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时代的境遇——临床诊疗行为中的医患文化冲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医患文化冲突问题,从何谓文化冲突、它的行为表现、文化冲突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认知、情感、社会心理、环境变迁、价值观多元等社会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和分析医患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就正确看待和弱化医患文化冲突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始终表现为一种文化关系,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有着复杂的文化根源,当前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的实质就是医患之间存在文化冲突。从文化的视角对医患文化冲突的程度、引起冲突的原因以及发生冲突的文化主体进行重新审视,以期进一步认识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健康体检观念的深入及低剂量CT的广泛开展,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而对于其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则具有较多的争议,过度诊疗或重视不足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何做到正确的诊治从而保证患者的权益,患者的参与及接受程度显得十分重要,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这一方式在肺结节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相关案例初步探索SDM在肺结节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及肺结节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期望这种模式能够得到医患双方的共同认可,减少临床决策中的医患冲突,取得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媒体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新型在线媒体,它从社会交往形式、信息获取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社会化媒体形式,在许多年轻医生中已经成为一种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医务人员进行科普教育,同时具有表达自我、舒解情绪的功能,社会化媒体也让医患双方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这种医患交流的平台有及时有效反馈信息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现场感,但也面临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发挥社交网络中医患沟通的优势,改善医患关系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切身感悟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底线、娴熟的沟通技巧是保障、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根本.必须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知道患者想要得到什么,我们是否能够按照对方的心理需求去满足对方;沟通时对事不对人,如实告知患者医疗风险,平静应对患者告知后的知情不同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增进了理解、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视野中的医患关系——500份问卷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现实的医患关系,不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居民的500份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当前医患关系上中值得重视和思考的三个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现实的医患关系,不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居民的500份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当前医患关系上中值得重视和思考的三个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阶层分化进程中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信息行为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医师未能认识到医患信息行为对医患沟通及医患关系的影响.患者作为医疗信息掌握的弱势群体,其对从医师处获得信息的依赖将长期存在,医师与患者信息行为必然相互影响.针对信息行为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患者、家属三方常面临较多分歧。讨论医患共同决策在鼻咽癌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并以三名不同分期的鼻咽癌典型病例为例,分析了主诊医生如何结合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经济现状、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通盘考虑并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鼻咽癌的综合治疗,需要肿瘤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放疗科以及心身医学科等多学科医生的参与,医患共同决策的运用有利于制定出最适合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具特点的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而医患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就长期以来形成的医患沟通的五种理论模式进行简单论述和评论,主要强调各个模式医患沟通目标的不同、各个模式中医生的职责和患者价值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各个模式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与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和对比来为我国和谐的医患关系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医患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is paper articulates and discusses the parts play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representations in the overall conduct of applied clinical science. It distinguishes two sorts of representation, theories in the science base and bridging representations needed to map from real world behaviour to basic theory and from theory back to the real world. It is then argued that macro-theories of the "normal" human mental architecture could help synthesise basic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diverse psychopathologies, without recourse to special purpose clinical cognitive theories of particular psychopathologies or even specific symptoms. Using the Interacting Cognitive Subsystems model [Affect, Cognition and Change: Re-modelling Depressive Though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ove, 1993], some specific macro-theoretic variables are identified. Concrete illustrations are given of how the essence of quite complex basic theory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 simpler representational format to help clinicians conceptualise a psychopathological state and pinpoint relevant variables that might be changed by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also offered about how the inevitable problem of complexity in multiple component theories might be directly confronted.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Rothstein  Susan  Lima  Suzi 《Synthese》2020,197(9):3851-3873
Synthese -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ity expressions in Yudja, an indigenous language spoken in the Amazonian basin, showing that while the language allows reference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