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情”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情”的源起与体制“道情”作为一种道教声腔说唱艺术,起源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道情”原为“道歌”,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所创,用来宣传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宗教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伴奏,亦称渔鼓;有人认为道家的《步虚词》是“道情的先声”,《步虚词》由道家之徒所吟唱,未几便产生出了正式的“道情”;陈汝衡先生在其《说书史话》中引用《新唐书·礼乐志》“高宗调露二年命乐工作道调”的记载,欲从中寻绎出道情的起源①;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中说:“道情之唱,由来甚久。元曲有仙佛科;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  相似文献   

2.
道情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考论詹石窗一、道情的由来与体式作为曲艺的一个类别,道情当起源于仙歌道曲。仙歌道曲由来已久,到了唐朝更见勃兴。唐朝时期,由于皇帝的大力支持,道教宫观大大增多,从而道教活动也频繁地开展起来。适应了道教法事的需要,仙歌道曲广泛地制作着,尤其是唐玄宗在位...  相似文献   

3.
跨越苦难     
孙二燕 《天风》2008,(17):17-17
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你无法逃避,赶不走,也甩不掉,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  相似文献   

4.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想彼此之间相处得愉快,减少摩擦和冲突,最好要搭起"四道桥梁"。第一道桥梁是:见面三句话。中国人说,见面三分情。大家有缘相见,为了表达我们的友善,诸如你好、今天很好、今天天气很好,或是你来了、你辛苦了、请坐等赞美的语言,像香水,一滴能使四周弥漫迷人的香气。第二道桥梁是:相逢要微笑。不论是故旧或新交,一张有表情、有笑容的脸孔,使人如沐春风,彼此心无城府地笑谈人间事。一个肌肉紧绷的人,就像一朵失去颜色和香味的花,得不到别人赞赏的眼光。第三道桥梁是:生气慢半拍。如果感觉自己如愤怒的火山即  相似文献   

5.
正有句话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所谓人间事,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你恩我怨、流言蜚语甚至那些捕风捉影的是是非非。可是,谁要是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他就是君子、圣人。有人说,我不做君子、圣人,那我就可以说说了。那也不行。我们常说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一不小心,你的一句话就可能带来一场很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的唱道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民间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传播道教教义思想的通俗说唱。本文通过史籍道经中相关资料的详细考察,认为道情早在五代时期就已产生,道士唱道情旨在宣扬道教之“道”。道情艺术是道教民间化的产物,宋元明清道士和文士的道情创作,反映出道教对中国俗文学的影响,也显示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道教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一书,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张泽洪是当今国内外勤于学术创作的学者,他对道教斋醮科仪、道教史之道派关系、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以考证精审、思想锐利为学界所注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就是张泽洪学术创新的一个有益探索。该书所研究的主题是道教唱道情,道情从宋元时期开始流行于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8.
啊肋路亚     
致敬!我永生梦幻中的居住者。我在拂晓时分起身,眺望时刻变换的天空,看风幕徐徐展露黄金的穹座,宇宙如一朵完美的花儿圣洁地绽放。 蔷薇色梦幻中的居住者啊,我绯红的希翼染亮了你的存在。 每时每刻,你的信息透射熹光而来。 空间臣服于你脚下,而你高踞于神圣的顶点上,俯视狂悖浮华的世代进化为宏伟壮丽的人间。 基于时间流逝的假想而建立的历史在你唇间暗淡的一声轻叹。 你从野鸟的飞翔中召唤了不朽的话语。二 你从事不可能的事业,打破无法更改的规则,你使宇宙象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迸溅──完美破缺之间,你创造了自己。 伟大的创…  相似文献   

9.
小小环球间, 你曾默默地生活, 无私地奉献。 在基督伟大救赎的业绩里, 你用爱心、美德、懿言 写下了人间 最辉煌璀灿的诗篇。 在那远古的创世纪前, 主恩浩荡,殊荣膺选, 早为你备下了 “天主之母”金灿灿的 巍巍皇冠。 纪元伊始, 天使送来春暖花绽,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须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夏夜静思     
小羊 《天风》2006,(16):35
夏夜,一缕爽风擦身而过,拂起联翩思绪。世人喜爱春天,春风宜人,春阳和煦,春花烂漫,春意盎然……咏春诗赋溢满人间。世人更爱秋天,金风送爽,秋高云淡,秋实累累,秋色迷人……赋秋华章犹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亦爱冬天,瑞雪兆丰年,银装素裹,万树李花,冰雕玉砌……吟冬颂雪,扬扬洒洒。而吟咏夏天的诗歌寥若晨星,怨夏之词泛如海沙,  相似文献   

