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中裕  李红霞 《第欧根尼》2011,(2):49-71,161,162
一、彻底经验主义与西田几多郎有关纯粹经验的理论 约翰·科布和上田闲照曾指出西田和怀特海有关“彻底的”经验概念之间的一致性,至少涉及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生命的要求众所周知,西田几多郎的哲学始终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据说,早在为构筑自身的哲学体系而进行着艰苦努力的时候,西田就曾说过“很快就要写”关于宗教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一、“场所”的形成1 92 6年 ,即西田几多郎 (1 870— 1 945年 )从京都大学退休前两年 ,他发表了题为《场所》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于研究西田哲学的发展过程来说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篇论文出版之后 ,左右田喜一郎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对它进行了评述 ,认为它“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4.
场所     
日本有哲学 ,其代表非西田哲学莫属。西田几多郎 1 91 1年发表处女作《善的研究》 ,始登哲坛 ,1 92 6年发表重要论文《场所》 ,宣告“西田哲学”的诞生。西田哲学的创立既标志着现代日本哲学的肇始 ,又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日本哲学的发展。这也是本刊首次以专栏的形式介绍日本哲学即选西田哲学的原因。因篇幅所限 ,这里译介的西田原作《场所》只是该论文的第一节 (原文共 5节 ) ,选译的研究论文也很有限。诚如研究论文所示 ,“场所”是来自根本之处的思索 ,是西田思想逻辑化的开始 ,亦是其思想成熟的路标 ;西田哲学既是哲学性的 ,又是宗教性的 ,它以生命为纽带 ,把哲学与宗教统一起来 ;西田哲学具有现代性 ,因为西田对哲学所持有的问题意识及其思维方式都超越了日本而与西方现代哲学大师同步。因此 ,在西田谢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 ,他的哲学仍然是当代日本哲学的最高代表 ,仍然主导着日本哲学的未来走向。故我认为 ,欲知日本哲学 ,须从西田哲学始  相似文献   

5.
段世磊 《哲学动态》2022,(10):77-86
和辻哲郎关于“事”的哲学思考,既有西田几多郎思想的影响,亦有以西田思想为媒介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批判性接受过程。具言之,和辻关于“物-事”关系的思考,起初只有作为“事”之“事”性的“行”,即只有“事”的一极。在受到海德格尔用具理论影响后,和辻尝试恢复之前被“事”所压抑的“物”,创造出“物”与“事”的两极构造。最后,“空”作为一切现实性的主体性根源,通过否定的辩证运动使“主体”再生,“物-事”的两极构造被转化为“物-事-者”的三极构造。总之,和辻通过借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打破了实体性的自我同一的“物”的基始性,确立了“事”之“空”性,构建了有别于海德格尔“此在”伦理的关系伦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京都学派的创始人,西田几多郎的"场所"思想早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发表之前就已经形成。而京都学派的其他著名人物如和辻哲郎、九鬼周造或田边元,都与海德格尔思想有所遭遇与碰撞。选取西田来与海德格尔思想进行比较,乃因其"场所"思想的内在理据,以及其"自觉"思想的概念含义,均与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主张有着相通与比较之可能。西田场所论的核心,即场所自觉的思想,可与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进行比较,海德格尔的作为"世界内存在"的此在之自我解释与西田"以超越自我者作为自我"的自觉构造之间存在着类似性,而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历史自觉与西田哲学中的场所自觉之间也构成了一种互激与互补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齐 《世界哲学》2022,(1):103-115+161
《善的研究》是西田几多郎发表于1911年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西田以"纯粹经验"概念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从认识论到存在论、再到道德和宗教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个体系在框架结构方面与西方哲学体系高度相似,但在内容上却保持着东方思想的底色,尤其体现在西田对其同时代西方哲学传统内部对主客二元分立思维方式的批判的共鸣,以及对现代性批判的认同之上,显现出了很强的本位文化意识。作为110余年前"西学东渐"进程中东西哲学碰撞和对话的产物,《善的研究》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一本值得称道的哲学著作。不过在今天东西方共同建设跨文化的世界哲学的目标之下,这本著作也暴露出了在不同哲学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环节上的不足。在西田"世界主义"观的启发之下,真正有意义的世界哲学当是在消除东西方哲学的对立并互相学习的前提下,在每一种哲学充分展现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的面向未来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哲学家西田几多郎认为西方哲学是一种"对象化"的逻辑,然而实在并非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认识对象,而是知情意合一的意识的统一状态,这种主客合一的直觉主义就是"东洋文化"的本质。