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个体中心的视角,通过班级戏剧和同伴提名法考查小学生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间的关系。结构频率分析发现:(1)具有高水平积极社会行为的儿童易受同伴欢迎,不易受同伴拒绝。具有高水平积极社会行为又伴有高退缩行为的儿童在低年级时也会受同伴欢迎。(2)高水平的攻击行为易受到同伴拒绝或争议。具有高水平攻击行为的儿童,当伴有高退缩行为时,在低年级时易受到同伴拒绝,在中高年级时易受到同伴争议。(3)社会行为倾向不显著者易获得一般而不易获得受争议的同伴关系,但在中低年级时不易受同伴欢迎。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49名初中一至三年级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同伴提名法和"班级戏剧"量表收集数据,考察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班级戏剧"量表中的30种社会行为可划分为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和有争议行为四个方面;(2)亲社会行为和有争议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的正向提名,攻击和退缩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的反向提名,亲社会行为能正向预测社会喜好程度,而社会影响程度则主要是由亲社会、攻击和有争议行为预测的。(3)受欢迎组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和有争议行为较多;被拒绝组的攻击和退缩行为较多;被忽视组的退缩行为最多;有争议组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争议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较多,退缩行为最少。其中,受欢迎组和被拒绝组又可以根据被欢迎和拒绝的理由而划分出亚类型。  相似文献   

3.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幼穗  孙红梅 《心理科学》2007,30(1):84-88,51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和问卷调查法对3-6年级儿童共600名进行了研究,试图考察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欢迎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被拒绝组、被忽视组、有争议组和一般组;一般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被拒绝组和被忽视组。(2)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社交自我知觉一般和较低的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一般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社交自我知觉较低的儿童。(3)高攻击型儿童的孤独感高于低攻击型儿童,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高退缩型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一般退缩型和低退缩型儿童,一般退缩型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低退缩型的儿童。  相似文献   

