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成员黄握泽主教离开我们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久久地在我脑中萦回。我同黄主教合作共事十一年,相聚相处二十年,其深情厚谊实在是难以言表。 黄主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老人,他不仅在我市宗教界享有崇高声望,而且在社会上也影响深远。他的一生虽坎坷曲折,但生命的轨迹十分亮丽,令我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11)
<正>经文:约10:1-6"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会议像这一次一样与一个人直接相关,即纪念我们敬爱的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在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时有一次经历让我难忘:蒙学校的抬爱,我有了一个学习声乐的机会,有一次丁主教领我们几个不同班级学声乐的同学去听音乐会。谈话间他问我:"说说毕业后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8,(3):6-7
去年4月20日,我们最可敬的傅铁山主教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离我们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匆匆赶到医院,紧握他的双手,百感交集,哽咽无语。转眼一年过去,我心中的哀悼和思念并没有丝毫减轻,仍然难以释怀。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相似文献   

4.
3月19日晚,北京教区在友谊宾馆贵宾室,为宗怀德主教举行庆贺大圣若瑟主保瞻礼茶会,几十名神长教友欢聚一堂,热烈祝贺宗主教节日快乐、健康长寿。茶会由北京教区石玉琨神父主持。他首先代表傅铁山主教(因病住院)向宗主教问候致意,并赠送大蛋糕等礼品。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贺词。他说:大圣若瑟是圣家之长,宗主教是我们中国天主教会的家长,我们要在宗主教为  相似文献   

5.
马大 《天风》1994,(10)
我们聚集一堂,为神谦卑的仆人沈以藩主教的一生向神献上感谢。我代表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及其中央委员会,也代表瑞典教会,以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向中国教会和沈主教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出身于几代基督徒家庭的沈以藩是联系过去和将来、国际和国内、教派和合一的桥梁的一位建造者。他参与了中国社会及其宗教生活戏剧性变化的整个过程,经历过痛苦与患难、喜乐  相似文献   

6.
刘建 《中国宗教》2013,(5):43-45
2013年4月27日,97岁高龄的金鲁贤主教与世长辞了。在他生命的最后31年间,金主教为探索践行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的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给上海的天主教工作增加了活力,带领上海教区一方面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另一方面脚踏实地、立足于本土,以徐光启爱国爱教的精神为楷模,加强教会自身建设,推进中国天主教本地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礼仪活动中,头饰文化传达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包含着历史、宗教、人格力量等诸多动因。对于天主教会而言,主教的头饰也有其特殊的意义。主教在其教区的职位并非像俗世的“官”那样拥有特定的行政权力,他是以基督的在世代表身份管理本教区的教务,他的职权也只能在某一特定教区才能实行。主教的头饰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他的“职位权力”。主教的高帽,在教会内称为“主教冠”或“法冠”,是主教在举行弥撒礼仪时所戴的瓜形帽子。有关主教的高帽来源已无从考证。根据圣经记载,旧约里的大司祭们,在前额上都佩戴一块金片,或许这就是…  相似文献   

8.
敬爱的张家树主教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但他那荣主益人、爱国爱教的精神,和他那谦虚谨慎、慈祥宽厚的声容笑貌,一直萦回脑际,使我时刻难忘。张家树主教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团长、教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他一生虔诚敬主,热爱祖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中国天主教的爱国爱教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愧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德高望重的善牧。他的逝世,是中国圣教会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个人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良师益友。我每次想到他时,悼念之情油然而生。我与张家树主教相识,远在三十二年前,但交谈不多。从1980年张主教被选为  相似文献   

9.
一月廿七日,祝圣李思德、金鲁贤两位新主教的典礼盛况空前,使我非常激动。想不到年过八十的我,今天看到了中国天主教会在党的宗教政策保护下发扬光大的情景。五六十年之前,张家树神父是我们傅家玫瑰堂的本堂神父。当时唱的一首圣母歌就是张主教编的歌词,八二年傅家开堂,那天我们又同声齐唱这首圣母歌,半个世纪来,我一直非常钦佩他的德行和学识。今天张主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必将更加坚定广大教友爱国爱教的热情。遴选二位深孚众望的神父当助理主教,表明了张主教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广大教友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福音应民族化、本地化、中国化……",这是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生前参加一次有关中国教会的研讨会,评价利玛窦神父的传教经验时所说的一段话。金鲁贤主教是中国天主教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跌宕起伏,年幼失去双亲,后来加入耶稣会,晋铎后到欧洲留学深造,获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神学博  相似文献   

