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陆文荣:携手拓展道教的公益慈善事业道教界应该扬长避短,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真正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阐扬道教蕴藉深厚的公益慈善的信仰和教义,真正发挥宗教公益慈善组织的精神优势,同时在理论层面厘清道教公益慈善组织宗教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另一方面,发现和培养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人才,规范道教公益慈善制度,开发符合道教自身特色的公益慈善产品,在不放松慈善救急的同时,在环境保护、养生事业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为此,我们应当以中华文化主体的精  相似文献   

2.
<正>要立足道教自身优势,突出道教慈善特色,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专业化水平,学好、用好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促进道教公益慈善事业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前进。今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大批中青年骨干充实到慈善公益委员会,整个团队气象一新。道教向来有敬天爱民、济世利人的传统,近些年来,道教界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生态环保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了道教界的良好形象,受到社会关注和广泛好评。我们高  相似文献   

3.
正下一步,长春观将通过规范相关制度,健全公益慈善组织机构,进一步探索道教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方法与途径,打造武汉道教慈善品牌,为把武汉市宗教界慈善公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谌娟 《中国宗教》2012,(1):42-43
宗教慈善是社会慈善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教慈善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彰显了道教"济世利人、齐同慈爱"的社会关怀,见证了道教"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春观,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观。近年来,长春观以济世利人为宗旨,积极拓宽公益慈善渠道,营造关心慈善、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围。长春观吴诚真方丈说:“我们以自己的能力行善,范围非常有限。长春观要成为慈善的平台,把信众团结起来,带动大家一起行善,提升社会道德和每一个人的良知。”长春观不断引导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养慈悲心”,将之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6.
正首先祝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公益慈善委员会成立。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仁爱的宗教,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爱人如己、力行慈善、扶危济困、善待他人。借此机会,我谈谈几点感受。一、充分认识伊斯兰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必要性伊斯兰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公益慈善事业是奉献爱心、彰显美德、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崇高事业。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公益慈善     
正湖南、江西等地成立道教慈善基金会12月5日,湖南南岳道缘慈善基金会成立暨南岳大庙玄门讲堂揭幕活动在南岳大庙举行。成立仪式上,道缘慈善基金会还为南岳50名困难学生发放了首笔助学金。日前,由龙虎山道教协会嗣汉天师府管委会提出申请,数位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的道教信徒共同发起成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使国人的慈善热情得以空前高涨,那么盖茨的慈善之举则表明现代慈善事业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慈善热情,更需要不竭的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既需要慈善热情,也需要内在动力。这就需要从人类共同的优秀的慈善文明中去构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做到这些,除了继承我国优良的慈善传统和近年来有益做法之外,我们还需要借鉴欧美国家在发展现代慈善方面的成熟经验,使慈善事业的发展得以起先声,而发展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对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公益慈善     
正重庆市道教界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2017年,重庆市道教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开展扶贫助困、养老扶幼、医疗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动,全年募集各项善款及物资近12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2018,(1):78-78
——重庆市道教界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2017年,重庆市道教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开展扶贫助困、养老扶幼、医疗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动,全年募集各项善款及物资近12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1.
李海波 《法音》2009,(8):20-25
虽然中国古来便有慈善观念和慈善事业,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慈善意识近几年来才在公众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慈善事业如火如荼地展开,并逐步迈上正规发展的道路。在中国的各种慈善活动中,佛教界每每有着不容忽视的突出贡献,佛教的慈悲意识与慈善事业一起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原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圆玄学院主席赵镇东先生于2005年2月26日在香港羽化升仙,享年86岁。先生一生情系国家,兢兢业业,为香港的回归,为香港及内地的慈善事业、兴学育人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促进两地道教事业的发展,两地道教界的友好往来,培养后学,更有杰出贡献,正如香港道联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培育社会慈善理念方面的作用与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善理念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也经历了传承与断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政府对慈善理念的培育,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引导与协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我国在培育现代慈善理念时应重视慈善文化建设与慈善政策法规建设中的政府职责,加强对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宣传,促进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的融合;加快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加强对慈善事业监督、约束的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郑功成 《学海》2007,(3):62-67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和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共享发展成果的不可替代的客观功效。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因此,改良国民的慈善意识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基础工程,健全完善慈善法制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根本保证,促使慈善组织运行机制发育成熟则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关键所在。作者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在互助友爱基础之上的各种慈善事业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且重要的内容,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将促使中国现代化强国之路走得更加文明、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载时光荏苒,"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内地与香港道教界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共同谱写了两地道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年来,两地道教界交往日益频繁、广泛和深入,每年都组织多个团组交流互访,并在教务活动、弘扬道法、人才培养、公益慈善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到明清时期,香港的道教信仰  相似文献   

16.
慈善是宗教发挥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构成要素是施舍或给予。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对慈善思想的产生和慈善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宗教思想成为慈善思想的重要源泉,宗教慈善也成为慈善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中国的慈善事业中,如何积极支持和大力引导宗教在其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宗教是推动慈善事业兴起和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宗教教义教规中慈与善的教诲,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第一,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慈善事业的价值不仅在于有利于救助贫困,缓解贫富之间的差距,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2,(10):50-51
作为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上始终秉持道教"齐同慈爱"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2010年11月15日下午2点半,位于上海市中心胶州路的一座居民楼突发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3个多小时,58人不幸遇难,70多人受伤,500多户居民的财产瞬间化为灰烬……面对这一突发的大灾难,上海城隍庙第一时间启动公益慈善机制,以慈爱功德会名义伸出援手,捐款100万元,并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发放救助善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动情地说:"这不仅是一笔钱,也是道教界的大爱之心,我代表受灾居民感谢你们!"此后,城隍庙又举行了  相似文献   

18.
王振耀 《世界宗教文化》2012,(1):38-43,113,114
慈善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是人所共知的。在中国慈善事业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进程中,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宗教与慈善的关系,从而促成宗教与慈善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拟从宗教与慈善的历史渊源、慈悲与宽容、宗教慈善事业与现代慈善福利服务事业的有机联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慈悲、宽容、专业奉献及养成教育的价值,并提出应该转变社会理念,促进现代慈善与宗教的良性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郭琦 《中国宗教》2012,(7):20-21,2
六月的杭州鸟语蝉鸣,草木葱茏。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了基督教界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这是我国宗教界首次举行公益慈善事业经验交流和表彰活动,是基督教界贯彻落实中央六部门《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  相似文献   

20.
郑筱筠: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宗教是慈善事业中的常青藤,慈善是中国宗教的理念,慈善活动是宗教慈善理念的外显化和社会化,是宗教慈善理念的社会象征符号。佛教慈善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上,历朝各代的佛教都有兴办义学、开设义庄、造船义渡、修桥补路等多种领域的慈善福利事业。近年来,大陆佛教界相继成立佛教希望工程编委会、慈善功德会、慈善超市等慈善形式,而港台地区的台湾慈济功德会、佛光山和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等也积极践行慈善事业。佛教如此,其他宗教也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