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知足     
对一个常人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套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烦恼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如影随形;默默在心底,无声又无息。”而对于主内信徒来说,有很多的人也同样不能摆脱烦恼的纠缠。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忧心忡忡、郁郁终日而不能笑  相似文献   

2.
东西先生的《没有语言的生活》由小说到影视剧改编,均获成功,究其本源在于其主题都切中了“无形语言”这块璞玉,由此切出三块“玉石”,实则“本同而末异”.“无形语言”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涉及叙事话语材料的变化,这不仅造成了审美观感的不同,还折射出不同材质叙事语言背后整个话语权力结构的变化.考察“无形语言”如何在此话语转换中成功穿透精英文化文本和大众文化文本的场域,对于多元文化空间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答复     
科林斯说我认为“不存在这样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对于S(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类主体)和B(一个兽类)来说知觉是同一个东西。”他甚至暗示说我拒斥“我们与兽类共享知觉这样的观点。”这后一个暗示确定无疑是错的。在科林斯集中讨论的我的书的那些部分中,我的目标是保护我们与兽类共享知觉这样一条显而易见的真理,表明这如何并不蕴含这样的思想,即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所予神话,我们才能让知觉经验来证明经验思维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印度的形上学中,都曾存在一种忽视甚至否定人的直接生命的倾向。比如柏拉图主义把一个超越尘世之上的、无时间性的、永恒的理念世界确定为真理,而将一切具有时间性的、尘世的、易逝的东西,将生命本身,降低为非真实的东西。可以说柏拉图主义的这种“颠倒”,决定了以后西方形上学对生命的遗忘。这种情况只是到了尼采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类似的情况在印度思想中有更极端的表现,在这里,几乎所有思想流派都是把生命当作苦难和罪恶,而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超渡苦海,在生命彻底熄灭的、超自然的涅槃境…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写道:“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570页)。很多同志据此认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否则,那它就不是真理了。他们把真理说成是纯粹具体的东西,认为具体性是真理的唯一特性。我认为,这种否认真理的抽象性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这样就把具体性视为孤立的、单一的东西,加以抽象化了。事实上,列宁这段话并不是针对真理的全部特性,而是为了强调真理的具体性而讲的。列宁所否定的那种“抽象的真理”,并不是指真理本身,而是指它的存在。如果曲解了列宁的话的原意,把真理的具体性推向绝对,那么就歪曲了真理的本来面目,对真理的产生和本质也就无法正确阐释。把真理的具体性加以绝对化,同否定真理的具体性一样,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Truth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关键性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它译为“真理”。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与逻辑学所研究的truth与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义下的“真理”,两者的涵义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义下的“真理”主要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性认识,它在一般意义上不是指某一个单独的真命题或语句,而是倾向于指某一个理论体系,即由一些命题组成的系统;而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与逻辑学所研究的truth主要指真命题或语句,即其值为真的东西。鉴于这种…  相似文献   

7.
在环球房地产界,流传着这样一句把经商与找乐合二为一的奇妙名言——“我经商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纯粹为了找乐。我已经赚下了足够多的钱,远远超过了我本人的需求程度。我是为经商而经商,为自己的兴趣而谋划。经商对于我来说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一“于...  相似文献   

8.
文学文本从来不是一个封闭自足和凝固不变的存在,而是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传统作者论时期,文本对于它的接受者而言,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存在;在现代,随着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出现,读者地位得以提高,文本对于它的接受者而言,是一种主动的意义阐释对象.在读者的阅读范式转型下,当代批评实践强调文本意义是由读者生产而不是由作者准备好的现成品,从而在对语言结构的认识中重构文本的诗性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一般的理论思维之所以不“反思” ,或者说不自觉地“反思” ,是因为在这些思维中 ,“思想” (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 (existence)总是相互外在的 ,“思想”只是空洞的有欠缺的东西 ;而哲学之所以专事反思 ,是因为在哲学思维中 ,“思想” (thinking)与其对象———“存在” (being)是内在同一的 ,“思想”是唯一的“存在” (being)。“哲学”要“反思” ,必须把“思想”本身作为思维的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作为思维对象的“思想”不是实存的“存在者” ,而是使“存在者”成为可能的“存在”本身。在知…  相似文献   

10.
一、同一个民族的成员,如果不因方言发生障碍,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正常交际。这是因为交际双方习惯地遵守共同的思维规律。一种语言的语法,可以说是对这种规律的概括表述;成为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合乎逻辑的。平常我们说出来的话,如果表达无误,从语法、逻辑、习惯的角度检验,都站得住。但这是就大多数情况说的。所以说“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语法,逻辑、习惯三者确实有不一致的时候,比方“学生读书”(A)和“窗户吃石头”(B)这类句子,都符合“主—谓—宾”的语法格式,但B在逻辑上是荒谬的,人们从不认为它是语言中的合法格式。而“这间房子住客人”—“客人住这间房子”,“养花”—“养病”,“吃完饭了”、“饭吃完了”这类逻辑上对立的格式,却是语言中的合法存在,并且不是个别的,尽管人们对它们的译法表述(分析)不一定一样。至于许多事物的名称,更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就拿概指一切物品的“东西”来说,我们虽然可  相似文献   

