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0年前,于音第一次接触了跳伞,此后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飞行运动。当她决定为了跳伞辞去优越的工作时,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不理解,尤其是父母。可于音说,她有一个8848米高的蓝天梦,如果不去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她会觉得人生将有很多遗憾。喜马拉雅山脉处于高原地带,意味着挑战者要面临缺氧、极寒的环境及其所带来的身体高原反应。为了挑战2.3万英尺高度的飞行,于音提前一年就开始  相似文献   

2.
高原缺氧防治探索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增氧和增压两种治疗方法在高原缺氧中作用和应用现状的回顾分析,以及对传统高压氧技术和新出现的增压舱技术的优缺点比较,认为增压舱治疗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高原缺氧防治新方法,同时认为探索合理的增压方式是高原缺氧防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增氧和增压两种治疗方法在高原缺氧中作用和应用现状的回顾分析,以及对传统高压氧技术和新出现的增压舱技术的优缺点比较,认为增压舱治疗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高原缺氧防治新方法,同时认为探索合理的增压方式是高原缺氧防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有人做过测定广告渗透率的持久性测试:一个人能将一个广告活动记忆多久 ?到什么时候其它广告会挤进来 ?  测试表明,能记住某大品牌广告活动的人数比例为: 50%记得, 50%不记得。 6个月后,再找这些人重测,结果却是:原来记得广告的人中,有一半已忘了;而原来不记得广告的人中,倒有一半记住了广告。这就是说,一个正常的广告开始实施时, 50%的人会知道这个广告,而实施 6个月后,仍会有 50%的人记得这个广告。——但原先记得的人中已有一半人忘了,一群新的人则取代了他们原来的位置。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意义     
正这几年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相似文献   

6.
你去跟企业家讲佛,影响的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它会影响一个公司。一个公司有多少人?有的几万人,或者几千几百人。这些员工再去影响自己的家庭,那这个辐射力就太大了。老板亲近佛法后,善待自己的员工,那我们就做了一件最利益众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索了中国文化中的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做出宣誓的动作后,是否会影响大学生被试的诚信感.结果发现:(1)被试看到做宣誓动作的人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个人具有诚信的特质;(2)做出宣誓动作后的被试能够体验到更高的诚信感.结论: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连结,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  相似文献   

8.
正我出生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农民家,要说做梦,从小就做,也做过许多不同的梦,但无论怎样,也不会梦到会有今天……高考落榜后的第一个梦就是从军梦,但没能实现。第二个梦就是作一名普普通通的天主教神职人员,这个梦实现了,而且被升华了。由于家族上几代人信仰天主教的原因,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考进了西南地区联合开办的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这是改革开放后开办的第一期神职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9.
46年一盏茶     
正有一盏茶,是周恩来总理的最爱,并把它作为国礼馈赠外宾,英国女王更是从这茶香里品出了春天的味道。而这盏蜚声中外的茶,是一个人用46年的时间倾心"揉"出来的。这个人叫谢永中。谢永中出生在盛产红茶的安徽省祁门县。年少时,耳濡目染间,他对制茶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每到放假,他就会上山采茶,回家后跟着父母学做茶。高中毕业后,他宁愿违背父母当兵的意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城市空间的近似形态与高耸建筑之间的狭长道路,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有机而无序的空间可以令初来乍到的客人感到兴奋,但有的时候也难免会产生尴尬。因为不熟悉环境,加之语言上的障碍,会使人浪费很多时间迷路,或者不敢深入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即使是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有时也难免在错综复杂的空间中迷失方向。而缺乏导向标识系统的空间环境,将会使人们的行动产生很大困难,消费热情也会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1.
当铁鸟飞翔、马车奔驶的时候,藏人会散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佛法将弘扬到红皮肤人的土地上。公元8世纪时,来自古印度乌杖国(今巴基斯坦境内)的莲花生大师作出了上述的预言。我们除了惊叹他预言的准确性外,更为藏传佛教在欧美的发展而欢欣鼓舞。用“遍地开花”这个词语来形容藏传佛教传教的战果,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统计的数据确实令人鼓舞。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2.
感恩的天空     
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每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他总会为那些新生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然后,他就会跟新生们讨论感恩这个话题。在学生们的眼里,他们对感恩这个词语,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大都认为,感恩最终的表达方式,就是以物质报答那些曾对自己的生活有过帮助的人。他微笑着点着头,而后,他就会对自己的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6年前,有一个品学兼优的  相似文献   

