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不同标准可把民族冲突划分为不同类型。本文将宗教成因作为划分标准,把世界民族冲突划分为基穆冲突、巴以冲突、印巴冲突、僧泰冲突、北爱尔兰问题和巴斯克人问题、美国的拉美裔问题、非洲部族冲突等。这些冲突似乎是民族冲突,其实也都是宗教冲突,确切说是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合成,因此彰显了民族冲突的宗教成因。研究世界民族冲突类型的宗教成因,对挖掘民族宗教冲突的文化根源,寻找世界民族冲突的类型成因,识别各类世界民族冲突的危险等级和危害程度,分析世界民族冲突的未来趋势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开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方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别国的内政.这不仅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也使原本尖锐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微妙和急迫.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向我国政府发难.对于西方敌对势力这些渗透、干涉和分裂活动,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非常敏感,涉及到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3.
正学者档案牟钟鉴MOU ZHONGJIAN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学校"985工程"中国民族问题创新基地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专家,国际儒联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心和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等职;出版著作《中国宗  相似文献   

4.
民族宗教矛盾历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前南地区是一个民族宗教构成特别复杂、历史上冲突连绵不断的区域。北约这次以“扶助弱小”的名义打击塞尔维亚民族,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使原本尖锐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微妙和急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非统组织和东盟)缓和民族纷争与民族对立情绪的尝试变得更加棘手。巴尔于是世人皆知的“火药桶”,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端于此,当地各个民族及不同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的积怨,每每成为外部势力插手干涉甚至武装占领…  相似文献   

5.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是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宗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民族宗教互动现象突出、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走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多方面关系。藏彝走廊作为西南边疆"治藏稳边"的特殊地理文化单元,其宗教关系在全国宗教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重要影响。藏彝走廊区域宗教信仰形态丰富,且长期以和谐共生为主流,相互吸收接纳,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作用,其多元宗教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宗教趋向 《陕西民族宗教》2003年夏季卷刊载了黄心川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宗教趋向》一文,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宗教,包括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都发生着剧烈变化,表现为教徒的绝对数相对数增加,教派组织层出不穷,宗教思想、信仰日益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渊源于东方的世界性宗教都在向西方乃至全世界发展,各种形式的原教旨主义应时而起,呈现出如下趋向:民族宗教冲突日益激烈,甚至诉诸武装斗争;宗教日益世俗化,与政治结上了不解之缘;宗教的普世化与本色化;新兴宗教异军突起;东西方宗教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2002年11月30日,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大会举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阿訇、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等宗教界人士到会祝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为研究所题写了所牌。研究所下设:佛教研究室、道教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基督教研究室、天主教研究室和民族问题研究室。据研究所佟洵所长介绍,他们的任务是研究宗教问题,普及宗教知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调查北京市的民族宗教状况。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宗教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且宗教信仰的形态复杂多样,从原始宗教到我国本土的道教直至体系完备的世界性宗教,都有相当数量的信仰者。长期以来,各种形态的宗教同时并存于不同民族之中,与各民族社会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影响面广、情况复杂,因此,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关系到众多信仰者的精神生活,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到广大民族地区的安定。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问题,是一个历…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目前我国民族种类和宗教种类最多的省区,也是我国民族宗教关系最和谐的省区,并因此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结合云南多民族、多宗教的省情,探讨多宗教和谐的主要原因,对打造和谐边疆、平安边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赖,各民族之间一直通婚,各宗教之间实力相对均衡;宗教和谐与民族和谐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学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可归入宗教人类学或民族宗教学的跨学科范畴,学界很少从学科上进行过总结和反思,因此对田野和研究作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多置之不顾。许多初涉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从业者,多在了解了片段性的民族风俗习惯后即匆匆进入田野,缺乏基本的人类学和伊斯兰教知识体系,这样的研究与人类学提倡"深描"的专业要求相去甚远。因此,从田野工作方面进行反思,许多研究作品都存在欠缺,甚至存在缺乏田野常识、伦理和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文明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财富。当今世界,西方学术界和戴着有色眼镜的媒体利用"IS"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极端组织和伊斯兰世界发生的激烈动荡,以及席卷欧洲的难民潮,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利用其无所不在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西方极力宣扬基督教文明的普世性,鼓吹伊斯兰教问题的严重性,把政治问题混淆成为宗教问题,使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本质、主张和行为真假难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西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 1.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要重视宗教问题。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宗教问题是很复杂的,宗教具有一定的群众性,而且总是与政治问题结合很紧。宗教问题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关系到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关系到渗透和反渗透、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1993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论断,以通俗的语言再次要求全党对民族宗教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 2.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解决这一问题不能…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外国旅行家、传教士、学者,纷纷进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界者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科学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存,是近现代国内外研究者考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考察研究的成果进行回顾性的评述,认为中国人类学者投身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精神,值得21世纪的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者汲取弘扬。  相似文献   

14.
“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历史角度认识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古代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明确的告诉我们:民族与宗教,自古就紧密相联,相互交织,共同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1、氏族社会产生了氏族宗教,民族国家产生了民族宗教。氏族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部落式的氏族…  相似文献   

15.
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其主轴是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其核心理念是:"族教和谐,多元互补"。近些年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推动下,课题组开展了民族宗教学的学理的系统研究,推出《民族宗教学导论》专著,初步搭建了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框架。本文主要围绕着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主要概念和理论体系展开论述,从发生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介绍民族宗教学的基本议题和思路,并阐述中国宗教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和能力,2016年10月13日,由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主办、广东省宗教学会协办的"宗教工作法治化"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广西、湖南等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人士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提交论文30多篇,围绕宗教工作法治化这一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相似文献   

18.
正孟拥军:"宗教问题很复杂,做好这项工作不容易。当遇到棘手问题时,我也想过打退堂鼓,找领导换换岗位。但时间一长,也乐在其中,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吧。"孟拥军自1996年5月进入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工作以来,至今已从事宗教工作21年,长期奋战在天主教、基督教工作领域。在20多年默默无闻的坚持中,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把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也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至200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公务员,五次获得嘉奖,2014年获三等功;2017年6月被选树为河北省"千名好支书";2018年,荣立国家宗教局评选的全国宗教工作系统一等功。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东西方宗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东西方宗教的种种变化。作者从传统宗教的复兴、民族宗教的冲突、宗教与政治的结缘。宗教的普世化与本色化、新兴宗教的异军突起及东西方宗教的交流与融合等6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东西方宗教的这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朱维群同志撰写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坚持与探索》是一本宣传党在民族、宗教领域方针政策的论文集,其修订版补充了2016年以来的相关论述。该论文集就事关全局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提出了大量精辟见解,充分体现了朱维群同志安不忘危,具有强烈风险意识;迎难而上,对于敏感问题敢于公开发声;在各种反对声音面前初心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