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中小学教师评估学生智力水平的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和调查分析法,调查了36名中小学教师对360名中小学生智力的主观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讲,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是显着的,而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程度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2)任教科目、跟班时间、是否班主任、性别、年龄与教龄并不影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智力观--塞西的智力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芳  李其维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2,25(5):541-543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引擎”;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中。塞西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为我们揭示人的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汉、藏、东乡族中学生智力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汉、藏、东乡族中学生智力观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中学生对智力主要特征的理解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在一些特征上表现出文化差别;汉族初二学生与藏、东乡族初二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社会适应力”等项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各民族高二组学生对智力主要特征的理解趋于一致;汉族被试在“想象力”,藏族、东乡族在“自信”这一特征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娟 《心理学探新》2004,24(1):54-58
在比较了传统的老年智力变化观和卡特尔的老年智力变化观后,本文依据现代神经生理研究新成果和智力实验新资料,对卡特尔的晶体智力—液体智力发展理论从四个方面提出质疑,对现代老年人智力的“衰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释,为开发现代老年人智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洁 《心理科学》2003,26(4):676-679
当代智力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从静态智力观走向动态智力观、从纯智力观走向文化智力观、从单维智力观走向整合的智力观。这些新进展给予教育新的启示:智力开发能成为教育的现实的目标;正确认识个别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发智力;将智力开发当作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李庆安  吴国宏 《心理科学》2006,29(1):216-220
林崇德的思维结构模型,是其智力理论的核心。因此,林崇德的智力理论,是一种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不过,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远不止其思维结构模型。他所提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多元结构”的观点、“思维核心说”、“概括基础说”和“思维发展的模式”,也同样是其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观林崇德的智力理论,不难看出其四大特点: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第三,智力培养与智力评价的有机统一;第四,不变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于国庆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3,26(4):612-616
本文以智力的约定性为立论,把超越界定为智力的约定性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的大幅度提高。将斯腾伯格对智力的研究放到智力理论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对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及成功智力理论对IQ的超越做了分析。指出传统IQ是学业差异约定,三元智力是多元权变约定,成功智力是人生成功约定,后者都是对前者的超越,成功智力是对IQ的再次超越。最后尝试性地提出智力约定性的“树”的隐喻。本文对智力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习潜能评估:一种动态的智力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穗苹  张卫 《心理科学》1997,20(4):347-351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王德苹(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联系.0引言作为“自比纳以来心理测验领域少数真正有价值的突破之一”的学习潜能评估研究,从一种动态和历时的角度来研究智力,是对传统智力研究的一种重大的发展。本文在对过去智力研究情况概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学习潜能评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当今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方法,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1智力研究的角度回顾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到,心理学研究者对智力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有三个大角度:认知产品角度、认知过程的角度以及学习潜能角度。“…  相似文献   

9.
智力研究发展到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认知革命,但无论智力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和理论,都只能是间接研究。所以在《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模型》一书中出现了“木筏”这一比喻。通过对“木筏”比喻的分析可以看出,跨越智力之河中的“木筏”是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比喻可以使我们明确一点:真正的智力在彼岸,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对其进行间接研究,而“木筏”代表的智力理论、方法和技术则是一种研究智力的手段,虽然“木筏”不是智力,但他们能起中介作用,通过这些“木筏”我们正在一次次接近智力。  相似文献   

10.
智力残疾儿童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北京市五所培智学校智力残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评价智力残疾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智力残疾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对照组学生,这种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2)与对照组相比较,营养、疾病预防知识在中年级开始出现显着性差异;人体、青春期知识在高年级开始出现显着性差异;安全知识在低年级开始出现显着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829名高中生为对象,对“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加利福尼亚人格调查表”和“中学生学业负担态度量表”的测试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F检验,探讨学生智力水平与人格类型特征对其学业负担态度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智力水平学生对待学业负担的态度无显著差异,但积极进取型学生与固执冲动型及消极退缩型学生间的差异显著。积极进取的人格类型特征有助于形成学生对待学业负担的积极态度,而消极人格类型特征导致学生对待学业负担更为消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勘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以“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命的画卷”为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理念、以“评价方式的整体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过程化”为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从德、智、体、关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折法,对城市普通居民的智力观念和对高智力者重要特征的评定情况作了调查。研究发现,在对高智力成人和高智力儿童重要特征的评定中,①前10项儿童和成人的最重要特征中有五项是共同的,体现出高智力者的共有特征;②对儿童特征和成人特征重要性次序的评定不同,表现出对两者智力活动要求的不同,并且在不同年龄层的受调查者中有较大差异,③15项成人高智力特征可以聚为思维开放性特征群,智力信息加工特征群和非认知因素特征群三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城市普通居民的智力观念及对智力的理解与心理专家的看法有相似之处,并且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智力观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帕金斯的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理论出发,详细阐述了他的真智力理论,并探讨了这三者之间相互强化、相互补偿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对真智力理论进行了基本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斯腾伯格(R.J.Sternberg)三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部分。一、论述斯氏对传统IQ测验的主要批评。二、介绍三重智力理论,尤以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为重点。三、对三重智力理论的基本评价:它拓宽了智力本质的内涵,为编制较理想的测验提供了较适当的基础,在三重理论的框架内能较好解决测验有效性和测验公平性问题;三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层级结构而非平行结构;经验亚理论与或分亚理论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朴素智力理论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智力理论的成年人对智力的经验性认识。对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个体如何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从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朴素智力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自己或他人智商的估计三个视角介绍了有关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成人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多包括问题解决、言语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这与科学智力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成人的朴素智力理论也受到环境、文化、“聪明人”原型年龄的影响;成人对智商的估计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成年人对智力的朴素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很可能塑造了智力的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代智力研究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世纪80年代以来,智力心理学的研究又重趋繁荣。本文总结了当前对传统的智力本质,智力研究方法,智力测验理论的质疑;介绍了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体现当代学术思想与技术观点的新的智力研究模式;然后,对智力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师生的内隐智力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对聪明男女中学生重要特征的评定中,中学教师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并且评价所涉及到的方面随被评价对象年龄增长而调整;中学生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因素,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更加看重内在特征的趋势;中学教师与中学生的内隐智力观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聪明特征的评定因被评价对象的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为教师和学生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郭靖习武的过程蕴涵着许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道理。本文从郭靖习武的四个阶段来管窥我国传统文化下浓厚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由此得出了在学习中的一个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两个误区:学生先天缺陷观和重德轻才观,三点建议:激发学生兴趣、摒弃“齐步走”的做法和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智力测验的单一性和其预测的有限性为其它类型智力概念的提出留下了空间。实践智力、社会智力和情绪智力分别从实际解决问题,与人相处及情绪知觉、调节和情绪对思维的促进等不同角度对智力概念进行了强调和扩展。它们与传统的智力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各有侧重。此外,不同智力概念的提出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亦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