13.
爱情工夫茶     
一切都从一份感动开始。一个人,在一个陌生城市,遇上了谁与谁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她本来是有男友的,两个人也曾如胶似漆,也曾把结婚拿到日常议程上来,可是男友出了国,她便又恢复了一个人的日子。在晨曦刚刚湿漉漉地探出头来的时候,坐上那班早班车,从这个城市的西边,到这个城市的南边,  相似文献   

14.
巴比伦有一个国王梦想拥有一个最美丽的大花园,于是他命令他的一个大臣说:"你去给我建造一个大花园,这个花园不要很多品种花卉,只要栽满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花就够了。"这个大臣领了命令后,边让人大兴土木建造花园,边派使者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去选取花卉。花园很快建成了,大臣从上万种花卉里选来选去,他和很多人都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会给周边的人留下好多宏观的感受。但最本质的印象,往往来自于生活中一个无关轻重的细节。或者,换一个说法就是,别人只在宏观处感受你这个人着调不着调,细节上才决定你可交不可交。所以,人的真实是基于细节的真实。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宏大的叙事里就没有了真实的人,而是说在波澜壮阔的真里,太容易藏匿恢弘的假。大庭广众之中,演  相似文献   

16.
赵宇 《天风》2001,(11):1
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从一开始的“不信到后来的“相信”,这个过程或许会有长有短、有先有后,这也正是我们传福音的意义所在。认识福音需要一个过程,上帝在人里面的启示也是一个渐进启示的过程,有时候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有时要经历许多次,有时还要断继续续。我们在圣经中也看到“上帝晓渝挪亚”、“上帝晓谕摩西”、“耶  相似文献   

17.
人到老年,会引起心理上各种变化。尤其是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改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必然在心理上引起波动。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意正确调整心理变化。就可能因而出现忧心忡忡的空虚感,心情抑郁或烦躁不安,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等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病患。那么,老同志在离退休后应该注意哪些心理调节呢?其一、要保持适当紧张生活的节奏。老同志离退休后,在精神上或躯体上获得休息,无疑对健康长寿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有的人从离退休的第一天起,就在心理上首先松弛下来,出现睡懒觉,拖拉疲  相似文献   

18.
马大伺候主     
沈承恩 《天风》2003,(5):6-8
路10:38—42 这一段圣经的小标题是:“马大为事忙乱。”一看这标题,我们就会认为马大这个人不太好。再一看这段经文,马大受到耶稣的批评,我们更觉得马大这个人不行。一般我们会把为了生活忙于事务的人称为马大。虽然这样称法并不一定要贬低马大,但也决没有意思要表扬马大。好像一个忙于事务的人是一个不属灵的人,一个不属灵的人怎么值得表扬呢?为什么对马大会有不属灵的评价?因为把马大与马利亚作比较。马利亚属灵,因为她坐在耶稣脚前听耶稣讲道;马大不属灵,因为她忙于家务事。  相似文献   

19.
移情的测量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情,是一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下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这种共鸣反应的能力依赖于一个人能否认知推理他人的情感状态;同时,唤起的共鸣反应又会为观察者提供内部信息,从而加强由认识推理得到的情感的含义。一般认为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通过满足这个人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情绪,所以能促使亲社会行为发生。从60年代末国外对移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不同研究由于采用不同的移情测量指标,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此有必要总结一下移情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但是批评又是一件不怎么令人愉快的事。如果批评者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并且对被批评者有足够的尊重和善意,这样的批评让人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一、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道德的高度。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行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会有一些疏忽,有时会产生一些闪失,这都是难免的。有一个女孩,有一次在修车摊上给自行车打完气,正好遇见两个同学,兴高采烈地说了一阵话,竟把给钱的事忘到了脑后。就在她刚要骑上车子走的时候,背后传来那个修车师傅的声音:“人长得倒还漂亮,却有点不厚道。”旁边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