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达标率、最大程度地降低靶器官损伤,一方面应强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减轻体重和适量运动,另一方面,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应根据不同个体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及病因的差异,在指南的指导下,应用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采用针对个体的优化治疗,才能更有效地使降压治疗达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有显著不同,在诊断治疗中应注重老年人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机制,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决策中运用个体化和系统论的原则,选择个体最优化综合治疗决策,启思和引导老年高血压研究水平的纵深发展,积极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有显著不同,在诊断治疗中应注重老年人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机制,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决策中运用个体化和系统论的原则,选择个体最优化综合治疗决策,启思和引导老年高血压研究水平的纵深发展,积极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降压不易达标及降压质量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年高血压降压不易达标或降压质量低,原因在于老年高血压的特殊性,如多发收缩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等。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正确选择降压药,在降压达标治疗的基础上,提高降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患者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越来越受关注.评估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血压控制水平,慎重选择药物,平稳缓慢降压,将使高龄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也已经超过3亿,可见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之高。高血压病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时代,医生一般采用单纯降压药物治疗的方法,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成功治疗高血压一直受限,随着医学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出现了心身疾病这一概念,从心身医学的角度看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和预后与心理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血压升高是抑郁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由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的密切关系,因此,控制高血压仅仅关注降压药物治疗是不够的,需要同时心理治疗,即双心治疗。心内科医师应该掌握具备"双心"理念,更应该掌握相应技能,以达到心脏与心理的和谐统一,多层面综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可以导致多种靶器官功能损害,并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如何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血压控制的现状,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为指导,从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药物对个体的敏感性等诸多方面出发,阐述了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决定每一个个体综合控制策略的不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为每一个个体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高血压整体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越来越受关注。评估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血压控制水平,慎重选择药物,平稳缓慢降压,将使高龄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可以导致多种靶器官功能损害,并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如何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血压控制的现状,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为指导,从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药物对个体的敏感性等诸多方面出发,阐述了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性决定每一个个体综合控制策略的不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为每一个个体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方案,以期达到理想的高血压整体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女性因在不同时期内分泌的变化使其血压变化规律与男性有异,本文阐述了女性不同时期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妊娠前及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授乳期安全哺乳方法.  相似文献   

11.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2013,42(3-4):179-191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a single session operant conditioning of blood pressure in borderline hypertensives.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two period (each lasting for 20 minutes) cross over study consisting of a treatment (operant conditioning of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a control condition (heart rate) was performed. Sequence of treatments was randomly assigned. Fourteen borderline hypertensive subjects participated and were trained to decrease their continuously measured blood pressure (Finapres) and heart rate. Subjects receiving blood pressure feedback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4.3 mmHg) de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contrast, subjects receiving blood pressure training during the second session showed a non-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consisting of more sessions is a promising adjunct to antihypertensive regimens.  相似文献   

12.
13.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血压病更尤为如此.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用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产生不同的影响.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是根据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昼夜节律特征,通过调整投药时间及/或剂量、或应用特殊制剂,调整血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增加疗效并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治疗学方法有助于以最小的医疗经济学及毒副反应代价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血压的生物节律与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血压病更尤为如此。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用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产生不同的影响。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是根据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昼夜节律特征,通过调整投药时间及/或剂量、或应用特殊制剂,调整血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增加疗效并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治疗学方法有助于以最小的医疗经济学及毒副反应代价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血压发病人数的增加,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伤、功能衰竭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证明,为减少由高血压造成的重要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所要求的达标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血压水平,排除"白大衣现象",增加患者降压治疗的自信心.也使医生能够有效、正确地运用时间治疗学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但是对于心理因素较重的人不主张家庭内过多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血压发病人数的增加,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伤、功能衰竭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证明,为减少由高血压造成的重要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所要求的达标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