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为患者的行为心理因素是造成就医集中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关于参照点的选择是影响患者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风险规避、损失厌恶、心理账户、敏感度递减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提高社区医院的力量、改革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对技术的理性追求等措施,可以缓解这一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关系取向是分析和界定中国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医行为具有关系取向的特质,即"关系就医"取向.分析患者的关系取向表现和医生对关系就医现象的接受度,并对医惠双方的社会属性和关系就医取向进行了相关分析.传统文化影响和医患双方的需求是关系就医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就医行为预测模型,提高居民就医积极性,对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进行相应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确定健康信念、就医污名、健康素养三个就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相应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并以健康信念总均分、就医污名总均分、健康素养总均分为自变量,就医行为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了就医行为主要预测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不同人群的健康信念、就医污名、健康素养和就医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健康信念对就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污名对就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就医需求,改善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调查山东省城乡居民就医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种因素对居民就医过程产生的影响。采用描述分析法对居民基本情况及就医行为进行分析;设立初始路径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参照多种指标综合评价拟合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民就医行为存在差异;就医行为受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关注低收入群体就医需要,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效率;提升医院医护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实行定制化医疗服务,完善居民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系取向是分析和界定中国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医行为具有关系取向的特质,即"关系就医"取向。分析患者的关系取向表现和医生对关系就医现象的接受度,并对医患双方的社会属性和关系就医取向进行了相关分析。传统文化影响和医患双方的需求是关系就医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在发病后能否及早到院接受再灌注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院前延误时间(PDT)即为从患者出现症状至到达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AMI患者就医大多是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能决定自己的症状是否需要治疗,也就是患者决定就医时间延长.本研究目的是分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过度医疗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和讨论。基于患者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描述卫生服务需求方对过度医疗的认知与行为选择,探索性地分析过度医疗影响因素。发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对过度医疗存在认知误区,医患沟通、信息不对称影响患者过度医疗认知,并且最终导致其过度医疗行为选择,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提示要遏制过度医疗的发生,应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并改善医患沟通,加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8.
病人对病情的理解和对医疗信息的记忆能力是医生影响病人就医的基础.耐心的积极教育是病人自愿同意推荐诊疗计划的必须.在协商时尊重病人和知晓病人的期盼对医生如何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通过对成都市378位患者关键事件的有效调查,获得了718个关键行为,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患者就医转换行为及其原因;同时分析了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情况下转换行为的区别,对患者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转换原因进行比较;并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病种付费对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与促进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某市终末期肾病参保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卫生服务利用等数据的收集,运用统计学分析工具,分析不同类型参保患者实际费用支出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并探讨个人支付费用的影响因素.建议该市在终末期肾病单病种政策制定中建立动态的定额结算标准;鼓励与引导病情较轻的患者优先进行腹膜透析;并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鼓励低收入家庭患者尽早就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