西田在《善的研究》中提出了"纯粹经验"的概念,试图给贯穿于老庄思想、儒学以及大乘佛教根底里的东方式直觉体悟加以哲学化的阐释,并以此与以逻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相抗衡。同时西田从一即多这一关于实在的分化发展逻辑出发,将作为"有形文化"的西方哲学与作为"无形文化"的东方哲学理解为一个普遍逻辑的两种形态,二者的融合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世界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场所"逻辑是日本近代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学说的核心。但"场所"逻辑的体系化,是伴随西田对西方哲学流派及学说的批判与再评价而建构起来的。西田场所逻辑的提出,很大程度是为了超越西方哲学史上的各种立场,以及化解这些立场中的矛盾和缺陷。本文论述的是西田的"场所"逻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相关性,尤其是西田通过立足于自身的"场所"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与黑格尔哲学立场的再评价,这些评价反过来又可看作西田"场所"逻辑体系化的内容。西田对康德以来的各种哲学立场的评价,可以追溯到他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进而返至"场所"逻辑的中心,即对亚里士多德"主语逻辑"的述语化改造。  相似文献   

10.
宋代国家礼制与道教的互动 王志跃在《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宋代国家的礼制与道教的互动关系,既有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以及国家对道教的多方扶持,也有道教积极融入国家礼制与道教回馈国家的可喜景象。在有宋一代,道教基本上是得到保护的,这就为宋代礼制吸纳道教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宋代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包括从礼典到实践、从普通的祈拜到含有政治意图的禀告等各个方面。这既是宋代礼制发展的特点,也是儒道二教融合的体现。由于宋代国君的多方扶持,道教在宋代的发展中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与国家对道教的扶持态度相对应的是,道士也积极参与国家礼制。从道士参与吉礼、嘉礼、宾礼、凶礼的史实可以看出,道教正努力融入国家的各项礼制中去。在道士积极参与国家礼制的同时,道教宫观和道教仪式等,也在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田几多郎的“纯粹经验”与老子哲学 姚婕在《日本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纯粹经验”是西田在《善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纯粹经验”即主客不分的状态。由此,西田进一步引申出“真正的宗教觉悟,并不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抽象的知识,也不单纯是盲目的感情,而是自己悟得存在于知识及意志的根基里的深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每到春天,我就把这幅字挂在壁龛间。上边有“昭和十五年一月。李白之句”和西田几多郎先生的落款。记得这是父亲还在台北去京都拜访老师时得到的,是我喜欢至令留在身边的一幅字。 春花中我喜欢贝母。这种摆放在茶室里的花原产中国,一名编笠百合,质朴潇洒,开花时谦恭地头朝下,插在伊贺花瓶里,十分谐调。花色沁人心脾。我从前借住过的寺院背后,遍地都是。我曾采过几支摆在房间里。不知现在怎样了?野花次第凋谢,叫人说不出的惆怅。 冬天过去,春光普照大地,树木孕育花苞,小草嫩芽破土而出。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深入考察西田哲学,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探讨了“日本哲学的哲学性难题”和“在日本的哲学的可能性”问题。指出,西田哲学尤其是“场所的逻辑”是以“在希腊乃至西欧之外也可能存在哲学”、“不仅能动性有意义,情感即被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存在’和‘有’不具有当然性”等认识为前提、而且是在要澄清其中大部分问题的方向上进行的思索。在思考日本有没有哲学的问题时,西田哲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岳兵 《世界哲学》2010,(1):100-108
在容忍中抵抗,是后期西田对待当时法西斯主义的基本态度。对“世界新秩序之原理”的探讨是西田哲学中现代性追求的重要表现。在这种原理中一方面要论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合理性和日本精神的世界性,同时又力图从所谓“世界性的世界形成主义”这种全体主义中分辨出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乃至个性自由的意义。西田哲学以独特的辩证方式来弥缝其中的矛盾,正是一种苦闷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廖钦彬 《现代哲学》2017,(4):106-114
