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91,(12)
用木刻版印刷术印刷的藏文书籍,无论是佛学经卷,还是天文历算,一律都是长条形的。与其他民族文字的书籍相比,显得别具一格。藏文书籍所以要印成长条形的,据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吐蕃王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印度、尼泊尔和藏区的僧侣把写在贝叶上的经文带进藏区。由于贝叶叶面相当大,为了携带方便,僧侣们把贝叶剪裁成条,串以绳线,然后用木板一夹,背在身上。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国古代以竹简为书可算是奇特的了;还有一种以树叶为书的,这就是“贝叶书”。贝叶,是“贝名罗”树的叶片,写在这种叶片上的经文称为“_贝叶汽;,,。印度、缅甸几乎所有的寺庙和图书馆,都完好地保存有许多古老的贝叶书。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人们就以此树叶为纸,用来写经,于是就出现了“贝叶经”  相似文献   

3.
贝叶经各种写刻本,完整保存了佛学三藏原典,不仅记载了无数被历史湮灭的佛教原始真迹,也记录了古人在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堪称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圣典。一贝叶经是在纸张发明之前,刻写在贝多罗树(即棕榈树)叶上的佛经。据《佛本行集经》记载  相似文献   

4.
佛经最初仅是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并没有见诸文字。到公元前1世纪第四次结集时,才把经文和注疏记录在棕榈叶上,才成为卷帙浩繁的三藏经典。梵语称树叶或叶片为“pattra”,音译为“贝多罗”,因此便把这种记录在棕榈叶上的佛经简称为“贝叶经”。大量贝叶经被僧人从印度和斯里兰卡带到中亚、我国的西藏、新疆和东南亚各国并保存至今,对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主流的看法是,《大般涅槃经》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渐次增补、修订而成的,其前、后分的内容存在不少冲突和矛盾。鉴于此结论与经文自身的思想脉络有着不小的冲突,因此这一论点仍有值得深入讨论的必要。笔者在细读原典和充分参阅历代古德注疏的基础上,从"涅槃用语之差异""涅槃入与不入之差异"及"本有今无偈的解读"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学界对经文中的各种歧说、异见的看法,梳理出经文的内在理路,并进一步具体比较了学术界与传统佛教之立场、视角的异同,认为古德对经文的多重阐释,已经化解了有关经文"前后矛盾""文字错漏""编集杂凑"等论断,值得当代佛教学者重视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的傣族地区,许多佛寺都保存着大量刻写在贝叶上的佛经,人们称这种刻写在贝叶上的经书为“贝叶经”。贝叶是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亚热带丛林中的一种叫贝叶棕的叶子。这种贝叶棕,当地人也叫贝多树,高十五六米,树干笔直浑圆,树叶宽大光滑,将其树叶摘下剪齐,或水沤、或烘蒸,并在每一叶片上打上小孔,把叶片一片片串成五页或一百页一册,置放整齐,再用平板盖上,压上一块大石头,十天半月后,即可用来书写文字。书写文字时,用金属笔尖先在贝叶面上刻字,然后涂上植物油,叶面上就很清晰地留下刻写的字迹。由于贝叶具有耐久…  相似文献   

7.
佛教音乐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称八万四千法门,只要能慈悲济世,利乐有情,解脱生死之苦海,皆是方便。佛教音乐在普度众生方面,有着众多的优势。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最古宣传弘扬的方法,只是翻译佛经。后来,聪明的古德觉得只是靠佛经的翻译流通,不能够使佛教在广大的群众中推广和普及。因此,又多采用了弘化的方法:一是经文的朗诵,二是梵呗的歌唱,三是经文演绎成通俗的故事。在弘法的方法中,音乐的功用是很大的,它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尤其是在宣传佛法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艺术特别是音乐、歌曲是属于情感交流,它能直接流动人们的感情,使众人生起好感,引起共鸣。象…  相似文献   