4.
刘爱书  年晶 《心理科学》2012,35(4):911-915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同伴提名法,考察小学4、5年级共503名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受欺负行为)、同伴接受和儿童忽视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忽视与退缩行为、受欺负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之间相关不显著;儿童忽视与同伴接受有显著负相关。忽视通过消极社会行为的两组中介变量作用于儿童的同伴接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科威和道吉(1983)的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对具有不同同伴关系的儿童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西方心理学文献一致,受欢迎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行为品质,被拒绝儿童倾向于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学习困难。此外,被忽略儿童容易表现羞怯与焦虑行为,缺乏同伴之间的亲密感,而有争议儿童则具有积极和消极行为品质“两重性”。这一研究提供了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有效性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6.
在金华市和杭州市两所市区普通小学, 选取366名3~6年级儿童为被试, 采用同伴互评、同伴提名法和班级戏剧问卷, 考察了社会行为在小学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 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在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而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信任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亲社会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都显著高于男生, 使得女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男生。男女生的同伴信任对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没有性别差异, 但是男生的退缩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女生, 使得男生退缩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刘爱书  于增艳  杨飞龙  裴亮 《心理科学》2011,34(5):1113-1119
应用班级戏剧问卷在小学3-5年级儿童中筛选退缩儿童121名(安静退缩52名,活跃退缩47名,混合退缩22名),同时设立对照组。集体施测同伴提名、朋友提名和友谊质量问卷,并对其中部分儿童实施社会信息加工的结构性访谈,探讨童年中期不同类型社交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静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与一般儿童无显著差异,但活跃退缩和混合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较差;活跃退缩儿童和混合退缩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差异;儿童的同伴关系在社交退缩行为与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可从同伴关系和反应执行水平两个方面综合预测儿童的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城市、农村和流动三类儿童在共同相处的社会环境下的社会行为和适应。结果显示:(1)女孩在同伴接纳、领导地位、社交性-合作、害羞敏感、教师评定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男孩的受欺负得分显著高于女孩。(2)流动儿童的同伴拒绝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而城市儿童的社交合作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和流动儿童。(3)农村儿童的害羞敏感能够预测同伴接纳;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害羞-敏感均能够预测社交性-合作和同伴拒绝;三类儿童的害羞-敏感均能预测受欺负行为。此外,流动儿童的性别与害羞-敏感交互作用能预测消极提名。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教师和家长报告法,对农村135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积极社会行为,但这种优势仅体现在小学入学初期;(2)母亲受教育水平越低,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敏感退缩行为和受拒绝同伴关系;(3)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多;而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少。可见,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前教育年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儿童发展结果,且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童年中期儿童受欺负地位稳定性与社会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数据)的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及其与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经历。在间隔1年的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的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的受欺负与社会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同时性关联;鉴别分析表明,同伴拒绝、退缩行为是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的两个最主要的社会能力变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393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的母亲拒绝、家庭环境纷杂度、问题行为和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母亲拒绝对儿童的同伴拒绝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环境纷杂度调节了母亲拒绝与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3)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母亲拒绝和同伴拒绝关系的调节效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早期到中期社交退缩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考察儿童早期到中期社交退缩行为的发展特点.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评价149名儿童4岁和7岁时的三种社交退缩行为——抑制行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结果表明,(1)儿童早期到中期,三种退缩行为明显减少,同伴互动显著增加.(2)儿童早期到中期,抑制行为和安静退缩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活跃退缩不稳定.(3)儿童早期某种社交退缩行为越多,该行为减少的幅度越大,三种社交退缩行为的发展都有趋近平均水平的倾向.(4)儿童中期,抑制行为可能存在向安静退缩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2097名六年级儿童(平均年龄12.27岁, 男生1093名)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多种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测量, 主要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社会行为与孤独感、攻击等不良适应呈中等程度负相关, 与同伴接纳、社交自我概念等积极适应呈中等程度正相关;(2)童年晚期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与正常发展4种模式;(3)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 越可能属于正常发展组, 越不可能属于不良适应组;在各种不良适应组中, 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 更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 而非外化问题和同伴拒绝组;(4)高亲社会组的儿童有6.8%存在内化问题;低亲社会组的儿童有50.2%适应良好;与普通儿童相比, 低亲社会组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儿童所属非正式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过程,选择469名小3、初1学生参加了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儿童同伴团体和学校适应(社会行为、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的资料取自包含同伴评定、教师评定和学校记录多种渠道.研究发现,(1)儿童选择与自己在学校适应方面相似的同伴组成同伴团体;(2)同伴团体不仅在成员构成还是在学校适应的团体特征上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3)儿童在初测时所属同伴团体的社会能力越强、社交性越高、学业成绩越优异,则其两年后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越好,如果所属同伴团体存在同伴拒绝或学业问题,则儿童在两年后被同伴拒绝和出现学业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郭伯良  王燕  张雷 《心理学报》2005,37(2):233-239
运用同伴提名和问卷法,对82个城市初中班级的465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探讨了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和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其同伴接受和学业成就,儿童的攻击、退缩行为对学业成就和同伴接受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果;在班级环境变量方面,老师支持可以减弱退缩行为和学校适应间的负向联系;老师训诫不仅可以减弱攻击行为与同伴接受间的负向关联,并且对退缩行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负向联系也具有削弱效果;同学关系这一变量的班级效果最为明显,可以明显地增强儿童问题行为与学校适应间的负向联系;而班级秩序纪律对攻击行为和学校适应间的负向关联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社会退缩行为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社会退缩阻碍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影响其人格和认知的健康发展,因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进行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干预中的进展进行了整合,包括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学校情境下的认知行为治疗及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未来研究应设计针对社会退缩行为不同亚类型的干预方案,以及在干预中重视情绪调节的训练和教师的介入。  相似文献   

17.
潘玉进  曹立人 《应用心理学》2009,15(4):374-378,384
运用社交认知绘图(SCM)、班级戏剧量表与同伴提名等方法调查了处于同伴团体形成关键期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294人,以考察同伴团体诸变量对个体学业成就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拒绝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伴团体在小学四、五年级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其密度和中心势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性别、学业成就和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主要因素;(3)个体学业成就对同伴接纳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与退缩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团体密度和团体学业成就在同伴接纳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团体中心势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团体学业成就对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同时考察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及偏差对社交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儿童完成同伴评定、知觉评定、社交自我知觉和班级戏剧量表。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同伴接纳知觉越来越准确;儿童的同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年级男生的异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低于女生;(3)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正向预测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同伴接纳知觉偏差显著负向预测安静退缩,但对活跃退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追踪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焦虑退缩行为与儿童的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并探讨了气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影响。共132名儿童参与了本研究, 2岁时测查了儿童气质, 7岁和11岁时测查了儿童的焦虑退缩行为和社会适应。结果发现, 7岁时焦虑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不显著, 11岁时焦虑退缩与积极的适应结果呈负相关, 与消极的适应结果呈正相关; 儿童2岁时的行为接近显著预测儿童7岁和11岁时的焦虑退缩行为, 且儿童2岁时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调节行为接近与11岁时的焦虑退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从7岁到11岁, 焦虑退缩行为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变得消极, 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预测中, 存在不同气质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劲波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5,28(6):1347-1353
摘 要 选取393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的母亲拒绝、家庭环境纷杂度、问题行为和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母亲拒绝对儿童的同伴拒绝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环境纷杂度调节了母亲拒绝与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3)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母亲拒绝和同伴拒绝关系的调节效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