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谦卑     
李秦成 《天风》2006,(4):40-41
圣经马太福音第11章29节中,主耶稣这样教导他的门徒:“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启。”在这里,主耶稣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典范和效法的榜样。四福音中主耶稣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谦卑。因而在信仰的真道上应列为第一的功课即是谦卑。按常理,在诸多功课中信心应居于首位,信心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积累操练和培养,而谦卑却要经过新人与旧人之间不断的持久而激烈的争战,才能胜过与生俱来的肉体的骄傲和败坏的本性,而且谦卑很不容易持守,稍不慎一个疏忽就很可能前功尽弃。因为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谦卑是我们蒙恩蒙福的必经之路。一个人信心再大若没有一颗谦卑的心,也不能得主的喜悦。所以来到主前必要谦卑。  相似文献   

2.
谦卑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带有规范化的文明现象,一种潜在的、在人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它反映着人的思想深度和生活态度。中国不少这样的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满遭损、谦受益”等就是一种谦卑的表达方法,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涵 容着这种传统文化底蕴。谦卑,一直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延伸,但在面对时代变迁的同时,还需有所重振,那么,教会的谦卑精神在文明建设中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实际上就是教友们在生活中活出基督、活出信仰、活出榜样的一些具体问题。一、仆人形象的善良精神。教会的指导思想来源于…  相似文献   

3.
“谦受益,满遭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古以来,谦虚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从我们信仰的角度出发,纵观《圣经》,主耶稣基督也给我们立下了一种谦卑的表样。“约旦河受洗”,耶稣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向想要阻止他的若翰说:“你暂且容许我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玛315)到后来,他甘愿服从上主的旨意,受苦受难直至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始终给我们留下了一副自谦自卑的形象。而仁慈的圣母更是一心按照主的圣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在领报时就谦卑地自称是天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路13:8)彰显了圣母一生度听命与服从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该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常常反省自己,做到不骄不躁,谦虚好学,和以待人,真正树立起基督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教会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属灵的,指斥他人都是属世的;另一种人是自己在灵性上不追求,反而批评那些在属灵上追求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假冒为善。  相似文献   

5.
为他人代求     
赵卫红 《天风》2002,(12):16
代求是我们祷告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代求也就是把他人及他人的事情带到神面前,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为他人求情,使他人的罪能够被赦免,他人的心意能够被悦纳。一、代求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为他人代求,因为我们都是神的儿女,神已给了我们代祷的权柄。但我们必须真心诚意承认自己的罪,实实在在地降眼在神面前。不断地反省自己,因为神不听罪人的祷告,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神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  相似文献   

6.
当我谦卑下来,主就把恩赐给了我。噢,骄傲人的所得是何等的少!谦卑人的祝福却何其丰盛!从此,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奥妙。你若能真正做到,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主耶稣就得到了当得的荣耀;而你祈求就必得着,天父将把福气,天天往你怀里倒!噢,若你说:“我祈求也没有得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是否有人的复归问题,基本上有两种意见,有的主张有,有的主张无。前者认为,复归就是恢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后者认为,人的复归是马克思早期的思辨哲学,到马克思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者后,就否定了人的复归的观点。两种意见都认为他们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笔者也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8.
谦卑之道     
正谦卑,"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也。语出战国《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宋代诗人李觏《回廖解元所业》云:"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逾。"谦卑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懂得谦卑,学会谦卑,也是为人处世必备的素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这是他人生经验的积累和顿悟。在这方面,蔡元培给我们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9.
学像小孩子     
谭佐时 《天风》2003,(8):56-56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正如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一样,小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主耶稣非常重视小孩子的优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18:3-4)可见,小孩子的谦卑是何等的重大! 至于小孩子除了谦卑以外的诸般优点,主耶稣没有提及,只好让我们进一步去观察和考究了。 一天,闲来无事,我站在小孩子旁边,观察他在做游戏与做作业时,发现他有时小心翼翼、辛  相似文献   

