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同章 《天风》2005,(8):16-17
教会讲台不同学校讲台,学校讲台主要是给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也包括德育)。教会讲台不单单是讲解圣经知识,而是要讲道人按照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使弟兄姊妹在至圣的真道上得到造就,用上帝的话启发激励他们的灵性生命不断地增长丰盛——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科学》2009,(3):F0002-F0002,F0003,F0004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员们自发地组织了《感恩津门》晚会,晚会上学员或歌或舞或诗朗诵,借以表达他们对腾龙职业培训学校、对林教授的感恩之情的同时,也展示了池们的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3.
静之 《天风》2002,(7):38-39
我是一个常年在异地求学的学子。在这十年中,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假期回家,每逢主日我都去教堂做礼拜,通常去的都是省市里一些有名的大教堂。几年来,教会生活使我无论在信仰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受益匪浅!然而我也看到,教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颇令人担忧。回想发生的许多事情,让我深切地感到:牧养是教会之重,讲台是重中之重;教会兴衰,系于讲台! 谈到讲台,自然提及长老、牧师等神的仆人,没有他们也就无所谓讲台,其实他们本身就是一座活讲台,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见证神、荣耀神。讲道是神学的载体,因此讲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它最重要的地方,莫过于它是用来解决思想  相似文献   

4.
渊声 《天风》2011,(9):64-64
问:我是一个经常要在主日礼拜前上台领唱诗的姊妹,我喜欢平时穿自认为端庄得体的裙子,上讲台我认为也没有什么不妥。可是,我总发现教会中一些人爱用异样的眼光来打量我,他们的责备写在他们的脸上,大概意思是我不够“敬虔”吧!但我总是不解和郁闷,生活于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难道一定要穿得像个老古董才算“属灵”吗?我们在穿着打扮上与时代合拍有错吗?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2日,林崇德教授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林崇德口述历史》。拜读过后,感触颇多。在美国,先前就出版过《传记式心理学史》,内容是以一些卓有成就的心理学家传记的形式反映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刘福光 《天风》2003,(11):29-29
圣经《马太福音》第13章,耶稣说到撒种的比喻,提到四种听道的人。前三种人都没有忍耐守住所信的道,只有第四种人受道种之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忍耐坚守真道,所以能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由此我想到了在一本杂志上刊登的一则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不吃种粮》。故事里说:有一年村里遭了灾,许多人都断炊了,我家已有半月揭不开锅。就在这节骨眼上,爷爷和奶奶又双双病倒,全家顿时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父亲和母亲天没亮就出去找东西吃,总是两手空空地回来。后来,母亲说:“把柜里那点粮磨了吃了吧!”  相似文献   

7.
梦回金陵     
余坚 《天风》2006,(17)
在梦中我回到了金陵回到了芳草姜姜绿树如菌的金陵曾经在草地我们互叙寒温手拉着手围成一圈祈祷歌吟曾经在琴房我们赞美殷殷伴着叮咚的琴声我们的心曲上达天庭曾经在灵修室我们跪拜主前用阵阵代祷托住中国的教会前进曾经在大礼堂我们玲听天国的佳音那一位位证道人宣扬真道满腔热忱曾经在课堂我们如饥似渴我们的恩师用琼浆玉落饱尝灵根把我们喂养努‘曾经在教堂穿我们羽冀丰满牛刀小试站在讲台上像一只学飞的小鸟张开了翅膀……曾经……曾经……如今我们在禾场一遮遮把金陵遥望在梦中我再次把金陡怀想金陵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永驻我的心房梦回…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弟兄交谈时,他问了我一个有关圣经的问题:"《箴言》12章21节‘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可不可以在教会讲台上当做神的应许来教导人?"我说:"可以,但是要用《约伯记》和《传道书》来加以平衡。因为《约伯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9.
《谢主曲》对我们每一个修道人来说,简直太熟悉了。因为在每日的晚祷中都会颂读到它。可是有没有想过有些修道人在颂读《谢主曲》时,只是两片嘴唇上下张合了几下:有些修道人记忆力强,在颂唱时根本不用看,张口就能唱来;还有些修道人,他们或许太忙了,在颂读时真可谓是与时间赛跑啊!一分钟就办完事了,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分钟。嗨……。可想而知,他们在颂读《谢主曲》时只是在用口去读,却没有用心去想。真的很少有人去默想圣母在颂唱《谢主曲》时的那种欢愉心情……这首《谢主曲》的默想是我从《圣母的默观生活》这本书上所摘抄下来的,为的是拿来…  相似文献   

