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前关于生殖系基因治疗技术的伦理争论仍然十分激烈。这些争论的核心环节在于"父母生育一个健康血缘后代的需要"如何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而目前很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一问题,因而既不能解释这些伦理争论产生的原因,也不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黄禹锡的"卵子风波"反映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伦理规范的缺位.分析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种种伦理争论,并且指出,由于与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密切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能回避伦理问题,相关的伦理研究必须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可谓一派繁荣,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术界对科技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等不同领域中的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制定出了种种不同形式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然而,深入一步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些原则和规范有的只限于纸上谈兵,难以落实于生活实践;有的过于具体,只能被看作是某一职能部门的"纪律"要求,不能达到构成人们道德自律的伦理原理.因此,在应用伦理学表面繁荣的景象背后,已经显示出它的难点问题,只有通过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有效地解决这些理论难点,应用伦理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而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的过眼云烟.  相似文献   

4.
反思科技伦理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什么?技术是什么?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如何?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自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即休谟问题提出以后,西方科学哲学沿着实证分析的传统演进,结果"是"与"应当"的"裂隙"越来越大,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二分信念.社会实践,特别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实践,不断展现"是"与"应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受道德悖论[1]的启发,本文选择科技伦理悖论这一特定的视角,根据"是"与"应当"相统一的原则,以审视科技伦理的变革及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当代工程对人类生活及其环境造成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工程伦理领域中的功利、道义、责任、权利等各层面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工程伦理学内部对这些问题的相关争论亦随之愈演愈烈,极难达成伦理共识。归纳起来,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下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展开争论:工程伦理学应  相似文献   

6.
随机对照试验作为一种评价新疗法的可靠设计方法,开始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临床医生所广泛接受和采用,成为目前最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RCT的运用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即临床均势原则.围绕临床均势原则这一主题,对随机时照试验的方法论进行较为深入的伦理学思考.并对临床均势的内涵、伦理意义,以及这一伦理要求在实践中所引发的各种伦理争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到底路有多长--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干细胞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干细胞研究的过程和方式,诸如干细胞来源以及被提取干细胞的胚胎的权利与地位等伦理问题是争论的焦点所在,而对于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治病而非克隆人则少有争议.然而在伦理问题等争论相对较小的干细胞应用研究领域,就应用于人的技术层面而言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安全性(safety)和有效性(efficacy)原则是目前公认的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的基准.干细胞移植治疗最终应用于临床可能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走,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伦理学家以及社会舆论和普通百姓在其中都应当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以华 《哲学动态》2004,(12):14-18
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表明了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这一内在的相关性主要是什么,学者们的见解见仁见智.有些学者从否定的角度探讨了儒家伦理对于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例如"君子无所争"、"和为贵"与市场经济竞争意识的相互矛盾;有些学者则从肯定的角度探讨了儒家伦理对于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例如"节用爱人"、"言而有信"与市场经济秩序的相互和谐.这些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儒家伦理的具体内容(范畴和命题)与市场经济确实存在着相互关联;但也有局限,因为它们总是纠缠于对立命题的争论,并且也难以体现出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特有"关联(例如儒家伦理重视"诚信",新教伦理同样重视"信用").因此,从新的角度探讨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相关性就非常必要.本文试图超越儒家伦理的具体内容,立足于整体结构,从其内在张力出发,阐述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全球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在普遍重视“全球经济伦理”之时 ,我们应注意中国特点的经济伦理研究。因为 :( 1 )中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 ( 2 )目前在“全球经济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经济伦理成果是在西方环境中产生的 ,中国经济伦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而不可能照搬西方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成果。 ( 3)某些被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否定的价值取向恰正是现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 ,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而有一个如何恰当地肯定和规范的问题。所以 ,弄清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特…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伦理学的意义上,"科技有无禁区"不能也不应简单地归之于关于"科技本身"有无禁区的争论.从形上层面来看,"科技禁区"之争之所以产生,在根本上是"关系本位"的伦理学方法和标准科学观的共同宰制以及原有的科技-伦理生态整体失衡的结果.因此,所谓的"科技禁区",并不只是"科技本身"或"伦理本身"的禁区,甚至也不只是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禁区,而是"科技-伦理生态"的禁区."科技有无禁区"之争就其实质而言是科技-伦理生态的"同一性危机","科技禁区"实际上是科技-伦理生态的"同一性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