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医学遗传学家法尔(Andrew Z.Fire)和梅洛(Craig C.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但是这一宣布迅即遭到部分植物学家的质疑,例如著名的英国综合科技期刊《自然》,就在当年10月26日出版物上刊登了这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两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人 年年岁岁的秋色总是一样金黄迷人,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归属却绝不相同.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经过漫长的程式化的评审过程,终于尘埃落定水落石出.10月6日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2003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教授,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领域内的突破性成就和关键性发现.正是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从而导致了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上的飞跃.这无疑是医学影像学的历史性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3.
G蛋白的发现──1994诺贝尔医学奖简介与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81)禹宽平1994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该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A.Gilman博士和M.Rod-bell博士。Gilman1941年7月1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  相似文献   

4.
1 春花秋实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安德鲁·菲尔(Andrew Z.Fire)和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两人,以表扬他们发现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方式-RNA干扰(RNAi),即"RNA干扰机制"或者"基因沉默"的巨大贡献[1].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现象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RNA干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因此该现象在揭示后仅8年其研究者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通过回顾RNA干扰现象的发现历程,可以为今后的科研探索过程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总是收获的季节。当满地金黄、南北飘香 ,苹果熟了 ,桔子红了的时候 ,从北欧的斯塔的那维亚半岛也传来了科学园里丰收的喜讯。 2 0 0 2年 10月7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正式宣布 :经评委会讨论决定 ,把 2 0 0 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 (SydneyBren 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 (H .RobertHorvi ta)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JohnE .Sulston) ,以表彰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的发现引起的思考:评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10月12日上午11点30分(中欧时间)Karolinska医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三位药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SUNY健康科学中心的荣休教授RobertF.Furchgot博士,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的L...  相似文献   

8.
在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防控中,伍连德因为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土拨鼠在肺鼠疫传染中的作用,获得193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走近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伍连德与诺贝尔医学奖擦肩而过,有被提名项目自身学术影响的因素,也有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问遗传学获奖项目运用了很多实验材料.它们有的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还在使用,并频繁获奖;呈现出此起彼伏、交相更迭的"诺贝尔医学奖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本文旨在探讨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的遗停学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总结其更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选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
RNA干扰现象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RNA干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因此该现象在揭示后仅8年其研究者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通过回顾RNA干扰现象的发现历程,可以为今后的科研探索过程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01~200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复习分析,发现俄罗斯(前苏联)这个大国,在整个20世纪里102次的医学奖颁发中,只获得2人次,与它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试图分析其获奖特少的历史原因并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2.
据媒体报道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 1999年 10月 11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 199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家君特·布洛贝尔 (Blobel,G) ,以表彰他发现蛋白质因具有信号序列而决定其在细胞内转运和定位的功绩。1 Blobel提出了什么重要的科学问题人体由大约 1× 10 14 个不同类型细胞所组成。细胞外表由膜包裹 ,是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间可通过各种管道和基质进行物质交换、通讯联络和相互作用。细胞内含有各种形态各异、功能不一的亚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如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 ) ,这…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项目——基因打靶,由三腿和一个平台所构成。三条腿分别是转基因学、同源重组和胚胎干细胞,一个平台指的是基因敲除。除了评价这些组成部分以外,还对推迟评奖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为解析"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这一命题,医学界尤其是医学哲学界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屠呦呦获奖之后,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反思式的梳理。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以相关文献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文量、发展态势、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医学界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同整个科学界对诺贝尔奖的研究处于同步发展态势;作者众多且核心作者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形成了明显的影响力;《医学与哲学》等期刊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认为国内学者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关注度将会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15.
对诺贝尔奖得主师生关系的探讨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重要的但却未引起重视的内容。通过典型的师生关系类型分析其本质、成因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的启示,五种有代表性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师生关系分别是霍普金斯与桑格形成的引路人关系、布莱克本与格雷德形成的合作者关系、卢里亚与沃森形成的继承人关系、科赫与艾克曼形成的质疑者关系以及瓦克斯曼与萨兹形成的陌生人关系。通过剖析这些伟大学者师徒间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195 3年 ,沃森 (J.D .Watson)和克里克 (F .H .C .Crick)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成果刊登在1 95 3年 4月《自然》杂志上 ,并因此获得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随后 ,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 (M .H .F .Wilkins)成功结晶了DNA分子 ,并用X光衍射照片验证了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理论 ,他因此而共享了 1 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 95 6年 ,借助先进的显微镜 ,瑞典隆德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科学家蒂吉奥和瑞典科学家阿尔贝特·勒范确定人类共有 2 3对染色体。1 95 8年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医学家…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医学奖:我们何时有缘———21世纪青年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段志光一今天,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需要先看看昨天别人为何有缘。以美国为例。在诺贝尔医学奖史上,美国获奖年度为42个,占总年度数的4828%...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间遗传学获奖项目运用了很多实验材料。它们有的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还在使用,并频繁获奖;呈现出此起彼伏、交相更迭的"诺贝尔医学奖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本文旨在探讨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总结其更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选用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是生命科学领域声誉最高的一个奖项,获得者的多少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一项指标.至今,亚洲的科学家仅有1人获得了该项荣誉,但是已经有多名科学家获得了提名,通过描述从1901年到1951年之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提名情况来评价亚洲的医学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给科学界的多重启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美英物理学家,劳特布尔和曼斯菲尔德,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导致现代磁共振技术的开发,这一技术标志着医学诊断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突破.该项发现建筑在核磁和核磁共振现象被发现的基础之上.核磁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43、1944和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91年和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这意味着,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是该系列发现中第六个诺贝尔科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