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特点及诊治方面的经验,以早期诊断、根治,改善预后。对确诊的原醛53例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男女比为1:1.65,30~49岁年龄段最多。50.9%高血压首发,15.1%低钾血症首发,并发高心痛9.4%,尿毒症1.9%,脑卒中13.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激素检查,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200者80.7%,ARR>400者占半数,血浆醛固酮(PAC)>140pg/ml者占84.6%。CT及MRI阳性率高。术后病理肾上腺皮质腺瘤占85%,结节性增生占15%(其中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占12.5%)。手术后血压及血钾均较前改善,非手术者口服安体舒通有效。原醛是可治性内分泌性高血压之一,建议高血压和/或低血钾者应常规检查RAA系统激素,并争取行影像学检查,以使原醛得到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抑郁组(80倒)、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130例),两组检测血糖、血肌酐、血脂等指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不合并抑郁组.高血压合并抑郁组血浆肾素(r=0.283,P<0.01)、血管紧张素Ⅱ(r=0.312,P<0.01)、醛固酮水平(r=0.276,P<0.01)与HAMD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AAS系统激活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关系密切,这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检测技术和认识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原因.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比值是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定位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1 传统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认识及困惑长时间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内只存在惟一的醛固酮合成途径 ,即肾小球旁器分泌释放肾素 ,激活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 ,生成血管紧张素Ⅰ ,十肽的血管紧张素Ⅰ在循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强有力地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为最重要的潴钠激素 ,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重要位置。尽管如此 ,人们发现血浆醛固酮的降低并不与靶器官功能的改善相平行。自1995年以来已有若干个实验报道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检测技术和认识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原因。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比值是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定位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意叉.对3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24小时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3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单纯FT3降低19例,占51.4%,单纯FT4降低7例,占18.9%,FT3降低及TSH升高伴Anti-TPO轻度升高2例,占5.4%;所分析患者中均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血清FT3水平降低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负相关,与血浆白蛋白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出现FT3、FT4、TSH异常,且随病情改善而改善;甲状腺功能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对61例下腰痛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效价.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种以上的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费用占总费用的11.67%,脊髓造影占24.67%,CT占14.33%,CTM占7.33%,MRI占42%;常规X线摄片对骨性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为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因此,在下腰痛的诊断过程中,必须合理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最合理的花费达到正确诊断,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现,IgG4相关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目前研究提示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主要有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前者是一种免疫发病机制未明、生化学特点以及胆管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相似,对糖皮质激素应答良好的疾病.后者临床表现为复发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伴胆管、涎腺等其他器官受累.实验室检查血清和组织学IgG4明显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呈“腊肠样”外观,伴主胰管弥漫不规则狭窄,同样对激素治疗敏感.二者常同时受累、关系密切,易误诊为胆管癌、硬化性胆管炎或胰腺癌,本文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介绍,供临床诊治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non-Hodgkin lymphoma,PI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可行性,旨在为日后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普通外科经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确诊为PINHL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部位以回盲部最常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如腹痛、腹部包块等为首发症状;71.42%(21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未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外科干预常用于解决原发病引起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并发症或难以于术前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t)分型的应用价值,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26例,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LACI)、后循环梗死(POCI),入组后各亚型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结构影像学特征,3个月的病死率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显示,TACI大面积脑梗死占74.4%,PACI中等面积脑梗死占64.5%.LACI腔隙灶脑梗死占90%,POCI大面积脑梗死占22.7%,中等面积脑梗死占40.9%,小梗死占36.4%.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以TACI最严重,PACI和POCI次之,LACI最轻,TACI与其他各型之间,PACI和POCI与LACI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PACI和POC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I的病死率为44.2%,PACI为10.2%,POCI为18.2%,LACI为2.6%,TACI病死率与各型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ACI3个月的ADL为重度依赖,POCI为中度依赖,另2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由此得出结论,OCSP分型与影像学有良好对应关系.不同的OCSP分型可以反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OCSP分型有利于脑梗死急性期个体化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