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其发生除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外,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通过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细菌黏膜间相互作用和肥大细胞的活性增加等途径导致该病的发生或复发。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该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精神、心理因素会引起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递质的变化又能引起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异常,以神经递质作为桥梁,研究精神、心理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精神、心理因素使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及5-羟色胺的含量变化,从而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因此,精神、心理因素是PCOS的重要诱因,而PCOS又加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心身疾病涉及了全身各个系统,几乎所有的躯体痰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决定了其发病、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治疗的易感性.心理因素作用于人脑后,通过一定的生理中介机制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与应激及心理神经免疫作用于靶器官发生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躯体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精神、心理因素会引起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递质的变化又能引起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异常,以神经递质作为桥梁,研究精神、心理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精神、心理因素使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及5-羟色胺的含量变化,从而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因此,精神、心理因素是PCOS的重要诱因,而PCOS又加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心理社会性因素与顽固性哮喘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350001)张南临床中可以观察到,顽固性哮喘患者往往表现有焦虑、敏感的精神特征,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常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警戒状态下的人群,特别容易患哮喘等应激...  相似文献   

6.
心身疾病涉及了全身各个系统,几乎所有的躯体疾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决定了其发病、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治疗的易感性。心理因素作用于人脑后,通过一定的生理中介机制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与应激及心理神经免疫作用于靶器官发生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躯体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其相互作用呈现个体化差异,这与个体间的内环境以及外环境差别有关.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为"脑-肠轴"及"脑肠互动"学说.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及时发现躯体症状背后潜藏的精神心理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社会心理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内科医生应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技能,继而把对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视落在实处,体现在病历中。完整的病史采集又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如此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颞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ndibular disprder,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TMD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为心理因素、牙合因素等.但是目前对于心理因素在TMD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方面,很多学者尚持有异议.运用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涨落理论、综合性原则和最佳化原则等阐明如何才能获得对心理因素在TMD中的作用的全面认识,并指出重视心理因素在TMD中的作用也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体现人文关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其相互作用呈现个体化差异,这与个体间的内环境以及外环境差别有关。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为"脑-肠轴"及"脑肠互动"学说。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及时发现躯体症状背后潜藏的精神心理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