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作为一名传染科医生,风风雨雨正好干了50年。回顾这50年,做了些工作,也有不少遗憾。我认为,作一个称职的好医生应该首先具备对工作有责任心,对病人有爱心,对学习有进取心的职业精神。1牢记医生的社会责任责任心就是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各种各类有组织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了。怎样看这50年的历史,同我们怎样看50年后的今天的三自爱国运动密切相关,同三自和基协怎样在今天办好教会也密切相关。我愿意谈谈我自己是怎样看这50年的历史的。 我认为可以说这50年有四个高点。所谓高点,是指三自在自我认识上和指导思想上有所发展,有所明确,以致对三自的全面工作有所影响,有所提高的重要环节。 第一高点:揭露西方对华传教活动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关系,提高广大信徒的反帝  相似文献   

3.
常正  桑吉  王丽心  唐思鹏  王小明 《法音》2003,(10):58-66
策墨林活佛(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副会长):这次参加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甚感激动。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50年啊!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年,不仅是我们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与会者的大事。整个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时间紧凑。《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纪念画册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编排的也很周到全面,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总结了佛教协会5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报告中有关佛教协会工作的总结以及对今后佛教协会工作的设想,我认为都很好。不过有个别的提法我认为需要谨慎对…  相似文献   

4.
沈德溶 《天风》2008,(15):36-38
我认识丁主教已经有六十四年之久.那时是1944年,我刚从大学毕业,找工作非常困难,先是做过三个月的小学六年级代课老师,后来又在与我的专业--化学有关的小药厂里工作半年,那个小药厂不久就关门了.  相似文献   

5.
从医杂忆     
我于1948年秋北京解放前半年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医预系,当时包括医学系、牙学系和公卫系在内,全班仅40人.1952年院系调整,好几所其他院校的医学生并入北大,仅医学系就扩增至100多人,同时脱离北大,成立了北京医学院,学制也由7年缩短为5年,我们因上了两年医预,所以实际上了6年学.毕业后即留校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一直无变动,至今已逾50年.漫长的半个世纪,像是弹指一挥间,匆匆流逝,但又是如此充实,如此多彩.回首往事,有的我愿永远留在记忆中,可以说是往事并不如烟,有的却有意把它忘却,无须为此苦恼.总的说来,我是个幸运者,有一个我所热爱的职业,未遭遇过重大波折,可以说,今生无悔.由于一直工作在全国相当知名的教学医院之中,自己经过比较严格的训练,也带过不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我的学生们,多数都已成才,并出国深造,他们的优越条件已远非昔日可比,业务水平无可挑剔,眼看青胜于蓝,后浪已经把前浪推开,后继有人,内心深处之喜悦难以言表.然而,在不知不觉间,我又依稀感觉在他们身上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仿佛不象是由于代沟产生的隔阂或师生间感受的差异.姑且唠叨一番,任凭公道.  相似文献   

6.
丁光训主教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已经有了50年的历史。这是三自摸索前进的50年。50年是一段不短的里程。在我们以感谢的心怀回顾这50年的时候,为了较清楚地看见运动的全貌,我们很自然地会把这50年分成若干阶段。我相信大家会有不同的方式来把这50年分成若干阶段的。各种分法大概都有它们的长处。  相似文献   

7.
张现洲牧师,蒙主恩召离世归天已近3年了,然而他廉洁事主一丝不苟的工作热忱,对信徒的关心和爱护,乐善好施的精神,对教会发展的期盼,对青年同工的关怀指导,牧养群羊不辞辛劳,他重视自身的灵性修养和属灵知识,坚持每天早晚读经祈祷,他50多年的牧师生涯……时时浮现在我的回忆中。 他是我的同乡、同学、同工,我们有共同的愿望,即终生奉献给神,做传福音的工作,在信仰上志同道  相似文献   

