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在校的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11.12—1314岁期间,他们已进入青春发育期。由于身体的猛长带起了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表现出求知欲强烈,兴趣爱好广泛,精力充沛,活动量大,好动不好静,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也有部分初中生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了一些心理偏差,从而导致了学习和人格上的失败。有的甚至走向了社会的反面。本文就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几种典型的心理偏差所谓心理偏差就是偏离了正常人的心理出现了不健康的心理或心理障碍,而导致行为失控的  相似文献   

2.
一、厌学的涵义及危害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对此持一种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并不是特定的学生才有的,而是大多数在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而没有及时对其疏导、矫正,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  相似文献   

4.
人是万物之灵,很聪明,也很脆弱,极易受伤害,便想方设法从生理上、心理上来保护自己。人对心理上的保护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两大类;现实定向防御和自我定向防御。 现实定向防御机制是指在意识领域内,降低因为外部冲突或压力而引起的内心焦虑,保护自己免受情绪的伤害。主要有以下7种:①遗忘。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都处于成年阶段了,什么事情他们也都明白了,安全问题他们也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所以在课堂上就很少进行强调,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教师不考虑现在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以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一样,越是对这些事情的疏忽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己的一些相关论述,希望各位老师和学者能够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叫兹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从一项心理实验中得出结论:人们对于一些已经完成的事情比较健忘。因为“完成欲”已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中萦绕不止。于是,心理学家把“人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的心理称之为“兹格尼克效应”,又称“自圆心理”。自圆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你不妨试一下用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识地留一段小空白,那么,当你回过头来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总觉得有点别扭,脑子里就会闪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未完成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自圆心理”。正因为人有自圆心理的欲望,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把事情办好,办得有始有终。每当干好一件事,或达到  相似文献   

8.
古德曼认为,在实际事物之间确实没有必然联系,因而休谟对归纳行为的描述性解释本身就实现了对归纳的辩护。但休谟对归纳的表述不够准确。因为只有部分重复的经验可以在心理上留下习惯,而另一些重复的经验则不能;同样,只有一些过去的规则可以运用外推法,而另一些规则却未必行。休谟没有注意到这种区别。在古德曼看来,归纳问题实际上不是为归纳的合理性辩护的问题,而是区分类律假说(有效预测)和偶然假说(无效预测)的问题。这样,古老的归  相似文献   

9.
校长向学生下跪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网友表示:"当校长不容易,精神可嘉."但也有网友认为:"校长这样做未必有效果,这样的做法有欠考虑." 其实,"校长下跪劝学"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有新闻报道,在海口一位中学校长曾经6次向学生下跪劝学.面对扰乱教学秩序的学生,面对无心向学的调皮学生,面对师生关系越来越不好相处的情况,面对校风日下的状况,家长没辙,教师没法.校长希望通过"下跪"来感化学生,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希望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危机对其治疗有极大的负影响.本文作者首先列举了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心理危机的主要危害,并详细分析了其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该类患者手术前心理危机可能的干预对策,同时列举一些采取了这些心理干预取得显著疗效的医院,充分证明心理干预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后面对目前该类患者手术前医疗状况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因此,现在很多陷入迷茫的朋友苦苦地,焦灼地寻求走出心理困境和自救的道路,我认为,能否走出心理困境,关键在于自我调节,在于是否有健康的心理,下面,介绍几条走出心理困境的自救之路,使我们能有效地,创造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12.
有一批英国生物学家为了寻找和研制出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刺激剂,他们从苜蓿的瘤菌中提炼出了一种物质。当他们进行试验而将这一物质用于多种植物时,同他们原来的设想相反,不但没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反而对植物的生长起了抑制作用。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与预想不一致而忽视这一现象。根据这一线索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这种物质的毒性,对包括大多数杂草在内的双子叶植物危害大,而对谷物等单子叶植物的危害很小。这样他们便发明了在农业上有很大价值的具有选择性的高效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深入:一方面有调查表明,约15%左右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此背景下,多数学校为化解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或兼职心理教师.但目前很多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实际情况却是门庭冷落、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上课听讲或写作业的时候,常有一些中学生会遇到这样的心理干扰:一些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有意去思考的一些念头、会反复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当自己竭力想排除这些恼人的念头时,念头的出现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了,搅得人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的效率很低尤其在考试前紧张的复习中,甚至在考场上这样的干扰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所以,这种“不可控制”的“走神”现象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生十分头痛的心理障碍。我们先来看2例典型的心理陈述。  相似文献   

15.
吴永波 《美与时代》2005,(10):92-93
电脑的普及冲击了书写,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是极为迫切的.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艺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书写能力,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又一途径. 据报载,一些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一位每年都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说,现在一些学生写字的水平实在令人感到可悲,快上大学了,字写得还跟小学生一样,歪歪扭扭的,有的甚至没有小学生写得工整.而有的成年人更甚,已发展到握着笔写不出字来的程度.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再放眼看现在的大学生,钢笔字的水平,实在无法恭维.据记者调查,在不少高校,书法课不是必修课.一些学校的文秘、建筑等专业曾开设了书法选修课程,但只有很少的学生选课,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音乐等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职工因为诸多原因,或失业,或成为富余人员,成了“下岗”者,不仅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下岗者的心理也会长时间处于失意、不平衡之中,如不注意心理调适,会使自己陷入焦虑、思维混乱、易冲动、抑郁等不良心理之  相似文献   

17.
一 无论是历史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不被权力和地位诱惑的。为了争夺权位而发生的投机钻营、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例子举不胜举,令人不寒而栗。其中的许多人本来可以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杰出成就,但由于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对权位的追逐、享受上,结果丧失了自身的优势,或因为没有达到目的而自暴自弃,或因为达到了目的而沉醉于权位的荣光之中,大都平庸地渡过一生,令人惋惜不已。  相似文献   

18.
正[网易新闻]近日,因为平时比较内向、不懂浪漫,大二学生小陈收到女友小李发给他的一张韩国电视剧清单,要求他在一个月内看完清单上列出的12部韩剧,并能够完整叙述剧中出现的浪漫情节。看了几部之后,小陈表示果然大受启发。然而,对此行为,该校心理咨询师表示不值得效仿:"能让双方感情历久不衰的重要因素应是双方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着变化,一般说来,心理变化中常具有以下几种矛盾心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为成人感出现,成人感的出现则增强了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其表现为:1生活上不愿受父母的过多照顾或干预,否则便产生厌烦的情绪、态度;2.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愿跟父母商量,喜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由自己来决定;3对父母的话和意见不再被动地听从,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强烈的表现愿望;4.对一些传统或权威的结论执异端,钻牛角尖地提出批评。虽然这时的青少年在其心中有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能否走出心理困境,关键在于自我调节,在于是否有健康的心态。下面介绍两条走出心理困境的自救之路,可使我们有效地、创造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