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宗教文化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内部涉及传承的问题,在国际间涉及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以上两个方面表现在当前中国的宗教文化发展中就是宗教文化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宗教文化要在新的地区传播,首先要解决政治合法、民众接纳两个问题。其次,当宗教文化传入新的地区时,要与该地区原有思想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发展新的教团。宗教中国化就是宗教要与当前政治制度、社会价值观、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王作安同志新著《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一书,已于2002年11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出版仅三个月,已售出数千册,可见这是一本很受社会欢迎的著作。概括地说,《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有以下新意和特点:一、比较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地介绍了我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特别是注意结合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大背景,在对政策性文件及其付诸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研究基础上,以清晰的脉络和丰富翔实的资料,概括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宗教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形成的一整套…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冲突与和谐、机遇和挑战、开放与保守俱存。对中国宗教而言,该以怎样的态势面对全球化大潮带来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6月10-11日,第一届"宗教对话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所和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办方首先邀请肖武男先生、何光沪教授、梁燕城院长、王建新教授围绕"宗教对话与中国梦"这个  相似文献   

7.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王文钦新加坡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多元的国家。在全国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华族,占总人口的76.3%;次为马来族,占总人口15%;再次为印度族,占总人口6.4%。其他还有欧洲人、欧亚混血人、日本...  相似文献   

8.
9.
宗教政策与宗教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政策与宗教工作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两个方面 ,对二十多年来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作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 ,又对世纪初宗教工作作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10月12日至13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京举办中国天主教本地化暨中国化神学论坛。论坛期间共举行六场主题发言,其中第一场,在宗教对话上的对话:宗教对话与中国化方向,来自政教学三方的代表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引起与会代表广泛兴趣与称赞,以下为本次对话的摘要。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当代宗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分析了世界宗教的现状及其特征,指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宗教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由此提示“全球化”所具有的广泛的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强调我国的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在这一形势下必须要有“全球”眼光,从国际化社会、世界化信息这一实际来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的后期,世界已进入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几乎不受国界、地区的限制。在世界上一个局部发生了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这种情况,在一两百年以前是不存在的。现在,在全球各地旅行的人都会发现,每一个大的城市百货商店里陈列的日用商品,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工厂制造。结构复杂些的工业产品,如飞机、汽车、船只,它的零部件,都不是出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只是最后由一个工厂总成。这种现象说明生活细节中反映经济的一体化。现代人正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矛盾、困惑的世界。表现在诸多方面,仅列举几种现象来加以剖析。“巧于制作(包…  相似文献   

13.
郑筱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宗教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宗教与世俗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焦点.这个问题涉及到不同语境下对世俗化的多种界说、世俗化的表现和影响、如何认识和看待宗教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如宗教化、神圣化以及对世俗化理论的批判等)以及世俗化的未来走向等等.为此我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吴云贵教授、美国Boston大学Robert P.Weller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一起对话宗教与世俗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郑筱筠: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地灾难频发。不断发生的灾难让人们关注灾难、思考灾难以及面对灾难。关于灾难的说法有很多,甚至网络还散布2012世界末日大灾难的说法。一时,宗教与灾难的关系问题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认识灾难?如何面对灾难?如何去应对灾难?对此,我们特意邀请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已有的宗教对话理论出发,针对宗教对话背后的真理观念和对话标准进行反思,指出宗教对话面临的理论困境及其实践品质。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指出:宗教对话应该走出"范式"的迷思,打破对"身份"的执着,以实践为导向,坚持开放的对话理性,并在对话中相互学习、相互转化。为此,宗教对话需要进入公共空间,并与公共宗教/神学的建设结合起来,真正转化为信众或公众实践生活的灵性或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宗教对话向来就是宗教研究最持续、最热门和实践性最强的议题之一。宗教对话的含义非常广泛,因此界定宗教对话就与界定宗教本身一样困难。我对宗教对话作了宽泛地界定,即关于宗教议题的教内对话、教际对话,政教对话以及社会与宗教对话。一、在中国开展宗教对话的现实背景除了一般的动因外,中国宗教对话还有以下特殊的背景。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教人数的较快增长。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宗教性较弱的国家,这主要指宗教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较低,以及国民宗教性较弱等。但中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民间信仰(宗教)具有制度化程度低、分散性强等特点,且与其他宗教的界限不清晰,因此学术研究中很难对其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统计和测量.这也是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民间信仰及其研究存在许多争议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Center) 2012年发布的全世界宗教信仰人口数据的分析,并通过观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传统)宗教信仰,尝试通过"他山之石"认识中国的民间信仰,并关照其相关研究.本文所言之"世界宗教”视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世界宗教格局”定位中国民间信仰;其二,从非洲宗教的变迁,从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的印度教的角度,审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变迁,思考中国民间信仰的持续兴盛的动因,并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第四届亚洲学学者大会”学者发言,分析了当代亚洲宗教研究的七大热点问题,并认为当代亚洲宗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多学科视角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亚洲宗教研究领域中;第二,亚洲宗教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南亚地区宗教意识形态和伊斯兰教发展问题上;第三,研究手段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第四,当代宗教研究具有对策化和应用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  相似文献   

20.
王树人 《世界哲学》2007,(3):100-105
1994年在意大利卡普里岛(Capri),德里达、瓦蒂莫等七位欧洲思想家讨论宗教问题时所展现的,乃是揭示形而上学宗教话语终结的后现代话语和视野。因为,形而上学话语,置身于宗教事情本身之外。不仅不能进入宗教本身,而且也离弃人本身。宗教一词的不确定性,显示宗教本身的动态性以及上帝作为“绝对他者”的隐身性。宗教回归不是回到不可能回去的原初,而是借悬置形而上学话语来开辟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