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水 《中国道教》2006,(5):21-25
王重阳创全真道,以“屏除幻妄,独全其真”为宗,直指个人心性本原。王重阳立教虽以“三教归一”为标志,但根本教旨却源于道教内丹性命之学。而其崇尚心性了脱的精神旨趣实有受于唐代重玄学的趣韵,他把重玄趣味浓厚的《清静经》作为日常修持典要之一,即是例证。王重阳“心本是道,  相似文献   

2.
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所记甚少。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贯、应举问题进行考辨,得出结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1170年1月22日);是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曾于阜昌四年参加伪齐政权的科考,可惜功名脱落;皇统元年以后,凭借军功获得了甘河镇酒监的职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王重阳创立了将儒释道兼容并蓄的全真道,融合四海教风,在当时的乱世,为许多人提供了心灵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3.
全真道为王重阳所创立,这是历史的结论。但王重阳早期修道于终南山,并非孤身一人。王重阳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自焚茅庵,前往山东接收七真高徒,大定九年在返回关中途中仙逝于开封。马丹阳等四人赴终南,迅速站稳脚跟,营建起全真道的大本营,也不是完全在废墟上另起炉灶。从中起到  相似文献   

4.
马钰(1123-1183),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师从王重阳后,王重阳为之改名钰,道号丹阳子,又称山侗。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钰。马钰在全真教中的作用与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一马钰在王重阳逝世后,赴长安打开局面,开创了陕西基地,奠定了全真教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基础。王重阳在1167年(金世宗大定七年)七月创立全真教,1170年(金世宗大定十年)正月在回陕西的路上仙逝于南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全真教创立仅两年多,陕西的局面尚未打开,全真教能否兴…  相似文献   

5.
一、王重阳创立全真派的时代背景当金人铁骑南下,山河易主,北方汉民族饱受国破家亡,民族压迫之苦,人们心灵上的创伤痛苦,只能深深埋在心底。虽有一些志士仁人起来抗金,但由于自身力量薄弱,而又得不到国家军事上的支持,抗击不了金人的强大兵力,更加之南宋的腐败,只求讲和,根本没有收复国土的志向,最终归之于失败,更加重了人们的苦难。全真派的创始人王重阳,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青年时代正当宋、金交兵于陕西。建炎四年(1130),金人娄室破陕府长驱入关,败宋将张浚于富平,金兵入凤翔,王重阳家乡咸阳沦为金兵占领。王重阳家系咸阳富室,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他曾企图仕进,但考文不成,遂改习武。到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教育学的视角,对王重阳的道教义理加以分析,认为它是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核心为主体而组成的一个稳定的精神流程。它以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为基本旨趣,以立人、达人和陶冶人格为核心内容,形成一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平衡的深层文化机制。王重阳道教义理所体现出的教育意蕴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伦理和当今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重阳的全真思想是“以清静为宗”。清静是他所认为修行时的“根本大乘之法”。王重阳将清静分为外清静和内清静,即以身心两方面而言,身不受外物浸染,心不受妄念所扰,保持身心清静,精、气、神不受损耗,确保体内真炁充盈,按照内丹派理论运转,以达到修行的目的。而实现清静的关键在于去除烦恼,远离酒、色、财、气,以及使用“战胜之法”等。王重阳实现清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肉体的长生久视,而是通过此种方式的修行以实现精神的超脱和自由。王重阳作为全真教的开创者,全真七子的清静思想都受到他的“清静”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重阳成道宫是全真教主王重阳修炼成道的地方 ,位于陕西省户县城西 2 0里的祖庵镇。距今已有 84 0年的历史。王重阳名 ,字知明 ,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 ,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 ,其家为当地富豪 ,家业丰厚 ,自幼享受荣华 ,弱冠到长安读书。年轻时“任气好侠”、“少私寡欲” ,常“以粟贷贫人 ,惠之者半”。直到 33岁 ,仍功名无成 ,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 ,开始贪食耽睡 ,借酒浇愁 ,放浪于形骸之外。金正隆四年 (115 9) ,王重阳 4 8岁 ,传说这一年 6月 ,他在甘河镇的甘河桥上 ,遇二仙点化 ,从此出家入道。王重阳在《遇仙》一诗中写到 :“…  相似文献   

