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导言对培根哲学有一个标准的解释,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样的假设:他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一个纯粹的机械论过程在科学中发现绝对真理。虽然大多数作者认为,培根哲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但是他所重视的实验方法以及通过经验对猜测证伪的观点却往往被公认为是有价值的洞见。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提出一种与公认观点不同的解释:培根是一个证伪主义者,他与鲍波尔的观点极为接近。在熟悉鲍波尔著作的人看来,这种意见可能相当离奇。因为在鲍波尔的著作中,培根哲学经常是作为鲍波尔哲学的对立面加以描述的。然而,我将尽力证明培根  相似文献   

2.
三、“历史学派”对鲍波尔认识论的批判所谓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图尔敏、费耶阿本德等等),批判了鲍波尔的划界论;从这方面来的批判,不应该看作是批判鲍波尔科学哲学的某些内部矛盾和不完善,甚至也不应该看作是批判标准实证主义的和鲍波尔的方法论不符合现实的科学史(就象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多次声明指出的那样),而是应该首先看作企图重新审查作为科学模式及其  相似文献   

3.
在本章的标题中,我之所以这样称呼鲍波尔,是因为他的哲学主要是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垄断国家改良主义提供理论依据效劳的。不过,我要避免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好象鲍波尔的哲学并没有被保守势力所利用似的。比如属于鲍波尔“批判理性主义”圈子里的托皮奇(Topitsch),就是一位露骨的保守人物。鲍波尔的哲学成了资产阶级“社会工艺学”,(Sozialtechnologie)一切变种的总根子。  相似文献   

4.
K.鲍波尔的哲学引起了科学家们多方面的兴趣。首先,这一哲学研究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规律的本质。其次,它分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其目的是要向社会科学指出它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取得自然科学那样的成果。鲍波尔的著作深深地扎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政治斗争环境之中,对此,作者丝毫也不加掩饰。  相似文献   

5.
《鲍波尔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Popper)这本书,自称是一本向哲学爱好者们介绍鲍波尔思想的著作。作者T.E.伯克(T.E.Burke)认为,把鲍波尔和维特根斯坦两人关于哲学本质的观念加以比较,是很有益处的。把这两位思想家相提并论真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不过在题为“哲学的哲学”的第一章中,作者试图证明,在鲍波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间“表面上的不一致”的下面,隐藏着惊人的一致的方面。在这一章中,作者先没有论证这种主张可能的合理性,而是优先从元哲学方面考虑这种“不明  相似文献   

6.
在1974年的一次访谈中,拉康针对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精神分析学的危机问题,明确回答说,弗洛伊德的学说并没有过时,精神分析学也远远没有走到尽头。不过,当时的精神分析学界确实也出现了一些偏离,后辈们并不总是忠实于他们的鼻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面临着被教条化、心理学化和平庸化的危险处境。对此,他再次呼吁要回到弗洛伊德去。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学主要是一门实践学科,是言语的实践,并非行为的治疗。患者的言语,是精神分析的唯一材料。  相似文献   

7.
王绍坤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16-1721
神经精神分析学是一门试图将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学科,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 在其成立的短短10年中, 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精神分析学这拥有一百年历史的学科带来了新的生机。对精神分析的基石——压抑的研究是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热点。神经科学家试图从不同角度证明精神分析中压抑这一过程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还存在相应的神经基础, 但是, 目前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的兴趣只在于探求真理,那么,在一系列相互竞争着的解释性假说中,我们究竟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呢?众所周知,鲍波尔在诸多方面卓有建树,尤为突出的是:他认为对这一个问题作出似乎有道理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个似乎有道理的答案(可能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是常识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根据现有的实验资料去选择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说。可是,鲍波尔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不等同于一个单称陈述的全称或普遍的假说的概率为零。(假设我们是在范围无限大的对象之中解释这个问题)。鲍波尔持此立场的论点集中在他1959年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附言Ⅶ中,而且他的所有论点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的,即赋予任何普遍假说为非零值的概率量度在认识论上都不会是中立的,实际上,那样做就是在进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人们曾以种种口实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伪科学,其所以值得认真加以理智的研究,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使自由社会感到危险的社会学现象。鲍波尔颇为深奥微妙地发挥了这一见解。他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是“历史决定论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对科学方法的普遍误解之上的。尽管鲍波尔同情马克思对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许多批判,但他仍然声称马克思代表着“迄今以来最纯粹、充分发展了的和最危险的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时代就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要受到批判。”鲍波尔从康德那里继承的所有理智财产,对他的思想形成来说,没有比所谓“独断的”态度和“批判的”态度的区别,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刻的了。在鲍波尔早期研究活动中,他就声称“批判的”态度是与众不同的科学的态度,是与“独断的”态度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最初概念就象一个人的最初妊娠一样,通常即使是对与它们最有直接关系的人,甚至也是完全隐蔽着的。因此,最初的洞见是什么?后来精致的哲学是从哪种洞见发展出来的?对此,我们几乎得不到可靠的资料。可是,在不多情况下,我们却能够拥有这种资料。鲍波尔的科学哲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讨论鲍波尔哲学产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家K. R. 鲍波尔爵士(1902——)一直在本国维也纳从事研究与教学,直至受到法西斯占领的威胁,他才被迫出国。在他成为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教授之前,先在新西兰讲学,后来又到了伦敦,就教于伦敦经济学院(1949—1969)。1965年他被授予爵位。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研究的逻辑》(1935版,1959年英译为《科  相似文献   