12.
冷眼看红尘     
下雪的时候,你不要以为人间是自的,没有月光的晚上,你也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是黑的。在花开蝶舞的季节,你圳以为温暖是永恒的;冰封大地的日子,你也别以为寒冬远无尽头;人生没有你乐观时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你绝望时预料的那么坏。因此,要放开心胸,乐而不极,逆不生悲,从容地面对命运的亲疏与宠辱!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所构建的超人间的神仙世界让世人充满无限遐思与向往,理想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由此塑造出大量仙道人物,他们既长生不死又神通广大.神仙作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为历代文人学士青睐,并加以再创作,他们与古代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9)
<正>抗战时期的弘一大师,虽身在佛门,传经布道,但其爱国热情丝毫不曾有减。民族危亡,国难当头,面对日寇的侵略,弘一大师的民族气节老而弥坚。弘一大师常讲,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大师说,念佛的人要常抱积极之大悲心,看到哪里有苦难,就要去哪里救苦救难。念佛的人虽然内心清净,厌离娑婆,不执着人间,但是要空而不空。既要空,要无我,把自己奉献给众生,愿众生早成佛道;又要不空,要关心人间,不忘世间苦难,努力去做利  相似文献   

15.
正读汪曾祺《人间草木》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感觉很是美好,仿佛看到了有户人家,庭院深锁,院落门外,绿意阑珊,红花累累,仿佛一落脚,就能悄然入画。寻友不遇,花草相邀,门前繁花旖旎着,有风摇着花影,也拂过额头,你就这样静静地  相似文献   

16.
陈亚群 《天风》2022,(6):58-59
<正>你若问我最喜欢什么花,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栀子花。”我爱栀子花,爱它于炎炎日挺冰雪姿,于翠绿间发馥郁香,于平淡中显高雅,于朴实中见端庄,于生活上有益处。它是我记忆中最美的花,是开在我心上的花,它带给我很多快乐。一、偷花之乐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  相似文献   

17.
田素良 《天风》2008,(24):9-9
道成肉身"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1:14上)主耶稣啊,你曾在2000多年前道成了肉身,你的降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挽救了在罪恶黑暗中呻吟、挣扎的人们。你的降生,把神的爱洒满了人间,温暖了千万个黯然如水、惆怅失丧的心灵。你的降生让人类悟  相似文献   

18.
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是"人生"和"人间",不像传统佛教主要关注的是"人死"和"天间".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在它对传统佛教之"死鬼化"、"天神化"的批评上.在修行实践中,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主要表现为更加重视五戒、十善和以慈悲为本的大乘菩萨道.学佛是道德的实践,道德的根源在慈悲,慈悲是人间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具有相当的普适性.五戒、十善和慈悲的道德规范,都是以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为根本基础,从而使得佛教的慈悲行为与世间的仁爱行为相区别,使得人间佛教的修持规范、伦理关怀具有佛教道德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9.
石榴花开     
正农历五月旧称"榴月",可想榴花之盛。榴花开时,丹朱欲滴,深红欲燃。诗人咏石榴,多着眼于此,如"火齐满枝烧夜月""风翻火焰欲烧人"。一树如此,若是一城尽植石榴,那当如何?诗人咏道:"榴火帝城春。"石榴花迥别于桃李杏等。榴花肉质,花萼钟形,如红玉雕成,似蜡烛琢就。柳永咏梧桐花,用了一个"拆"字,我觉得用来形容榴花尤其为妙。风雨之后,桃李花雨,惹得诗人伤春,  相似文献   

20.
正"道生一",禅道之中的"一"是独特的哲学,或宏微合一、或对立统一、或逆反执一,总之是大道归一。别开生面的禅语,启迪心扉的智言。它玄秘而实在,指向分明;它神妙且通俗,义理深刻。宏微合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以为要明察世界,以小观大,见微知著。所谓"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这是启迪我们应当立足小处去把握大局。佛祖问:"一滴水如何能不枯干呢?"弟子答不上来。佛祖答:"将它放回大海里。"其禅意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集体的力量可以带你排山倒海;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