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含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潜在致死性疾病,其流行病学资料研究显示并非少见疾病。除检验前的临床评估和D-二聚体外,目前已有多种诊查手段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其中螺旋CT造影已逐渐成为诊断的首选。根据病情,患者有抗凝、溶栓、手术和介入等多种选择。各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临床策略,以最大限度提高诊治决策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于2015年5月启动"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更新"项目,该项目以2009版指南为基础,以最新发布的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和美国医师协会指南为参考,收集近年来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经骨科专家及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形成现有版本即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文对2016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从而对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临床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是常见的临床病症,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漏诊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但"凡事顸则立,不顸则废",充分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知识、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临床诊疗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是常见的临床病症,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漏诊而导致较高的病死率。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知识、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临床诊疗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在生理状态下,凝血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失衡时,便可招致出血不止或形成栓塞.体内某些抗凝途径的蛋白缺陷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已经报道有多种栓塞因素与VTE的发生有关;人们通常认为,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静脉系统栓子反复脱落至肺动脉所致,很自然的会想到CTE-PH的发病可能与以上多种栓塞因素有关,然而,目前研究更倾向于CTEPH和VTE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是两个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血栓栓塞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临床工作中应深入了解血栓形成以及凝血机制的新概念,了解传统抗凝药物的特点、以及凝血因子靶点Ⅹa、Ⅱa等特异性抑制为基础的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进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高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理状态下,凝血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失衡时,便可招致出血不止或形成栓塞。体内某些抗凝途径的蛋白缺陷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已经报道有多种栓塞因素与VTE的发生有关;人们通常认为,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静脉系统栓子反复脱落至肺动脉所致,很自然的会想到CTE-PH的发病可能与以上多种栓塞因素有关,然而,目前研究更倾向于CTEPH和VTE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是两个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报告近两年来大连地区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结果,主要从学术方面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根据诊断与尸检病理诊断符合情况分以下三类:1 分析11 第一类:临床诊断符合尸检病理诊断的病例。本类26例,占5652%(26/46)。其中心源性致死者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475岁;2例为心肌梗死,原因分别为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冠状动脉炎均继发血栓形成:另2例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起搏器后,1例死于急性心包填塞,1例死于传导系统病变。死于栓塞者10例,其中肺动脉血栓栓塞5例,均为骨折或其…  相似文献   

9.
临床决策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被许多妇产科医师所忽视.通过阐述临床决策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羊水栓塞诊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科学的羊水栓塞诊断的临床决策.为了提高临床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或避免各种失误,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处理程序,为羊水栓塞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早期肺癌患者51例分为常规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术前开胸组和VATS组患者各指标无差别.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术后开胸组较VATS组患者术后第1、3天Fib、D-D升高.开胸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就此得出结论VATS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术后都处于高血凝状态,但开胸组患者术后早期更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