13.
艺术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创造性心理疗法,它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多门心理理论的共同影响,其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是精神分析学。直观地说,如果没有精神分析学的介入,艺术治疗就不可能有动力疗法的发明和心理分析式的绘画解读。艺术治疗与精神分析的密切理论渊源,不仅体现在早期精神分析心理理论为艺术治疗的萌发提供了最早的心理结构原理,还体现在方法论和技术上对老一代艺术治疗师的思想启蒙和实践指导。过渡时期及新精神分析派在理论上的转向,同样渗透于艺术治疗理论的发展轨迹中,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观念工具。  相似文献   

14.
1.鲍波尔爵士关于客观知识第3世界所提出的惊人假设,比哲学家们迄今为止所提出来的假设理应受到人们更仔细的深究。 2.鲍波尔关于客观知识世界(正如他所称呼的那样)的观点,或者更概括地称之为“客观精神”世界,乃是人为的结果,不过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独立自主的,因为当我们批判的、创造性的思维一旦提出了一种理论,那末这种理论就可能依靠自身进一步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证伪与证实     
正按照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观点,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说。科学理论不能够被证实,但可能被证伪。例如,人们在观察到100只白天鹅后提出假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接下来无论找到多少只白天鹅,显然都不能证实这一假说,因为总是存在下一只天鹅为黑天鹅的可能性。然而,一旦一只黑天鹅被找到,这个假说就被证伪。可证伪性是划分科学与非科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的科学还是解释的科学当代西方心理学有两大对立的方法论基础:一为实证主义,影响了铁钦纳的构造派和新老行为主义;一为现象学,影响了哥式塔和人本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处在这一对立之外,构成了西方心理学方法的“第三势力”。实证主义是精神分析的天敌,对精神分析科学性的怀疑和诘难大都出自实证主义者之口。尤其在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传统中,实证主义科学观是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主体。受这一影响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物理学当作理想科学。设想,如果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它一定能说明和预测某些可观察的现象,其概念一定能操作或实验验证。在以经验观察为参照尺度时,他们发现,精神分析不能满足这一  相似文献   

17.
鲍波尔(Koal Popper)系奥地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家。1902年出生于维也纳,在那里,他研读数学、物理和哲学。尽管他不是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成员,而且在许多地方同他们还有着严重的分歧,但是他的哲学志趣却和该学派的主张还是颇为投合的。他同它的一些成员也有着密切的交往,对卡尔纳普的影响尤其明显。他的第一部成名著作《研究的逻辑》出版于1935年,当时就是列为维也纳学派的科学世界观丛书而问世的。1937年,鲍波尔赴新西兰坎特堡大学执教;1945年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工作。自1949年他一直是该学院的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教授。1964年封为爵士。他  相似文献   

18.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迄今为止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门思维科学。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称墨家逻辑为“教智之言也”。近代西方影响甚大,被视为传统逻辑代表作的《波尔——罗雅尔逻辑》,明确地把逻辑学称作“思维的艺术”。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科学,多少年来一直服务于人类的日常思维和科学研究领域,为提高人类的思维效率起了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析学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始创,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革命对各个学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任何理论都不会凭空而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非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作为一种思想通过思辨产生的。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加以审视,从哲学理论中探寻其"无意识理论"、"本能论"和"人格论"的源头和流变,从而加深对弗洛伊德建立的早期精神分析学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哲学之于心理学思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析学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始创,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革命对各个学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任何理论都不会凭空而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非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作为一种思想通过思辨产生的。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加以审视,从哲学理论中探寻其"无意识理论"、"本能论"和"人格论"的源头和流变,从而加深对弗洛伊德建立的早期精神分析学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哲学之于心理学思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