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压治疗的决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降压药物有了很大发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很低下。降压治疗中还存在包括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许多误区。目前已取得的共识是: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控制。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达到血压的有效和长期稳定的降低。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线血压、伴随的临床状况等,因人而异地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的药物,提高顺应性是改善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越来越受关注.评估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血压控制水平,慎重选择药物,平稳缓慢降压,将使高龄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3.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越来越受关注。评估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血压控制水平,慎重选择药物,平稳缓慢降压,将使高龄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血压水平,排除"白大衣现象",增加患者降压治疗的自信心.也使医生能够有效、正确地运用时间治疗学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但是对于心理因素较重的人不主张家庭内过多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可逆性危险因素之一,但大多数患者仍未采取合适治疗,或未达到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循证医学证实,联合使用降压药物不仅是控制血压达标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保护靶器官的重要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降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如何进行正确选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目前,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断剂6类.因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为了提高降压达标率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目前多主张低剂量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两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乌拉地尔、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我院收治152例高血压急症进行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80例,行乌拉地尔静滴,时照组72例行硝酸甘油静滴,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明显降低.因此乌拉地尔降压效果好,且不增加心率,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也已经超过3亿,可见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之高。高血压病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时代,医生一般采用单纯降压药物治疗的方法,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成功治疗高血压一直受限,随着医学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出现了心身疾病这一概念,从心身医学的角度看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和预后与心理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血压升高是抑郁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由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的密切关系,因此,控制高血压仅仅关注降压药物治疗是不够的,需要同时心理治疗,即双心治疗。心内科医师应该掌握具备"双心"理念,更应该掌握相应技能,以达到心脏与心理的和谐统一,多层面综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女性因在不同时期内分泌的变化使其血压变化规律与男性有异,本文阐述了女性不同时期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妊娠前及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处理原则及授乳期安全哺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南是依据流行病学和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最佳证据而修订的.指南的要点是:从110/75mmHg开始,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呈连续相关;正常高值血压(120~139mmHg/80~89mmHg)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发生;2002年调查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但知晓率、治疗年和控制率很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及心脏事件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