11.
1.主旨、特点和结构1·1《逻辑哲学论》的主旨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划界。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本人在序言中就明确宣称:“本书将为思维划定一个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定一个界限”。这一界限同时也是语言、逻辑和世界的界限。但是,界限(limit)在此是一种隐喻,它不是隔离空间领域的围墙,因为它不是世界、思想、语言和逻辑的组成部分。对此,我们不能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加以界定:首先选择两个区域,然后确定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反之。界限甚至不能逻辑地思考和言说,而只能显示:说清楚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布洛赫重申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他来说,唯物主义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唯物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中一开始就包含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最伟大业绩多半是唯心主义思想家完成的.暴力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国家乃是暴力的潜力本身,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无暴力的、和平的过程.被压迫者的革命运动依然存在,大学生运动不会消亡.无神论与基督教并不是二者择一的问题,无神论与基督教的对话也不是一场徒劳的对话.世界过程本身处于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尚未被获取,但也尚未被挫败."已知的希望"取决于把科学投入于希望的国度之中.存在第二真理,即乌托邦的-具体的真理问题,这是真理所固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1,(11)
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对我人与外境的关系茫然无知。佛陀大悲,授以唯识中道,以“万法唯识”“心外无境”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于这一真理的具体阐述,便是“依他”、“遍计”、“圆成”三性之说,正恺法师在《谈认识的虚妄性》一文中,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这一道理。  相似文献   

14.
卡尔纳普是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当代语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著有《哲学和逻辑句法》、《语言的逻辑句法》、《语义学引论》等。本文最初发表在《国际哲学评论》第4卷(1950年)中,后收在卡氏所著《意义和必然》一书的第二版(1956年)中作为附录,本译文即根据此书译出。卡尔纳普在本文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语义学派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首先区别两类关于存在的问题,一种他称为“内部问题”,可凭经验和逻辑证明:另一类即关于事物世界自身存在和真实性的问题,他把这类问题称为“外部问题”,在他看来这类问题根本无法证实,因此是“一个没有认识内容的假陈述”,是形而上学的“假问题”。他并且用语义学来歪曲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他说:“所谓接受事物世界只不过意味着接受某一种语言形式”,所谓“接受新的东西”“这个术语……只不过意味看法受新的构架,即接收新的语言形式”。最后他并且指出,对于使用语义学方法的人来说,决定性的问题不是关于抽象东西存在的本体论问题,而是使用抽象语言形式对于语义学的分析是否有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永康 《学海》2002,(3):115-119
寻求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合理的理论方式必须立足于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实践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范畴 ;理论思维只是实践的一种方式 ,并不能获得一个外在于实践的“阿基米德点”。因而 ,实践哲学的理论活动便只能是对生活世界内某些成为“问题”的有限方面进行批判。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蕴涵着一种新的真理观 ,即批判的真理。这种真理源于生活世界存在的事实性 ,并作为理论哲学真理符合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一、《周易》与怀德海的对比研究:“场有”—观念的基本含义今时今日来讲怀德海的哲学,已经是毫不稀奇的了,岂只毫不稀奇,对一个对哲学潮流有高度敏感的人来说,很可能还会有过时的感觉。当然,用“过时“这些字眼来形容一种哲学其实是不大恰当的,因为哲学乃是追求真理的学问,而真理本身是没有时间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哲学知识的构成问题:哲学知识是依据什么思维步骤发生的?认识如何从非哲学的生活中产生并成为真正的哲学知识? 在历史上,哲学被认为是跟自然生活的一种决裂,非哲学家与哲学家都认为是这样。对于非哲学家来说,这种决裂是某种“反常的或偏颇的现象”(即跟自然生活所确定的健康行为的常规的决裂),是一种“首足倒置”,而哲学家则认为这种决裂是离开简陋的、虚假的洞穴阴影和进入完全真实的现实,是朴素的思维方法中的革命。然而,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才离开阴暗的洞穴的?这个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思维和语言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它们的关系究竟如何?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一直都在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它,众说纷纭。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理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在语言材料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二者互相依存,同时产生。但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思维和语言并不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思维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本文试图首先从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上来说明思维和语言并不是同步产生的,而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其次,从思维和语言的活动过程来说明思维和语言不是永远不可分的,思维可以脱离语言而进行。最后,通过对思维过程中一些基本事实的分析,说明语言并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或载体),很可能还有异于语言的其他载体。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于“真理”的研究,较多的时候是停留在“静态”上,也就是把真理论作为一块块分离开来的东西加以论证。这样就容易给人们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混乱。陈中立同志在他的《真理过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中,把真理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用唯物辩证法对真理进行了一系列“动态”性的研究。这是对“真理论”的有益探索。读了这本论著,受益非浅。下面我简单谈一谈对此论著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逻辑(这里指的是传统的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性。思维与语言(这里指自然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的思维活动以及思维成果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既然是这样,逻辑就不可能撇开表达思维的语言去研究“赤裸裸”的思维形式。而语言总是有其语境的。任何一种语言中的一个同、一句话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