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首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药物治疗首先要排除精神压力引起的血压过度反应,干预难治性高血压通过联合用药与改变用药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个体健康行为改变是否存在阶段性是当前争议的焦点。用药依从行为作为关键的影响医疗效果指标,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前人对于用药依从水平的研究综述大多是从医学角度,着眼于特定疾病的用药依从行为。然而,在医疗保健行业市场化的背景下,鲜有研究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探究信息加工方式和心理过程对消费者用药依从行为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也缺乏对依从行为的理论分类和论述。基于两阶段理论模型回顾了营销领域影响消费者用药依从行为的影响因素,梳理了干预策略,并提出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在理论上,这有助于从健康行为改变阶段上理解个体的用药依从行为,丰富健康领域的阶段理论。在实践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规律,并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营销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针对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案例,首先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并帮助其尝试接受现状。接着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改变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负性看法,寻找其正向资源,并找到改变的突破口。通过六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有改善,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信心并敢于尝试,自我评价比咨询前积极,达到了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本地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用SPSS软件对470个手术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强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及进行用药干预,能在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病例的药品费用,特别是抗茵药品的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本地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用SPSS软件对470个手术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强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及进行用药干预,能在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病例的药品费用,特别是抗茵药品的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心理危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比较,从认知模式出发,强调个体合理的认知对危机事件的干预。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并分别在危机干预系统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从而对中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系统全面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 个体冲动性在成瘾疾患发生发展机制中具有关键作用, 可能成为成瘾行为的潜在易感标记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靶点, 但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变化发展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项目拟综合跨成瘾谱系比较、纵向追踪设计、冲动行为干预等研究途径, 采用人格测量、神经认知、神经影像等技术, 首先比较尼古丁依赖者与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冲动性结构及其在前额叶–纹状体环路的结构功能改变; 然后采用混合分组设计筛选出具有高低冲动性的非成瘾青少年进行连续追踪研究, 考察冲动性对尼古丁依赖与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效力; 并采用认知行为训练, 对吸烟成瘾者与网络游戏成瘾者进行冲动干预, 考察行为干预对冲动性水平及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功能的改变, 以及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抑制后效。旨在探索冲动性作为成瘾的潜在易感标记及干预靶点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是描述对一名奥运选手L在奥运会前一年中进行的心理干预,以改变其“低挫折容忍度”的过程,以及评价这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心理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的效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采用目标获得评价表进行的运动员L自我评估和教练员评估,运动员L、教练员、及搭档的“阶段性总结”评价,以及对L比赛行为的录像资料分析。通过各种评估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干预方法在改变运动员的问题行为方面是有效的。通过对运动员L的问题行为的改变,提升了他在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该运动员与其搭档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项目上获得了银牌  相似文献   

9.
反馈干预及其影响绩效的内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首先对反馈干预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反馈干预是一种由外部动因提供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外部反馈。接着从反馈干预方式、任务情景、个体差异3个维度说明了反馈干预组合的复杂性。然后探讨了反馈干预作用的内部机制,认为它主要是通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应对策略、内部目标设置等内部调节变量来影响绩效。最后提出了一种反馈干预对绩效施加作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其决策是通过医嘱由医生完成的,而药师和护士则需要对决策进行评估,然后才能实施。药物治疗评估的目标是用药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可执行性。我们需要依据相关的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医药护知识以及临床资料等评估用药方案是否符合诊断、病情、患者和药物特点,评估药学监护措施是否存在不足或缺陷,评估用药指导是否充分。通过评估可以发现药物治疗方案的错误或不当给予及时的干预,或发现药物治疗的困难给予协助和化解,同时形成相应的药物治疗执行计划,并完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