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素芳 《法音》2020,(3):52-55
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从古代印度传到中国,随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成为对中国思想、文化、习俗乃至民族精神产生深刻影响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宗教。[1]长期以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最终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论坛荟萃     
汤一介 :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一、关于文化的双向选择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甲、乙两种文化互相选择的问题 ;二是原有本土文化和传入的外来文化两者之间的双向选择问题。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为例 ,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 ,不仅原有文化要选择、吸收并加以消化外来文化 ,而且外来文化也需要改变原有某些成分 ,以适应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要求。二、文化的异地发展和单向流向。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并在中国发展壮大 ,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异地发展和单向流向的例子。因为中国文化 ,如儒学和道学等思想并没有相应地传入印度 ,这…  相似文献   

3.
公元6世纪,佛教由中国大陆传入日本,这在日本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这不仅为日本的传统文化输入了新的内容与营养,使其变得丰富多采起来,同时也推动着日本社会进入一个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摄中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必然会有一个分辨。选择、淘汰、消化的过程,而作为接受主体的日本文化所固有的传统以及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所发挥的制约作用,则决定了对中国佛教进行选择与消化的取向。正是这一点,规定了日本佛教既与中国佛教同宗同源,但又不是中国佛教照相式的翻版,而是经过日本文化改造的变形物。表现在僧官…  相似文献   

4.
常亮 《法音》2022,(2):33-42
<正>佛教传入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期。在此之前,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在西域地区传播的时间可能更为久远。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于佛经翻译,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佛经翻译可以被视为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碰撞,来自印度的佛教从而开启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根据学者李尚全的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5.
贯穿汤用彤的佛教史研究的主线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亦即力图阐发本土文化在与外来的佛教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中的主体性。他对于中国佛教史的三期划分,揭示出印度佛教中国化过程的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佛教的形式和内容的沿革,并体现出不同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的规律。他对于佛教中国化规律的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机制,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利于佛教史学科的繁荣发展,对于探索外来宗教文化中国化规律、实现文明平等交流互鉴,也都极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台宗与中国佛教任继愈佛教自印度次大陆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交流融会过程,形成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有佛教外来文化因素,又有中国文化特色,它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不是“佛教在中国”。它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三...  相似文献   

7.
张新进 《中国宗教》2018,(10):10-11
佛教自公元前后两汊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不断融合,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本土佛教。纵观历史,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发展,与其历来主张的爱国爱教思想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艺术图像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媒介,其形式语言的文化演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中可窥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迹。以文化传播的适应理论为支撑,研究丝路文化适应下须弥座图像作为媒介融合演进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艺术媒介的演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须弥座是外来文化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中国历代佛塔须弥座图像谱系的整理,对比研究各代佛塔须弥座发展的异同及其演变规律,反映丝路文化传播中本土文化适应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两个交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佛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题材,它在东汉明帝时期由印度引进.佛教雕塑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就必须与中国的文化相适应.总的来说,它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化、世俗化和逐渐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并且有一定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佛教与精神文明”笔谈会的多数文章已经在上期和90、91年《法音》上陆续发表。其中多数文章是从某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本文作者尝试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总体关系上作一研究,文章特别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佛教从开始传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逐步与中国原有文化接触、交流而最后融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有很大意义,特别在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很大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理净 《法音》2012,(10):61-65
一、佛教"慈爱"与"孝道"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和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佛教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很多方面更有甚之。  相似文献   

12.
印度佛教在其创立之初即有着人本化的意蕴,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则彰显了佛教的伦理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伦理相冲突、调适、融合,则真正实现了佛教伦理的大发展。佛教伦理中国化或者是彰显佛教原有的伦理文化因素,或者是与中土伦理相融合,作为其结果,中国佛教伦理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在佛教徒中有重要规范作用,而且对中国伦理文化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释庆道 《法音》2021,(4):21-24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与本土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佛教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丰沃的土壤中,渐渐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蓬勃发展,实现了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因此,佛教不仅是第一个实现中国化的外来宗教,并且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又成功地融入了本土的社会价值观中;而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的佛教,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无论是在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慧远大师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义学高僧,他为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东晋时期本土文化对佛教的伦理责难切入,阐释当时慧远大师如何回应、吸收本土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9,(6)
佛教本是一种外来文化,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内地后,在长期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不但对我国的文化和群众生活起过重大的影响,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印刷术是我国对于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它的发明和发展固然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但同佛教的影响亦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才给中国的印刷增加了一份坚强无比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夷夏之辨是华夏文化中心论和汉民族政权正统论在文化观念上的反映。从三教关系看,广义上的“夷夏之辨”从佛教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但狭义上“夷夏之争”则相对晚一些,到南北朝才正式开始。夷夏问题是跨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溶入中国文化双方矛盾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历史定位曾经产生过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年画之中也有所体现;而佛教年画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特色。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用于岁时节令的装饰,特别是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是必不可少的。年画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  相似文献   

18.
学诚 《法音》2012,(9):4-5
(2012年8月28日于西安)二千年来,佛教和平地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扎根、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奇迹。传入中国后的佛教,在适应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又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宝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在中国佛教第一个千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史上,地处内陆中心位置的陕西省,尤其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赢得了佛教"第二故乡"的盛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历代高僧运用老庄等本土文化阐释佛典,经"格义佛教""学派佛教"和"宗派佛教"等过程,使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儒家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由人兴,亦由人行。新昌佛教在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地位凸显,也是以历代高僧大德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在翻译佛经时曾经采用过同化与立异两种策略。同化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早期译经家在人地两疏状况下的无奈选择;而立异于中国文化以恢复印度佛经的本义,则是译经家们在人地两熟后的理想和追求。但佛经的流行程度,却非取决于译经家的意愿和声名,而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佛教在异质文化中的适应能力与中国传统转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在译经策略上获得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