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与家庭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所有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让幼儿能够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够让幼儿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悦,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为了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我园充分重视新入园幼儿的常规培养,从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为基本,采用了多种途径为突破口,抓好新入园幼儿的常规养成,做到尽快的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5岁至3.5岁为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年龄,了解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家庭教育倾向,有利于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背景,以便巩固发展家庭中的良好教育,培养、训练家庭教育中忽视的幼儿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而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关健的时候,尤其是3岁左右的托班幼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溺爱”了孩子,导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及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少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基本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尚需建立和培养,加之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却也是建立和培养幼儿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幼儿安全的基本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也就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而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相互交往的频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协同游戏,当然是很快乐。可他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常常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陷入与家长沟通的尴尬,家长们也难免因了孩子之间的纠纷而大伤和气。究竟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如何利用好纠纷这一教育契机促进孩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家庭教育如何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育尽管以游戏为,但毕竟与家庭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别,幼儿面对骤然陌生的环境大多会产生抗拒心理,有的幼儿甚至因为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而变得沉默寡言,脆弱敏感。如家庭教育能提前为幼儿入园教育做一些准备,会大大减少幼儿的入园焦虑,缩短幼儿入园后的适应时间,对很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更快地掌握,让幼儿在园生活更加愉快自信。家长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间内可以多给幼儿讲一些涉及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8.
常规是指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要求,可以理解为使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四条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积极有效策略建立幼儿园班级良好常规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与所在社区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向服务关系,搞好园所与社区的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长对幼儿园环境的选择越来越苛刻,因此,大环境我们老师无法改变,主题墙的环境老师可以自由做主。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是幼儿园隐形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活动室主题墙面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物质环境之一,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与幼儿相互作用,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墙面环境创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装饰为主,功能单一、教师为主,主体失衡、静态为主,互动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幼儿园这几年以《纲要》为指导,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与墙壁对话”创设的实践与研究,旨在突显环境创设中的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更好地发挥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潜在功能,让幼儿在与墙面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几个方面。为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主要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要做到幼儿个性发展关键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先有创新教学,能为幼儿提供个性的教学活动。幼儿的个性发展是教师、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的。首先应让幼儿做到“三敢”即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还应做到“四多四少”,多鼓励、少批评,多交流、少冷淡,多观察、少教条,多用新眼光、少用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营造出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张扬个性的温床。  相似文献   

12.
一、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刚入幼儿园的幼儿不习惯有组织的集体生活,他们往往凭自已的兴趣自由活动。大多数幼儿还处于涂鸦阶段的后期,从教育的角度讲,在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求幼儿进行较高水平的小肌肉协调活动,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因而,教师应采用游戏方法使幼儿逐渐对绘画发生兴趣。如在认识简单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时可在班级投放三种花,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家长、幼儿园或者社会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教育,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出现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不良的现象,幼儿的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幼儿园教育、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是大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动作发展规律是:从整体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动作。宝宝大动作的发育遵循这样的规律,但由于每个宝宝的发育规则是不同的,家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宝宝的运动从抬头、翻身、坐、爬、站到走,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意义。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而错误地认为宝宝大运动发展越早越好。父母要根据宝宝发育的规律,因地制宜地给宝宝创造运动的机会和空间。同时有很多家长认为多让宝宝听音乐、多教宝宝说话,多给宝宝讲故事……这才是早教,这样宝宝才会更聪明,其实,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运动能力对于智力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情商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动作发展而逐步提高的,因此我们要从小重视宝宝大运动的发展。下面我将会结合幼儿敏感期和幼儿大运动的发展规律,谈一下怎样增强婴幼儿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玩具是幼儿的伙伴,是儿童的天使,幼儿是在与玩具的相互作用中,丰富了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经验。幼儿教育通过课改以来,特别强调幼儿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操作,注重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启蒙。”然而,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我们发现,幼儿园的玩教具比较短缺,无法满足新世纪幼儿的知识探索。特别是现在追求幼儿个性的发展,激发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展一系列的区域活动,对各种玩教具的需求很大,幼儿园配套的图片、磁带、积木等都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也发现,许多商家的所谓配套玩教具并不适用。很大一部分玩具并不具备教育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幼儿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因而它能给幼儿带来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而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则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体现为创设区域环境和提供区域活动中的适宜指导两个方面.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与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是有所区别的,区域活动中是以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师幼互动过程.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学习互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才能发掘幼儿身上的强点、亮点、闪光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才能.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美育也被称为“幼儿审美教育”,以审美形态和美感熏陶幼儿,实现幼儿素质教育之发展,是幼儿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对幼儿美育之开展予以目标规定:“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强化和引导幼儿对美的感悟,让幼儿对美的感觉逐步萌生,才能让幼儿的美育开展得以渗透和强化,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美育之开展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德育是在幼儿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周围环境产生更多互动之时必须要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它的基础,情感教育是其核心,道德生活化,融八日常生活是幼儿德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做好幼儿德育就必须从幼儿生活中涉及德育内容的各方面入手:从家庭生活入手,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从幼儿园生活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自律品质;从社会生活入手,锻炼幼儿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通过这些手段,帮助幼儿实现自我发展,逐渐成为完善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胡格 《美与时代》2004,(10):80-81
技巧性东西的学西要从娃娃抓起,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也应从娃娃开始.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阻力很大.所以在应试教育影响较轻的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幼儿园的教育必须和家庭相结合.实践证明,家园合作最容易取得教育效果,家园合作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教育研究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时期,特别是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阶段恰恰是在幼儿园期,在幼儿园如何营造适合幼儿语言运用语言发展的环境一直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能单纯以幼儿的词汇量多少、语句的记忆量多少来衡量,主要是看能否清楚地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必要掌握的句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方法来促进幼儿这方面的发展,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