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育和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目标在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学会学习更偏重于学习的“术”的培养;合作、生存偏重于适应社会“术”的效果追求,最终目标是对做人这一“道”的价值追求。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生命本性看道德与伦理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伦理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必然与人的生命本性有着内在关联.人的超自然性蕴含着做人问题,道德、伦理是做人问题在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两个方向上的解决.道德是个体做人方向与方式的选择,伦理是包含底线伦理和社会道德的规范系统.道德、伦理的区分具有重要的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超越时"做人"的常识化理解,从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视阚而非日常私人交往领域来重新审视"做人","做人"是一种德性,内含着人的本质性规定.同样,对"做人"的评价、对"好人"的认定也要超出日常的私人交往领域,为"做好人"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和宽松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民主社会公共交往扩大的背景下,按照新的"做人"观念学会做人应成为个体道德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张咏  渊声 《天风》2014,(7):64-64
问:我从小性格就比较孤僻,即使在教会里,我的朋友也很少。十多人一起吃饭,我可以一言不发。我深知自己不够合群,也试图改变,但总觉得那样好像戴着面具做人,非常累!可是若不改变我的性格,恐怕没人会喜欢我。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紫晶 《天风》2014,(9):54-55
近日,几位男明星的事引起广泛热议,让人不禁感叹,做人难,做男人更难,做好男人难上加难,尤其做一个一直成而不败的好男人是最难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热议的到底是些什么事呢?《鲁豫有约》节目曾称国内有三个好男人:黄磊、文章、黄海波,其中黄海波还入围国内首档“好男人”成长励志真人秀节目《超级先生》发起的娱乐圈“十大好男人”。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舅舅宗怀德主教离开我们十年了。十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舅舅的敬主爱人、为人师表、质朴节俭、谦逊和蔼的表样时常索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尤其他在生活中的细节养成,点点滴滴,一直影响并不断激励着我们热心事主、好好做人。  相似文献   

7.
做人贵直     
清朝诗人袁子才说过:“凡作人贵直。”“直”,就是正直的意思.所谓正直,即光明正大,就是说,做人要堂堂正正,不亢不卑,处事要出以公心,主持正道。堂堂正正是做人之本.在与人交往中,在当权者面前,不低三下四,唯唯诺诺;在一般人面前,不盛气淩人,不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做人应该有的品德,世界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我宁愿靠自已的  相似文献   

8.
安静 《美与时代》2004,(4):91-92
音乐课堂中不失时机渗透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利用音乐大师的执著追求精神处世哲学,激励学生树立树立敬业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结合作品时代背景,加强学生的爱国感情,利用合唱艺术的特性,帮助学生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习做人     
学习做人司马南“做人”,还用得着学吗?这个问题初听似乎有些可笑,然而学习做人,又的的确确已成了当前人们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新的时尚。前不久笔者偶尔路遇一位多时不见的熟人,闲聊中,问起他最近又在忙些什么?他淡淡一笑道:学做人。见我闻听后一副丈二和尚...  相似文献   

10.
文明的倾斜     
文明的倾斜●丁峻崔宁在东方文化和精神哲学中,“做人干事”与“为人处事”这一对标语,乍看似乎大同小异、细审微察则会发现两者的内在差别来。1傅雷先生教诲长子傅聪:“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即是说,人格、情操、境界、智性是第一位的;唯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美育何为     
一、审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从古到今,我们有不少的美学家,也有不少的美育家,但对"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他们没能讲清楚,反而是越讲人们越糊涂了.为什么?这就在于他们总是离开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谈论美,谈论美育,没有看到美乃至美育在根本上都以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为前提,没有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美乃至美育都不存在.美乃至美育问题,实际上都与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密切相关!为改变此一局面,真正弄清"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从人的"做人"谈起.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弄清人生何为,无疑是揭示"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的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青年与禅师     
一个青年去请教弹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相似文献   

13.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您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主人说:“那当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猴子道:“那我就斗胆提一个要求,我不想当猴子,我想做人。”主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说道:“那好吧,你这么多年的确不易。不过,做人就得拔毛,拔毛是要承受痛苦的。拔一根忍受一番痛苦,人性就提升了一分。你得拔掉全身的毛,怎么样?”猴子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要做人嘛,那能怕承受做人过程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论理想人格模式之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民 《学海》2001,(2):168-172
1 .理想人格的问题实即做人的问题 ,即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此 ,中国现代佛学巨擘关于如何成佛、如何做人的格言在这里颇有启发意义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佛亦成 ,是名真现实。”学佛的最高目标是成佛 ,而成佛的过程实即做人的过程 ,完满人格的过程。我们一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人 ,而人做得怎样完全在于人格 ,做好人的过程就是完满人格的过程 ,其极致就是人格的完满。这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然也是哲学的主题。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绪论》中说 :“圣人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 ,照中国哲…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几十年来,逻辑教育在国际社会逐步深入人心,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目标。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逻辑学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孔子的情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作为思维科学发展史上第一位情商理论家,其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情商思想。孔子的情商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自我认知能力;第二,自我调控能力;第三,自我激励能力;第四,移情能力;第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与西方90年代流行的情商理论相比,孔子的情商思想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其本质内涵是学会做人。这对我们重新认识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建构新型的人际关系,乃至全社会的人才发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任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做人有做人的分寸,做人的分寸把握得当,就显得老练、成熟、有修养,否则就显得浅薄和稚嫩。把握做人的分寸自然颇有讲究,我以为,处理好做人的“大”与“小”的关系,似在“分寸”之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重视对孩子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教育。中国历史上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著,以及各种家规、家范、家诫中,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代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注重教子做人,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之精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三国刘备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的坎坷经历,使石泽生牧师领悟到,个人、教会的命运与国家的益衰休戚相关,基督徒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努力服务社会,“做光做盐”、荣神益人。一、每每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石泽生牧师总是抚今追昔.谆谆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基督徒才能够直起腰杆做人。石泽生牧师1925年出生于一位牧师的家庭。这是个颇为特殊的家庭,作为正白旗满洲的旗人,凭着先辈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的余荫,不是金枝玉叶的是亲国戚,爷爷在朝廷里得到了一个很是轻松得意的差事:皇室的涛祝官。一年里,爷爷只有一天是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