8.
邮购信息     
书名 邮购价佛陀尊像故事23.00元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25.30元现代日本的新宗教18.00元道教内丹修炼36.00元西藏度亡经20.00元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40.00元中国佛教与唯识学45.00元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42.00元中国佛教散论32.00元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26.00元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25.00元雪域的宗教(上、下册)66.00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平装)32.00元 (精装)41.00元神学的觉悟17.00元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36.00元宗教比较与对话(四)23.00元道教手印研究29.00元圆觉佛教21.00元贝叶礼赞44.00元般若与人生21.00元宗教工作的理伦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代,当时梵语经文已有译本。魏帝曹髦时,颖川人士朱士行出家以后,西行求经;晋武帝时,敦煌人竺法护随师至西域,归来后译经一百四十五部(见释僧祜《出三藏记集》)。由此佛教盛行,翻译经书便开始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李小斌 《法音》2019,(6):34-39
正佛经版画,是指在佛教经文典籍中的佛教图像。作为佛教美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古代佛经版画留存于世的作品数量众多,年代自北周一直到明清,尤其是明代的佛经版画在内容和数量上皆属空前。以往有关佛经版画的研究,多是作为版画史、印刷史的分支来看待,即使在佛教美术的相关研究中也常被列入图像志的序列,对其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搜集公元12世纪以后出现在泰国、缅甸等大陆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宇宙观图绘,以这一系列图像为物证,考察佛教宇宙观在上述地区的图式呈现及在地化表现。通过梳理12世纪蒲甘的“三十三天说法”壁画、14—18世纪暹罗的“三界图”以及17—18世纪泰、缅贝叶及折页经书插图本中宇宙观图像的构形特点、意义内涵及可能存在的关联,指出宇宙观图绘随着时间推移而内容不断丰富、构形逐渐完整和系统化的过程,从而为考察12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宇宙论学说在东南亚本土知识场内的整合和演进路径提供文字以外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承德普宁寺在发扬佛教农禅并重精神,加强寺庙管理工作同时,组织青年喇嘛学习英语、佛学知识、经文和政治时事等,并定期进行考评,促进了全寺学风、道风的发扬。今年2月9日至11日普宁寺教务会对16名青年喇嘛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考试。考试内容:1.佛学知识,背颂经文(50分);遵守戒律,服务态度(50分)。通过考试,额里布格仓等几名青年喇嘛,能连续背颂13部经文(长的94颂,短的9颂,每颂四  相似文献   

13.
正近现代佛教中,以印光为代表的传统派僧人和以太虚为代表的革新派僧人尽管对待一些具体问题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中国佛教的主旨把握是相同的;他们都以发菩提心为本,在民族危难之际,心系国家、志在苍生,为救国救民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他们无论是坚守传统,还是主张革新,其目的都是为了弘扬佛教真实之义,重树佛教良好形象。巨赞则是将传统佛教思想与佛教革新理念有机结合的践行者。他认为,坚持佛教的传统思想和推行佛教的革新理念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印度传统宗教主要有三个,即婆罗门教(今之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佛教到中世纪,由于教内和教外的种种原因,逐渐衰退,以至最后从印度本土消亡。幸好它的教法和经典传播到亚洲其它地区和国家,并在那里保存下来。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印中两国佛教译师将贝叶梵文佛典译成汉语佛经五千余卷。这些佛经告诉我们,印度不仅有传统的宗教,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哲学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影响的是所谓六派哲学———数论、瑜伽论、正理论、胜论、弥曼差论和吠檀多论。六派都有本宗的理论典籍。佛教译师可能出于宗教偏见,蔑视非佛教的宗教或学…  相似文献   

15.
《维摩经》是一部具有鲜明、深刻、系统的义理学思想及哲学智慧特色的初期大乘经,而《维摩经》教法义理思想的核心原则,乃是般若智慧与善巧方便二种菩萨品德不相割裂、并重并举、相辅相成、平衡开发的辩证融和的义理精神。本文重点分析《梵文维摩经》第四品§16、§17、§18三段经文,认为三段经文是《维摩经》中系统及深度论说般若、方便辩证融和义理思想的重点文字。这些经文所阐发的思想智慧,以及中印佛教一些一流论师对于《维摩经》“无方便慧缚”等句经文义理的诠释,都足以证明《维摩经》是关于大乘佛法这一义理原则最具有理论自觉意识及义理建构成就的一部重要而特殊的初期大乘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一年多来在有关单位支持下,共印经文十八种,计三千五百多个印张,初步满足了本州信教群众和佛教活动场所的需要,还有部分经文流通到本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等地区。阿坝佛协还注意佛教古籍的发掘和收藏工作。目前已对我国钵教唯一的一部大藏经《翁钵甘珠尔》  相似文献   

17.
宗教界动态     
<正>北京龙泉寺"贤二"机器僧走红网络最近一个叫贤二的呆萌机器人走红网络,它身穿黄色僧袍,会说佛经佛法。据了解,贤二机器僧是由北京龙泉寺僧人于2015年10月研制出来,贤二能够语音识别,并跟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还能接受指令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诵读经文和播放佛教音乐等。  相似文献   

18.
李忠 《中国道教》2003,(6):56-58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以下简称《太》)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经书,全文十卷,经文中杂有大量佛教教义。《太》以发展道教为目的,以度人为教义,以人自度为条件,提出相当丰富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思想。它以道教经书为其教学内容,并提出诸如因材施教、答问、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在学习方面特别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学习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及其注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出土的《金刚经》达数千号,有的经文上还有题记。过去对此类经典的整理不多,一些题记也未引起重视。本文对现藏国内外的敦煌《金刚经》及其注疏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介绍,对一些题记也做了移录,有的经文还做了版本考证,并指出它们对研究佛教写经、义理探寻、敦煌历史、佛众结社、雕版印刷、官吏宫廷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管子》的经解体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的文体是十分丰富的,其文体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经解体等八类。而经解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篇文章之中前经后解,经文和解文同在一篇文章之中;另一类是对《经言》部分经文的逐句解释,经文和解文皆单独成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