9.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既注重弟子在全真教“宗旨”下的统一性的发展,又注重在“个性”指导下弟子差异性的发展。本文从王重阳的师生观和教育弟子的方式、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期对我们当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被予缓缓收纶线,拽入蓬莱永自由。"此诗,是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开宗者王重阳,赠给丘处机的一首诗。王重阳有七位著名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即全真七子。他们是: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这七位王重阳嫡传弟子中,丘处机却是格外特殊的一位。19岁始拜王  相似文献   

11.
道教书名。一卷。作者不详;一说为王重阳撰,一说为弟子据其语录编纂而成。王重阳为全真道创始人。该书概述其创教的基本思想,共论十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论述全真道士日常修习之准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和打坐等;第二类论述全真道内丹修炼理论,包括降心、炼性、匹配五气和混性命等;第三类论述全真道修真成纳的理论,包括圣道、超三  相似文献   

12.
逸山 《中国道教》1990,(2):48-49
重阳万寿宫位于陕西省户县西祖庵镇北的蒋村,是道教全真派王重阳的故居,也是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据《甘水仙源录》、《七真年谱》和《金莲正宗》所记,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陕西咸阳人,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弱冠修进士业,后应武举,两皆无成,又逢宋亡和家遭劫难,慨然入道。金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于甘河镇遇仙人,授以修道真诀,遂改名为喆,字知明,号重阳子。所遇者据传为吕纯阳。正隆五年(1160年)又遇仙人于醴泉,授其秘语五篇。  相似文献   

13.
道教作为我国唯一本土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安道教历史悠久,两千五百多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终南山古楼观讲经传道,留下了道家思想开山之作《道德经》;八百多年前,王重阳在重阳宫修真悟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踏莎行·别道友游白鹿观》一词的内容入手,与王重阳游访临潼骊山的相关诗作相互印证,得出:金大定七年(1167)五月十五日前后王重阳行经临潼之际游赏骊山并访道白鹿观,又与霍道长论道谈玄,言语契合。同时考证出北宋时期白鹿观中有书院一座,其规模相当可观,它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至今仍在延续。白鹿观作为朝廷加封的道观,自唐宋以来一直载负着满足不同层次信众精神信仰的重要作用。王重阳在临潼骊山的诗词传道活动,助推了白鹿观在中国道教史与教育史上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王重阳祖师飞升八百四十周年,每当我们回望金元时期那段全真教的成长史,回望重阳与七真祖师开创亘古未有之恢宏道业,都不由得慨然兴叹,既赞叹昔日的功业彪炳,又感叹今日的教法式微。  相似文献   

16.
正道教作为我国唯一本土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安道教历史悠久,两千五百多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终南山古楼观讲经传道,留下了道家思想开山之作《道德经》;八百多年前,王重阳在重阳宫修真悟道,创立了全真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当时已经发育成熟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组织自己的道门信众,对于全真道的发展具有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借助会社这种组织形式,对于全真道卓有成效地推进宗教实践而言,如同选择了一条坚定明确的群众路线。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王重阳广泛地利用各种形式的会社来组织全真道信众,坚持走扎根社会中下层信众的发展策略,才使得全真道在最初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真道的发源地在陕西,但她的兴盛和发展却是在山东。王重阳悟道后,从陕西刘蒋村来到山东半岛,收马丹阳、谭长真、刘长生、丘长春、王玉阳、郝大通、孙不二为徒。王重阳带全真七子在山东半岛传道、修炼,先后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等群众性修炼团体,这在道教内丹修炼史上是一次创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足迹遍  相似文献   

19.
道教的平民化迟于佛教平民化,两宋之际才出现,尽管新道教的产生与内丹思想兴起有关,但是内丹思想不是产生平民化新道教的必然原因,因为信奉内丹者不乏上层社会人士。道教的平民化是社会的需要,吕洞宾成为道教的著名神仙是民间不断神化的结果,正是民间的推动,王重阳在钟吕内丹思想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建立平民化的全真教。  相似文献   

20.
从诗词格律的角度可以对一些诗词异文进行校订,本文共校订了王重阳及马钰、丘处机、王处一诗词中的异文43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