10.
骄傲     
天主反对骄傲的人,降福谦逊的人。(雅4:6)我们都要求在灵修生活上前进,我们都要求天天更热爱天主,我们发现在我们前进道路上有一巨大的绊脚石,就是骄傲。我们要认识骄傲的危害性,要猛烈攻击它。从我们心中铲除它。我们是修道人,我们是奉献给天主的人,我们是完全属于天主的人。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尊敬天主在万有之上的最高真主宰。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特别重视教导人要谦卑,是因为她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上帝与人之间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这种“被造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理智和道德上的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谦卑在上帝面前。“凡以谦卑态度敬拜上帝的人也能谦卑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友善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以平等地位与人对话。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12节教导我们:“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谦  相似文献   

12.
孙博超 《天风》2016,(8):19-20
正"因为我遭遇患难,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诗27:5)在我成长的旅程中,这句话印在我的心上,陪伴我走上了信心的道路……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8:12)我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到大,我都沐浴在主耶稣基督的爱中,从不匮乏。久而久之,我渐渐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在那些美好的青春岁月里,仿佛我才  相似文献   

13.
骄傲与嫉妒是撤但所怀的连体怪胎,畸形孪生儿;是罗网、陷阱、毒钩、瘟疫、是魔鬼撒下的稗子,毒菌。 骄傲与嫉妒陷害了一代君主扫罗,陷害了许多有权势的人,现今仍然起着败坏人的作用。 骄傲与嫉妒是一种不正常的变态心理,是世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也是不可轻忽的必须治疗攻克的顽症。 骄傲  相似文献   

14.
谦卑     
圣灰礼仪日,当神父又一次把圣灰擦在我的额角,使刚刚迈进不惑之年的自己又一次扪心自问:“你是谁?天主若不造你,你不能自无而有。你要记得,你从前出于土,将来还要归于土啊!”圣奥斯定说:“认识自己,比通达天文地理及一切哲学穷理的学问更有益处。因为户别的学问容易助长人的骄傲。认识自己,能助长人的谦逊。”圣奥斯定以其智慧和圣德而成为教父,以其亲历述说了谦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灵魂转世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在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中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投胎转世、生死轮回.在现代一些伪科学、伪气功、邪教的理论中,也有灵魂转世这一说法,如"转世、前世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意识体附于一个新的生命,对于前者是转世,对于后者是前世."又如"人通过修炼以后,体内存在着一种灵性,这种灵性又是以一种无形的集成电路方式存在的,所以,当人死了以后,这种灵性物质便离开了人体,有的在宇宙中游荡,成为一种信息,有的又附着在一个载体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投胎转世."有的邪教宣扬"得了病是前世欠的债,今生要还债,吃了药就还不了."  相似文献   

16.
谭佐时 《天风》2006,(14):44-45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正如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一样,小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主耶稣非常重视肯定和接纳小孩子的优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可见,小孩子的谦卑是何等的重大!何等的纯真!又何等的需要我们去学像他的新样式呢!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7)
<正>《哥林多后书》10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保罗,就是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如今亲自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有人以为我是凭着血气行事,我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林后10:1-2)"见面的时候是谦卑的,不在……的时候……是勇敢的",这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对保罗的批评。使徒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18.
多转几个圈     
榴莲,是一种独特的水果,产在东南亚热带。有的人称榴莲为水果皇后,有的人却不敢恭维它;有的人说这种水果非常可口,有的人却无论如何也不敢吃。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种水果有个独特之处,就是“臭不可闻,怪味熏人”,可人们一旦喜欢上它了,就不再认为臭,而认为“哪里臭?明明是香么”。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卖这种进口水果,每公斤50元左右。就是这种水果,在世界历史上唱了一段滑稽之戏。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团出访印度尼西亚。他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有一次,在印尼的首都雅加达,主人们向贵宾们献上了榴莲。当时苏加诺总统先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19.
人生感悟     
有一个富人,他非常害怕自己死后他的财产再无用处,因此就想送一些财富给那些穷人,条件就是送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相似文献   

20.
高牧 《天风》1994,(12):7-8
柔和能免大过 (传10:4) 所罗门在传道书上说:“柔和能免大过。” 主耶稣也曾说过:“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柔和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些人没有一定的忍耐性,不愿意谦卑柔和,只想凶一些好,以为凶狠能使人敬畏他。 但从我们一生的经历中所看到的,在人与人的矛盾和冲突中,多半都是因为缺少柔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