10.
忙碌与静候     
王炎 《天风》2005,(7):F004-F004
马大与马利亚的故事是我们所熟悉、也常产生疑问与争论的一个故事。有人以路加福音10章41-42节中耶稣对马利亚的夸赞为由而鼓励学习马利亚,紧紧依偎主旁,专心学习真道;也有人倡导大家学效马大的服务精神,因为尽管教会中有许多人并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却有足够的热情,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在教会中服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通功单     
在驻马店教区刘雅敬神父的倡导下,来自驻马店韩庄、许昌、周口、北舞渡、上蔡等堂口40余名的传道学员们,不顾天气的炎热,于7月14日到7月27日齐聚于漯河天主堂接受培训。开课第一天由教区长亲自带领学员们做了避静神工。开设学习课程有:圣事、要理、圣经、礼仪、伦理、圣歌等课程。通过两周的学习,使学员们在个人信仰上得到了升华,明确了福传使命。培训班结束后,众学员们带着“你们要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吩咐你们的一切。(玛28:19—20)”这个伟大而又神圣的福传使命返回堂区,开始了新的福传历程,他们异口同声地高呼阿肋路亚。河南的教会将会更加美好!河南教会的福传大业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12.
吴兵 《天风》2019,(10)
<正>教牧人员在讲台上侍奉上帝圣道,在讲台下应将所讲之道见证出来教牧人员作为群羊的牧者,不仅仅是在讲台上传讲上帝的真道,在讲台之下也应当注意规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个被上帝选召出来做传道、做牧者的人,上帝自然对他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教牧人员对外直接代表基督教会的形象;对内,在弟兄姊妹面前更是被看做是上帝的仆人、神的管家,又怎能不谨慎自己和自己  相似文献   

13.
陈琴 《天风》2012,(9):54-55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当代基督十架》,就被书名吸引,印象中很少读到这样的书,就买来一读为快!作者斯托得是著名的英国牧师,同时亦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著有《认识圣经》、《再思福音使命》、《当代圣灵工作》、《当代基督门徒》、《C型观点——基督徒改变世界的行动力》、《为真道而战》、《真理的寻索》等书。  相似文献   

14.
李保乐 《天风》2006,(12):12-14
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创3:9) 上帝创造了美丽和谐的世界,将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安置在伊甸园中。委任他们管理海里的鱼与空中的飞鸟。这个时候的亚当、夏娃与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相处得十分和谐。与创物主之间也没有不和谐的因素,他们思想上没有不洁的想法,行为上完全像造他之主的形象,遵命而享受园中的一切。怪不得奥古斯丁在其《忏悔录》一书中说道:上主, 你看了你所造的一切“都很美好”,我们也看见了,一切都美好。你对每期工程说“有”就有了,你看见每一样都是好的。我计算过,  相似文献   

15.
培训消息     
高学鸿 《天风》2014,(6):61-61
六盘水基督教培训中心第三期开班 贵州省六盘水市基督教培训中心于2014年5月6日举行第三期开班仪式,30人参加培训。市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杨明祥牧师藉《以赛亚书》6章8节的经文,与新学员和教会同工们共勉,激励新学员在侍奉和牧养的道路上清楚自己的呼召,  相似文献   

16.
读了《天风》刊登的“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讨论后,笔者颇有感触。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会侍奉的牧师,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在健全教会管理组织,作好讲台侍奉和探访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到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第一、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教会组织。做牧养工作,必须先牧养好教会的领  相似文献   

17.
迎接21世纪 开创医学哲学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迎接21世纪开创医学哲学新局面邱仁宗在纪念《医学与哲学》出刊200期之际,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向为杂志辛勤劳动的所有人员,向广大读者以及向支持它的各有关方面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园地。尽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种种缺点和问题,但无疑的是,我们在我国转...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6月11日至7月5日,江苏省佛教协会在南京栖霞寺举办第二期寺院中青年执事培训班。26名学员分别来自江苏省13个市县的25座寺院,他们大部分在寺院担任监院、知客等重要执事,有的还是地方佛协和寺院的主要负责人。 这期培训班的课程分三个单元:一、省宗教事务局领导讲授《新千年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外事工作有关规定》;二、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的教师和省佛协的居士等讲授《佛学基础知识》、《戒律学基础知识》、《丛林基本知识》、《佛教史略》;三、聘请南京艺术学…  相似文献   

19.
张祯 《天风》2006,(21):28-29
我读了2006年3月份《天风》中《揭露“门徒会”的错谬和危害》一文之后,使我感触很深。去年在我病魔缠身的时候,我接受了“门徒会”成员所传的“福音”,但我从他们的谈道和讲论中,我发现他们所信所传的许多都是错谬的东西,由于圣灵的感动,圣经真理对我信仰生命的激励,我走进了教会,教会牧师和长老的教诲更让我明白了许多真正的道理,擦亮了属灵的眼睛。我与“门徒会”成员接触中,感觉到他们所传的歪理邪说,对人的思想危害性很大,对基督教在社会上的声誉负面影响很大,我在这里特向主内弟兄姊妹提示他们的错谬,也给予了那些被“门徒会”蒙骗的人们能够醒悟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们很注意界限感,什么不该管、什么应该管,清清楚楚。我自1999年到美国定居以后,对许多事情感触颇深,其中一项就是美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相对简单和容易。究其原因,我觉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注意保持彼此间的界限感。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处理这几种人际关系的——一、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朝为师,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