8.
《指南》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促使我园的保教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于我园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园建于1976年,班级容量由原来的十几个孩子过渡到了60、70人、最大限度的扩充到18个教学班后,也有50多个孩子,要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我园快快乐乐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7日)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里,我们相聚于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研讨学术,我感到特别高兴。这次学术研讨会和我有关,我深感荣幸。从1961年到2011年,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50年,也是我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我开始接触美学是1970年代末. 1973年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当时改名为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并留在学校秘书科工作.1977年从秘书科回中文系任教,不久,适逢恢复研究生教育,我们系老一辈文艺理论家廖苾光先生复出招收研究生,我当时是文艺理论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受领导委托,协助廖先生教学的有关工作,自然也跟本专业的研究生一起聆听廖先生讲学.那时廖先生讲的课程有中国文论和黑格尔美学等,由此我初步接触了黑格尔美学.  相似文献   

11.
泥土 《天风》2021,(1):42-43
我是《天风》长期的读者,从第一次看到《天风》至今已有33年;我也是《天风》的铁杆支持者,订阅《天风》至今也有27年;我还是《天风》殷勤的作者,从第一篇投稿《天风》至今已有25年.因此,《天风》是我灵程路上的良朋益友,是我读书的良伴与教牧工作的重要参照!我与《天风》有一个情结,愿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与哲学>从创刊到今天走过了30年,我也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工作了近27年,从刚到杂志社时不满24岁,如今已年过50岁,二十几年恍如一瞬间!抚摸着一本本杂志,阅读着一篇篇文章,我的脑海不时地浮现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来,也深深地陷入了一番思索……  相似文献   

13.
黄幸平 《天风》2016,(11):4-5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继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1990年、2001年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之后的第三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我国宗教工作发展的新坐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贯彻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于我一个宗教教职人员来说,也是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件大事.以下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4.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 我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刚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太多抱怨,只是想着尽自己所能把工作做好。但现在总感觉自己的工作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资报酬。于是我开始筹划着换个单位。但有朋友告诉我不要轻易跳槽,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您说我到底该不该跳呢?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86年6月1日于武当山紫霄宫出家,对道教的信仰我是很虔诚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感自己道教知识的缺乏,对游客香客们提出的问题,没能给他们作一个较全面的、深刻与透彻的解说,内心常常感到不安与内疚,我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啊.当得知中国道协举办坤道知识专修班的消息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但一思量又担心起来,因为学习班的名额有限,我能有机会吗?后来经我宫观道协开会决定了人选,知道其中有我时,我高兴得好几天吃不香饭,睡不好觉。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家大公司,我已经在此工作了半年,然而还是普通职员,甚至看不到升职的希望。这让我很是郁闷,我有六年的工作经验了,工作成绩也很突出,难道领导就不能成为伯乐吗?于是,我一边准备着简历,关注着招聘信息,一边向总监提交了辞呈。  相似文献   

17.
正公司招聘,我作为负责人,这是我第一次负责招聘工作,因此我也很上心,准备招聘几个真正的人才。有一份简历引起了我的注意,简历的主人是一个姓张的小姑娘,28岁,大学毕业6年,但是工作经历很丰富,居然曾经在五个公司工作过,而且工作的职位并不完全一样,有行政,有策划,看起来像个多面手,而且在她的荣誉栏里还有本市的一个奖项,我去网上一查,果然她是获奖者,这令我对她颇有好感。面试的时候这个姑娘的表现虽不出彩,但也是中规中矩,最终公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初到蒙古国,在首都乌兰巴托的大街小巷偶尔能见到穿着黄袍的老喇嘛蹒跚而行,蒙古国的传统宗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被禁锢了50年多年后开始复苏.1997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再次赴蒙,有关宗教的所见所闻就格外地多了.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23,(4):25-27
<正>1947年,我在庄河普化寺皈依1947年,20岁的时候,在老家庄河县有一个青堆子,靠海边,有个普化寺,住持就是我的皈依师父,叫崇仁法师。我当时发心要出家,条件不成熟,不能剃度,就在他那里住着,他有一个老父亲,我们在一起住了几年,我主要帮他劳动。1954年,我终于去了江西云居山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了。有一个刊物,叫做《现代佛学》,主编是巨赞法师。  相似文献   

20.
我叫赵程久,今年已经整72岁了,是原北京市西城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的经理。自1991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至今已经十余年了。记得当年刚退下来时,一下子从紧张的工作环境转入悠闲自在的离休生活,还真有些不习惯,心里总觉得没着没落的。怎么办?我搞了一辈子建筑工作,对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姿多彩的古塔对我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我国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