11.
曹圣洁 《天风》2004,(8):26-26
沈以藩主教在山东威海海滨意外离世归天,转瞬已经十年。回忆他在1988年在上海被祝圣为主教后常说的一句话——“主教是牧中之牧,仆中之仆”,常感他那忙碌的身影,似仍在我们身边。 沈主教是我在中央神学院的同学。他1948年从金陵大学哲学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进入中央神学院研究科。在我们那一代的同学、同工中,数他神学造诣最深、英语最好。可是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  相似文献   

12.
上下进退都是为了爱国爱教金鲁贤董光清郁成才主教访谈本刊记者我想,中国天主教在世界人民当中,在我们国家12亿同胞当中,在国内宗教界当中,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刘元仁主教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因此,为了办好中国的教会,就必须与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3.
祝圣李思德、金鲁贤两位新主教是上海教区的一件大事,李主教和金主教与先祖马公相伯、先母马邱任我比较熟悉。我当然应该去祝贺。我年已古稀,从未看到过圣主教,何况是中国教会的自选自圣。我带着自豪的心情参加了盛会。大堂里灯烛辉煌,从仪仗队进入祭台开始,一直到祝圣典礼完毕,全在庄严和隆重的仪式中进行的。虽然,时间长达两小时半之久,教友们在年已九二的张主教领导下,热心地祈祷着。教外的来宾也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邻座,来自江苏省的代表们向我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20日,是敬爱的傅铁山主教蒙主宠召、回到天主圣父怀抱的日子。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瞬间敬爱的傅主教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每次想起傅主教的音容笑貌,心里就激荡着无尽的哀思。今天我们大家在一起举行纪念会,回顾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缅怀他的功绩,仿佛傅主教还和我们在一起,相信他在天堂上与诸圣一起得享光荣,也为我们中国教会转祷!  相似文献   

15.
金鲁贤主教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一起深切缅怀他。这些天,我眼前总是浮现这位慈祥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他正微笑着缓缓向我走来,与我握手言欢。主教出身于一个世代教友家庭,年幼失去双亲,一段时间里生活穷困艰辛。晋铎后到欧洲留学深造,获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被委任为华东修院院长。改革开放后,出任佘山修院院长,接替张家树主教成为上海教区的正权  相似文献   

16.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0日20时零8分,我们敬爱的傅铁山主教平静、安详地停止了呼吸,蒙主宠召、安息主怀。他带着对祖国、对人民、对他精心牧放的"羊群"的深深眷恋,离我们而去了。朵朵白花寄托着无尽的哀思,低徊的安魂曲泣诉着绵绵的悲情。我们失去了领袖、失去了善牧、失去了师长、失去了楷模。我在傅主教身边工作了十几年,几千个日日夜夜我与他朝夕相处。主教的思想影响着我、人格感染着我、智慧启迪着我。当我们失去了他的时候,更感到他的伟大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承蒙《中国天主教》编辑部之邀,请允许我现将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开展工作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爱国会领导者的作用如果说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的工作开展的较好,那么,我先感谢天主赋予我们一位好善牧。对于教会来说,没有主教就没有教会,主教在教会内的威望、地位和号召力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代替的。傅主教对于爱国会的工作高度重视,他不仅亲自担任爱国会主席,还直接领导爱国会的工作,这对于加强爱国会的地位、发挥爱国会应有的作用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傅主教以他深厚的爱国爱教情感和高度的政治觉悟,领导爱国会与教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王作安 《天风》2013,(1):7-9
最近几年,丁主教身体一直不好,时常住在医院里.我到江苏出差去看望他,尽管他意识已经不太清楚,但表情还是那样慈祥和蔼,有时还能认出我来,这让我非常高兴.近日收到基督教全国两会邀请,准备参加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我想正好去看望丁主教,并精心准备了礼物.没想到,还未动身,先传来噩耗.尽管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当丁主教真的离我们而去,我心里仍然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20.
各位首长,各位神长,各位教友: 首先,我代表上海教区广大教友,对今天举行的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三十周年庆祝大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我是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老教友,从小在教会的环境里长大,现在已经历了七十多年了。我深受教会的熏陶和神长们的教诲,也历尽教会的沧桑。我知道,按照圣教会的精神,一个地方的教务,应当由当地的神长教友们来掌管。《圣经》上记载圣保禄宗徒写给他的弟子弟铎的信上说:“我留下你在克勒特,使你在那里完成教会的组织,并依照我的命令,在每个城内委派长老。”长老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