京都学派创始人西田几多郎(Nishida Kitaro,1870-1945)批判欧洲哲学的心物、主客二元论,提出心物、主客未分的"纯粹经验"与"绝对无的场所"论述,为该学派哲学建基。而批判式继承西田哲学的田边元(Tanabe Hajime,1885-1962)于1922-1924年留德期间,从学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两者哲学的批判,成为田边哲学体系形成与转变(从战前的"种的逻辑"到战后的"忏悔道哲学"、"死的哲学")的其中一个参考点。田边在批判胡塞尔的纯粹意识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现象学(即存在哲学)后,提出异于两者的新哲学形态,即"绝对无即爱"的实践哲学。此种欧洲哲学与日本哲学,特别是现象学与京都学派哲学的交渉史,是审视近现代东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主轴。从这种交渉史的视野来阐明田边哲学的形成及发展,不仅能够对目前的田边哲学研究或日本哲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方向,而且能为当代现象学研究或对现象学的批判性研究提供一些可以参考和比较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乃海德格尔的实存哲学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之肇始者。田边元经由消化黑格尔的辩证法及批判西田几多郎的场所论,来建构出自己以"种的逻辑"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此过程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扮演着推进者的角色。相对于道元的时间性存在具有宗教体证的现实论向度,田边元的时间性存在明显停留在哲学信仰的层面,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存在则充满了解释学现象学或此在生存论的观念论维度。道元与田边元的宗教哲学在超越论的辩证性格上,和海德格尔的实存哲学有一线之隔,但田边元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在观念论的分析性格上,和道元的现实哲学(真实哲学)之间则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相似文献   

16.
“宗教对话之父”雷蒙·潘尼卡的宗教对话思想极其丰富。他基于“宗教对话必须是真正具有宗教性的对话”这一原则提出宗教对话的八条游戏规则;他对宗教对话的方法本身进行反思,提出“对话的对话”;他还根据他对宗教对话的思考,设想具体的对话过程,我们将之归纳为七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4,(6):2-3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 1 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渊源初探/崔在莹∥呼兰师专学报,1994.1·1~7 总论 J、:p p乙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终结/李勇∥历史教学问题(沪),1994.2.38~43念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及其逻辑基础/曾志,孙福方∥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3·15~23西田几多郎与中国古代哲学/徐永生∥日本学刊(京)' 1994.3.98~108 中国哲学史专论论近代中国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演进/李坚∥北方论丛(哈尔滨),1994.2.34~39现代新儒家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评‘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处理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今世界各式各样的对话中,宗教对话无疑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代著名神学家、宗教哲学家、“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的倡导者孔汉思(Hans Küng)有言:“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国家间的和平;而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我国各宗教自古以来就有和谐与合作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兴起的宗教对话浪潮,我国各宗教有必要深入挖掘自身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宗教间业已存在的和谐与合作,为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与世界和平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在欢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哈塔米提出的关于“文明对话”建议 ( 1 998年 9月 )的同时 ,于同年 1 1月 2 3号通过决议 ,将 2 0 0 1年确定为“文明对话年”。要求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组织并实施文化、教育和社会方面的各项活动 ,以倡导“文明间对话”这一主张。鉴此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主办了系列文明对话讨论会。首次讨论会题为 :“亚洲文明对话 :当前的差异与未来的汇聚”。应伊朗政府的邀请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率团出席了今年 2月 1 7— 1 8日在德黑兰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提出 ,对话旨在拓宽并加强具有不…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本世纪最响亮的政治口号之一。早在本世纪初,西方思想界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开始了各种思想领域的对话。在宗教认识上,西方基督宗教随着宗教学的发展而认识到许多东方宗教观念,尤其是佛教、印度教和中国儒道思想,形成了“与东方对话”的高潮。在20世纪的“对话”氛围中,西方基督宗教率先开始了各种对话。首先,基督宗教强调自身各派的“对话”、“谅解”,从而在其内部形成基督宗教“普世”和“合一”运动。在基督宗教的合一运动影响下,著名新教神学家蒂利希极力主张未来的教会乃是具有“新教特性的天主教会”,即力主新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