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序的基层自治管理是中国南传佛教发展的主要保障,而将佛教的自我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内却是中国南传佛教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南传佛教管理体系的设立,有序地整合了佛教资本和社会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当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成熟的东南亚南传佛教派别先后传入中国云南,有润派、多列派、摆庄派、左抵派四个派,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彝族所信奉,逐渐发展兴盛。近代以来,中国南传佛教四个教派的传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衍化。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地方志、民族志及口述史资料的考辨,以历史发展为脉络,探析中国南传佛教各派别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0,(4):44-44
<正>本刊讯3月22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暨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在云南佛学院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云南省南传佛教地区部分佛协的会长、秘书长30多人。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传佛教工作委  相似文献   

5.
康南山 《法音》2022,(2):58-64
<正>中国南传佛教信仰以傣族信仰人数居多,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部分佤族和少量彝族也信仰南传佛教。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信仰为例,试图呈现南传佛教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从而探讨从传入我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化进程。傣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傣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岩曾写道:“傣族文化体系应当包括百越文化、中原文化、佛教文化三方面。”[1]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演变与百越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3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云南省临沧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交流南传佛教地区管理经验,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抵制商业化不良影响,凝心聚力,共同促进我国南传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会议的主题发言,从坚持中国化方向、发挥中国南传佛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12)
正本刊讯11月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云南省佛教协会、临沧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福慧袈裟布施仪式"在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洞景佛寺举行,为临沧市200位南传佛教僧侣布施由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表现,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具体表现。开展新时代南传佛教公益慈善事业,是坚持南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实践方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此次帕松列升座是继1956年以来规模较大,晋升僧阶级别较高的一次活动,既是对中国南传佛教僧团内部的规范性管理,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佛教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2016年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了隆重的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活动,来自10多个国家的佛教界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近3千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对西双版纳南传佛教界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中国南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5,(1)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1日,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座谈会在西双版纳总佛寺召开。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副会长祜巴龙庄勐长老,秘书长雷劲,以及来自版纳、德宏、临沧、普洱、保山、红河六个地市南传佛教主要负责人约200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回顾了历届南传佛教工作会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表现,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县体表现。开展新时代南传佛教公益慈善事业,是坚持南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实践方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长老法师:期待已久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感动与鼓舞!上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已时隔9年,今天又得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顺利举行第三次南传工作会议,我代表南传佛教的全体僧俗信众,对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级党政主管部门领导给予我们的爱护、关心和重视,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此次会议的长老法师、各界热心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云南南传佛教作为整个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继承释迦牟尼佛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伟大誓愿,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3日至4日,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会议在云南省佛学院(安宁)举行。来自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4个州、市,包括傣族、布朗族、佤族等民族的委员出席会议。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康南山在会上传达了刀述仁会长对会议的指示和会议任务的安排,并宣读了《云南省宗教事务规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作了重要讲话;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传佛教首次举行升僧阶仪式@王哲一  相似文献   

16.
南传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东南亚泰国、缅甸的佛教有着法脉的密切联系。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佛教正在飞跃前进,云南的南传佛教作为我国边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如何在新形势下紧趋中国的发展步伐,需要我们去重视与努力参与。调整有关宗教政策,发挥特区的“特”字作用。打造南传佛教的黄金纽带,需要解决的是理论问题。南传佛教的寺院需要得到很好的提升。解决南传佛教的发展不是重视人才缺少的问题,而是如何重视人才的使用。总之,让云南南传佛教背靠世界佛教中心的中国佛教,最终形成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两条黄金纽带,将亚洲佛教南北打通,为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好现实的服务,实现中国佛教崛起之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  相似文献   

18.
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6)
<正>本刊讯6月2日至5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佛学院院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藏传南传佛教办公室主任清远法师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应斯里兰卡佛教与巴利语大学邀请,对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6,(1):10-13
为了进一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做好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推动中国佛教事业进一步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13至14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举行。会议的宗旨是,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以加强上座部佛教自身建设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上座部佛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培养人才,稳定政策,维护权益,为开创上座部佛教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