关系,或者说,B真包含于A。  相似文献   

10.
在形式逻辑里,对直言判断可根据主项的量把判断划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全称判断。有些形式逻辑著作认为,单称判断“是表示个别事物的情况的判断”,因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而全称判  相似文献   

11.
1992年第6期《逻辑与语言学习》上发表了张力同志的《什么是正确的推理?》的问题求解。提出了“所有形式正确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呢?还是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呢?”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前提真实”是不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争论的焦点是:我们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狭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并且前提真实的推理)呢?还是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广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呢? 我同意《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的观点:“正确推理”应当理解为形式正确的推理。我赞成“形式正确前提虚假的推理仍然是正确的推理”。有人引用恩格斯的话:“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些  相似文献   

12.
从已知得到新知不是推理的本质规定逻辑有各种不同的定义。逻辑学家们在回答什么是逻辑这个问题时持有各种不尽相同乃至对立的观点,但在有一点上见解基本是一致的,即:逻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推理。那么,什么是推理呢?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推理是从已知推出新知的思维形式。这又是一个需要商榷的提法。诚然,推出新知是推理的重要功能。人的知识无非两部分:感知的和推理的。“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无法感知,只能推知。但是,推理的功能不等于推理的定义;推出新知,一般地说,是推理综合运用的结果;不能要求每个推理都推出新知。事实上,有的推理不推出新知。例如,任一命题推出它自身,并没有推出新知,但它确实地是一推理。它的推  相似文献   

13.
一、应说SA°P是SA的特殊形式性质判断中的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都已符号化,分别记为SAP、SEP、SIP、SOP,即A、E、I、O四种判断。而所有逻辑书对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都只作半符号化,分别记为:某个S是P、某个S不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命题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直言命题作为“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至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同题.诸如: 第一、主词是否可空?这个问题在传统形式逻辑界迄今还有争议.有一种意见认为传统的特称命题要求主词S存在.认为,当S为空词时,特称命题便假.可是,照这种意见,“有些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者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4.逻辑与分工同通常认识到的相比,在很大程度上,逻辑是一门经验的科学。设定的推理规则和真值条件并不是自明的命题,这种命题是无论如何人们都必须接受的:设定的推理规则和真值条件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并且关于日常语句的使用和解释这类事实同逻辑的假设的原理的确立或拒绝有关。然而,逻辑只是几个因素中的一个,这些因素在语言的任何事实中起作用。例如,在人们判断下面每个推理中都有错误的时候,几种东西在互相影响着: 4.1 如果门是打开的,有人已经进了房子。有人已经进了房子。所以,门是打开的。  相似文献   

16.
在姜全吉先生编写的《逻辑》一书的概念部分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题:人民教师应该是讲文明礼貌的模范,有些脏话是不应该讲的。答:这句话在运用概念时犯了“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不能用“有些”限制“脏话”,应改为“任何脏话都是不应该讲的”(《逻辑》姜全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58页)。这个例题我认为从选题到解答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空集三题     
形式逻辑为什么要讲空集现代逻辑里的集合(集)相当于传统逻辑里的类,元素相当于分子。许许多多元素,如刘邦、曹操、华盛顿等等,组成一个集合,叫做人类。一个元素,当然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这种集合叫做单元集。“凡人皆有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有死。”其中第二个前提和结论原本都是单称命题。但在传统逻辑里,是权作全称命题处理的。在现代逻辑看来,全称命题SAP就是集合之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在贵刊的92年第6期的“问题求解”栏目中(第20页)登载了张力的文章《什么是正确的推理?》。他说,上海版的《普通逻辑》(修订本)和《<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上告诉我们说:正确的推理就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就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有逻辑性的推理。张力还说,但教材第314页上有一道练习题: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能推出“形式正确的推理”怎样?又  相似文献   

19.
分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哲学的一般性质分析哲学的观点一般地说,分析哲学是把“语言分析”作为一个研究主题的各种现代哲学的总称。但是,它并不是有关语言学的东西。它时常被人认为是方法,而不是综合性的哲学体系。这意味着分析哲学的课题在于探讨以往的思辨哲学或者批判形而上学。在分析哲学看来,以往的思辨哲学或者形而上学的争论和错误的根源都在于语言的误用。因而,“以语言逻辑分析克服形而上学”,就成了分析哲学的主题。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的来由是我们不理解我们的语言逻辑。”因此,“哲学的目的是思想的逻辑净化”。也就是说,“一切哲学都是语言的批判”。可以说,他  相似文献   

20.
充足理由律(以下简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逻辑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主张“是”,有的主张“不是”。国内五十——六十年代,逻辑学界在讨论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以及推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时都涉及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问题。当时没有深入展开讨论。去年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