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健康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财富,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加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中国经济近年来处在高速增长期,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公共健康问题,公共不健康和健康不公平的现状实际上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对此政府必须坚持低收入人口优先受益原则,承担起加大公共卫生投资力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进行全民公共健康道德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公共卫生伦理的实质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道德责任,明确其实践诸主体的具体道德责任,即政府应当尽力提供与公正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公众应当追求公共善基础上的合法权利,卫生职业者应当献身职业,进而为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利益、减少和预防疾病、降低和最小化风险与伤害提供伦理支撑,也将为公共卫生实践主体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3.
公共卫生伦理的实质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道德责任,明确其实践诸主体的具体道德责任,即政府应当尽力提供与公正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公众应当追求公共善基础上的合法权利,卫生职业者应当献身职业,进而为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利益、减少和预防疾病、降低和最小化风险与伤害提供伦理支撑,也将为公共卫生实践主体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与快速传播,暴露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过于密集、开放公共空间缺乏、建筑密度过大等,不利于公共卫生防护,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健康城市建设与发展需求出发,从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科学控制人口密度、改善提升城乡公共卫生和公共空间环境、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城市空间体系和卫生隔离绿带等方面,探讨满足疫情防护和防灾避难需求的"健康城市"建设有关策略,希望对今后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学整合是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在医学整合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需要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整合,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整合,与公共卫生实践整合,培养具有整合医学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卫生的概念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公共卫生本质上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广泛的社会公共事业和人类健康相关的科学与实践活动,其理论观念、目标任务和工作模式等在传统公共卫生的基础上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以健康为中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现代公共卫生作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厘清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的关系出发,基于相关概念演变、理论研究现状、伦理价值"目的善"的角度论证凸显公共健康的核心地位。谈及公益性是公共健康伦理研究内在的价值追求,但公共健康实践中存在着公益性缺失特别是时下热点事件发生所暴露出的问题更是说明公共健康伦理强调公益性的伦理正当;同时强调公共健康的公益性对于体现人的尊严、缓和伦理冲突、维护社会正义又具有伦理应当性。为此,试从重视伦理冲突和解、责任共同体建立、关注国民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探索公共健康伦理公益性回归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关注现代公共卫生的政策框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3年肆虐中华大地的"非典"疫情,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社会影响是,人们重新"发现"和"回归"似乎已经久违的公共卫生,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迫切需要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在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占据战略地位:公共卫生既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议程中最优先的议题,又首次真正形成"公共卫生"议题.更重要的是,SARS疫情迫使人们反思传统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医疗卫生制度的整体安排,重新思考政府在社会协调发展与公共卫生领域扮演角色、发挥作用,政府与市场机制关系,直接刺激推动传统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向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转变,这种转变既成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成为推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社会政策框架建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和公共管理的最佳社会契机,意义重大非凡.  相似文献   

9.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属性淡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保健机构是妇幼卫生工作的实现主体,为了促进我国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通过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社会功能、行为动因和行为特征的系统分析,构建出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属性淡化的作用机制模型.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公共政策,建议政府要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促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及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走过了探索和实质性发展两个阶段.它以健康促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为主线,成为了当前开展健康促进的典范.健康城市能呈现实质且快速发展的势头,政府主导是其重要的特点.它既符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和现状,也是以"上游策略"来解决全人群健康问题创新性举措.中国健康城市推行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为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赋予了先进的内涵,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曼谷宪章"的核心精神是完全相符的,成为了引领中国公共卫生汇入国际现代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头兵.但是,它的茁壮成长仍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呵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