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要点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指南是依据流行病学和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最佳证据而修订的。指南的要点是:从110/75mmHg开始,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呈连续相关;正常高值血压(120~139mmHg/80~89mmHg)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发生;2002年调查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但知晓率、治疗年和控制率很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及心脏事件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着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增加而升高。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及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是有效的。过去的几十年来,降压治疗给不同亚组人群都带来了不同的益处。但是,正如不同时期的临床诊疗指南所强调的那样,对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获益的临床证据还不充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其他伴发或并发症,不仅需用降压治疗,还应有伴发疾病的特殊处理。在这一人群最佳的目标血压是最大治疗获益时的血压。2014年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以下,如可以耐受,收缩压可控制在140mmHg以内,对于80岁及以上者不应低于130/60mmHg。  相似文献   

3.
了解近几年各种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变化情况。2005年入选门诊或住院的50岁~80岁的高血压患者163名,每4年随访1次,历时8年。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4.42±7.86)岁,男性40.49%;三次监测(2005年,2009年,2013年)的平均血压分别为(164.98/91.98±20.92/12.90)mmHg,(141.77/80.85±14.11/11.65)mmHg和(141.77/77.63±11.78/12.07)mmHg。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三次问诊分别为ACEI 12.27%,14.29%和7.63%;ARB 2.45%,11.11%和28.81%;β受体阻滞剂31.90%,30.95%和30.51%;钙拮抗剂48.47%,64.29%和61.86%;利尿剂25.15%,19.84%和13.56%。近年高血压的控制水平提高;药物的应用情况主要变化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大幅下降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明显增加,应引起注意。另钙拮抗剂仍然是应用比例最高的药物。高血压患者近年规律运动的意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反复持久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而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并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持续增高至160/95mmHg或以上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这是一种公认的心身疾病。 一、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可分为缓进性(良性)和急进性(恶性)两种。缓进性高血压病较为多见,患者多在40岁以上,病程发展较慢,舒张压波动于95~120mmHg之间,可达一二十年以上而不发生严重症状,比较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及全身无力等。急进性高血压病较为少见,患者多为青年,病程发展很急,血压显著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可持续在130~140mmHg以上,并迅速出现心、脑及肾方面的症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越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血压水平正相关,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高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摄盐过多可能是现代社会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人类进化角度揭示长期高盐饮食导致高血压的历史根源,进一步阐明限盐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当成人静坐时的血压超过160/95mmHg时,可称为高血压(hypertension);当血压在140-195/90-94mmHg之间,可称为边界型高血压(borderline,hypertension)。根据这一标准,美国估计有2400万成年人,即成人的15-27%的患有高血压,外加1700万边界型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探讨择期介入治疗心血管病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连续调查我院心内科行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记录患者静息血压和心率,填写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自制担心评定量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PSS 17.0软件对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介入患者术后血压(141.2±10.6)mmHg /(75.1±11.9)mmHg 较术前(145.4±18.0)mmHg/(79.8±12.2)mmHg 显著下降,心率(72.1±11.6)次/分也较术前(78.2±12.9)次/分显著降低;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43.4±8.4),焦虑水平与学历、血压及心率均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介入术后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下降(41.2±7.6,P<0.03);抑郁水平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本结果提示择期介入治疗心血管病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焦虑水平与年龄、学历、血压、心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因高血压造成的各种心血管事件,世界不同地区制定或修订了适合自己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通过对JNC7、ESH/ESC及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比较及分析,以便能更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发展我国新的高血压指南,并将该指南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多器官损害,其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等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几率远远高于血压正常者,因此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认识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出血问题,并如何将出血的危险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可以导致多种靶器官功能损害,并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如何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血压控制的现状,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为指导,从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药物对个体的敏感性等诸多方面出发,阐述了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决定每一个个体综合控制策略的不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为每一个个体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高血压整体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