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得好必须学得好,这说明学得好是考得好的基础。然而学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吗?在历年高考中,平时学得好、甚至很好,而在高考中考得不理想、甚至比平时差了一大截子的考生却大有人在。无情的事实说明,学得好并不一定就能考得好。在高考中如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乃至超长发挥,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健康的、比较成熟的应试心理。心理压力过大是最重要的原因考生在高考中“考不出来”,其原因固然有多种多样,而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压力过大。考生将其看得过于重要,于是想起高考就心慌,心理负担过重,考前一段时间即心理焦虑。心慌则意乱,情绪必然紧…  相似文献   

2.
高考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怪现象:本来成绩挺好的学生,各式各样的小考、预考都能过关斩将,但偏偏到了最关键的高考,却考得一塌糊涂。几乎每个考生都在心理默默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考生在高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不仅与平时的学习有关,而且也与考生在考场上的临场发挥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对他不抱什么希望,可是,在考场上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出人意料地考出了好成绩而榜上有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模拟考试的成绩都证明他们已经具有通过高考的知识和能力,完全有条件考出好成绩,然而,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得到正常发挥,而名落孙山。老师、同学和他们自己都深感遗憾。对于这部分考生,  相似文献   

4.
增强学习实力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不打疲劳战术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应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  相似文献   

5.
高考的帐幕终于落下了。“硝烟”渐渐地从考场上散去,全力以赴地帮助考生应试的老师和家长们正慢慢地从紧张中缓过神来。可是,殚精竭虑的考生们却仍有不少还跋涉在困惑的心理沼泽中…… 性情突变的小雨 小雨从小就勤奋好学,善解人意。一直都是三好学生。上高三时,他对爸爸妈妈说:“我一定能考上北大、清华,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此后,他将全部时间用来复习。在高考前的3个月,他起五更睡半夜,吃饭时都想着  相似文献   

6.
海尔城 《大众心理学》2022,(7):16-17+15
<正>2022年的高考缓缓落下帷幕,但广大高考考生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在高考前,考生们或多或少会有考试焦虑的情绪;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还会为接下来的出分数、填志愿、等放榜等多个环节着急、紧张与担心,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其它心理状态。本期我们专程请来了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贾莉莉老师为广大高考学生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7.
“我不懂战胜别人的方法,但却懂得战胜自己的秘诀。”在日常生活里,也许你早已有过“自我暗示”的经验,但还不能明确地意识到,更不用说有计划地活用了。其实,自我暗示法也是自律训练法的一种,它的优点在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与情况下,都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运用自如,而且能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考试时,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懂得利用言语、环境、动作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考场上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而可以超常发挥。一、考前的心理暗示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当中一场痛苦而又持久的战役。埋头苦读,总…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每位考生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上所好学校,将来有出息,这种“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面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做为父母如何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复习、迎考的家庭环境,以保证孩子以平静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去迎接考试,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的焦灼心理并没有完全平静下来,如何及时调整心态成为考生和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正视高考这个话题考试以后,我们仍需正视这个话题。有的考生由于心理波动很大,家长或者他人一句看似平淡的语言,都会成为他们采取冲动行为的导火索,有的考  相似文献   

11.
年年有中、高考,年年要填志愿,年年有不眠的父母,年年有不眠的孩子!这是一场永远也不会结束的争论。即将面临高考和中考的学生及其家长,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在这里想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一点建议:■坚定信念。当我们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在填写志愿时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外界的因素所干扰。这种情况在认清自己后本不应该发生,但人的心理会随着环境等因素而变化,所以在确立了信念后,不要轻易动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心态,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有一些同学表面上似乎下了决心,但内心深处还是摇摆不定的,这种◆情况,往往是不敢承担志愿失误责任…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考的临近,不少考生会出现以下症状:对考试产生害怕、忧虑、不安等情绪,对考试结果缺乏信心,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脑发木等反应,甚至对考试产生严重的恐惧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考前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发挥考生的心理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抑制大脑,不利于考生复习及临场发挥。因此,应该如何调整考前心理状态,是所有考生和家长普遍重视的问题。在此我们对考生提出如下建议:【客观估计正确定位】考生对自己的应试能力须有正确、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面临着高考,一个考生不产生一丝焦虑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只是过度的焦虑所引发的忧虑、烦躁、思维的迟钝僵化,记忆力的衰退,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心的动摇和对高考的恐惧感.对自己的焦虑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焦虑的二次反应更要引起考生的注意,其实焦虑如果适度的话,也有它有益的一面.那就是它会导致意识缩窄,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就好像运动员比赛前的适度紧张那样,既正常又必须,对此不可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14.
高考后考生心理问题高发 高考结束了,学生们开始进入“后高考时期”,而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有资料表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高考前与高考期间有增无减。这是因为任何人在面对人生重大转折点的时候都会遭遇困惑、压力等精神方面的“折磨”。学生在压力面前更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调节,  相似文献   

15.
临近高考了,考生的压力都比较大,作为江苏省文科状元季晓莉的父亲,季平先生告诉笔者,家长不仅要从家庭气氛、饮食方面帮助考生调节身心状况,也应适时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虑,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予以疏导,以帮助考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关心”可以少一些和所有父母一样,平时,季先生一家对女儿季晓莉的督促比较经常,考试情况、学习情况做父母的都了如指掌,管得也比较严。临近高考,季先生一家对女儿的学习倒不怎么过问了。“孩子本来就够紧张的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再人为地增加压力。”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是做父母的重头工作。但是,又不能…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对高考所产生的压力感不一样,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调整高考心态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考生自身已感到高考压力很大了,家人则要注意给其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不宜再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研究员在研究影响高考的20个因素后发现,排在前四名的因素分别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 高考既是打知识战也是打心理战,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每个考生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呢?  相似文献   

18.
“高考经济”真是步步为营,从专为考生静心备考的钟点房、安神补脑的营养品、金榜题名的谢师宴等“老三样”,到考生心理“按摩”、旅行社推出的考后放松游、互联网高考咨询服务等“新三样”,每年高考经济部在不断演化出新创意。据说大多商家生意火爆,可一些家长却叫苦连天。比如说“谢师宴”  相似文献   

19.
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反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三个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高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这使得考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态,考生难以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