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广西宗教的一部佳作──《广西通志·宗教志》读后段启明编者按:1987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编写宗教志是新方志编纂中的一...  相似文献   

2.
宗教文化、宗教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何发挥宗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宗教工作的重要创新目标。一、深入研究,找准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深入研究阐释宗教文化、宗教道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五大宗教俱全,宗教工作量大面宽。多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市民宗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切实为宗教界办好事、办实事,倾力打造宗教文化精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思想根基、精神血脉和力量源泉,在宗教的良性存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各宗教生存、传播并发展的过程,也是自觉融入中华文化,积极与中华文化相适应的过程。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需要遵循宗教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在我国宗教领域的要素表达,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不断开辟宗教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宗教活动场所的信息公开和挂牌工作,很好地继承了政府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历史成功经验,是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体现。宗教活动场所既是宗教文化的集合载体,也是宗教信仰传播与情感表达的神圣空间;既是民众熏陶宗教文化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宗教活动场所自古以来,便具有宗教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等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宗教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内容、新命题。宗教中国化既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需要之间长期互动的一个过程,包括各大宗教历史上与中国社会彼此适应、与中华文化相互汇通以及与本土政治多方磨合等;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不同宗教全方位"重新相遇"以来出现的现实问题。毋庸讳言,当今各宗教所面临的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之间的张力并未消失,加之国际上各宗教组织与政治势力仍抱着对中国宗教施加影响的图谋,就使得宗教中国化的实践更具复杂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7.
<正>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解读政策法规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  相似文献   

8.
<正>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18,(9):87-87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宗教与文化关系"问题的讨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宗教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认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执政党如何对待和处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对这一涉及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视域与新世纪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视域的形成是20世纪宗教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是这一研究的核心问题。作者在考察了上个世纪宗教学研究的重大转折及其与一般文化研究的关系之后,指出新世纪宗教文化研究的两大基本走向:第一、信仰论的探讨;第二、宗教与道德相结合的可能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太湖县是一个宗教文化积淀深厚的县城。目前太湖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在基层宗教工作中具有代表性。我们通过在安徽省太湖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太湖县的宗教基本情况,分析其宗教工作实践与成效,在此基础上,总结基层宗教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如何开创基层宗教工作新局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8,(11):87-87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而形成的;转型后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在华人社会和所居地社会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为共有价值的追求,即获得信仰神灵精神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整合华族各方资源、和谐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等四方面。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可以作为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价值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启思。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1月内容简介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宗教、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宗教在当前中国文化发展及文化繁荣中能起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不仅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也是必须面对的。当前,推动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已不可能回避宗教问  相似文献   

17.
<正>一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重要性、紧迫性,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长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二要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从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特征,把做好宗教工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大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穆斯林》2011,(6):63-63
<正>《中国宗教》杂志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状况,聚焦世界宗教大势,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为己任,以贴近实际、导向正确、观点权威、图文精美为追求,赢得了政、教、学三界的理解和支  相似文献   

19.
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成立10年来,以宣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记录当代中国宗教工作实践,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为己任,为政、教、学三界搭建了一座对话与沟通的理论平台,一扇探讨与交流的文化窗口,一个互动与分享的心灵空间,逐步形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方志是复杂的融合体,它既具有强烈的佛教文化情结,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其中尤以传统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本文从中国佛教方志的发展与分期、传统史学对中国佛教方志的影响、传统史家对中国佛教方志的态度三方面探讨传统史学与中国佛教方志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