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理论的时代背景,然后,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贡献及其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他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答问》等著作中,对佛教史观有一系统明了的阐发:佛教的创立、传播及发展与印度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质之传统,鉴于现实,“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的趋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贯穿于赵朴初先生佛教史观的主题则是人,是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3.
邓子美 《法音》2007,(12):12-18
赵朴初早在15年前就指出:"中国佛教向何处去?我以为应当提倡人间佛教思想"。[1]当今人间佛教的诠释更加丰富,反映了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不能因为其释义的疑惑,就对这一大方向有丝毫动摇。同时,对存在的各种疑义作一澄清也非常必要[2]。  相似文献   

4.
赵朴初会长会见日本佛教“不战学习访华团”徐玉成赵朴初会长于4月8日在北京医院会见了以菅原钧为团长的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宗议员“不战学习访华团”。去年十月,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赵朴初会长邀请日本朋友访华团访问中国,以...  相似文献   

5.
佛教新闻     
《法音》1998,(3)
佛教新闻中国佛教协会向张北和西藏那曲灾区捐款本刊讯自1月10日张家口发生地震以及西藏那曲地区发生雪灾的消息传来,中国佛教协会立即动员佛教界四众弟子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率先向张北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中...  相似文献   

6.
略论“人间佛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人间佛教”(二)陈星桥(三)太虚、印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简介如前所述,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和赵朴初居士对“人间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贡献至巨,极具代表性,因此实有专门介绍的必要。1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太虚大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其思想...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6,(10)
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共同宣言──二十一世纪中韩日佛教的使命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代表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弘扬佛法,于1995年5月22日至23日曾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关于建立中韩日三国佛教黄...  相似文献   

8.
赵朴初一生致力于佛教建设,在他看来,人间佛教是佛教中本有的思想,并在中国得以体现和发展。结合当代社会,赵朴初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与契入社会主义文明来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他关于建设人间佛教的思想,无疑会促使人们思考: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建设人间佛教如何可能?即在社会主义文化结构中,如何于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与佛教思想之间找到契入点以建设人间佛教,并消除现代性对人性的桎梏,健全人格、和谐社会,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新内涵,复兴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这是当代人间佛教建设从"可能性"转向"现实性"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赵朴初居士,人们尊称他朴老或赵朴老,他很喜爱诗歌。作为佛教居士,他对佛教诗歌十分重视。他曾撰文说: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翻译而来,从翻译的角度去研究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古人是如何以他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5,(6)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宣言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通过1995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云集北京,召开首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博士19...  相似文献   

11.
普正 《法音》2001,(11):44-44
本刊讯应国家宗教事务局邀请,韩国佛教曹溪宗总务院长徐正大长老一行24人于10月8日至15日来华进行友好访问。10月8日晚,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在北京饭店设宴款待代表团一行。他在致词中说,中韩佛教交流历史悠久,韩国曹溪宗和中国佛教也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将中韩日三国佛教关系比喻为“黄金纽带”,是很恰当的。为了继承和发展中韩佛教友好交流传统,两国佛教界要加强联系,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共同努力。徐正大长老说,杨副局长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此次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邀请曹溪宗来华访…  相似文献   

12.
黄金纽带谱新篇──赵朴初谈中韩日三国佛教交流王志光5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机。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首脑云集这里,举行佛教交流会议,成为三国佛教界前所未有的盛事。会议前夕,记者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访问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了赵朴初居士在“人间佛教”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贡献,其贡献表现在打通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传承和创新、戒杀与杀魔等;“人间佛教”思想还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举行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名誉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日易为团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刘书祥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1.近年来,佛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均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从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佛教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上承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改革,近续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号召,横向上又受台湾印顺和星云等人的人间佛教实践的推动,目前已成为中国佛教在新世纪最突出的发展动向。2.作为一种新的佛教运动,人间佛教呈现出强烈的人间性特征。方立天先生认为,中国现代佛教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参见方立天)这一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具体来讲,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在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中国佛教代表团名誉团长赵朴初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大德,诸善知识: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继去年北京大会之后,今天又如期召开汉城大会,三国佛教的代表人士俱会一处,探讨发展友好关系、担当时代使命、净化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3)
中国佛教协会于1992年1月7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国佛学院和各地方佛教院校的负责人,部分省市宗教事务局、佛教协会有关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应邀派员莅会。知识界部分佛教学者、专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共66人。赵朴初会长亲自主持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赤耐副局长也在会上讲了话。会议遵照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和赵朴初会长讲话的精神,本着整顿、调整、改革、提高的原则,总结了1986年汉语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谈会以来,各佛教院校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统一了认识,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与会者认为,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及时,很成功,对佛教教育乃至整个佛教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现将讨论的结果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为纪念赵朴初居士遗骨回乡树葬十周年和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成立十周年,10月11日,由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和安徽大学赵朴初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暨太湖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举行。会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对于进一步开展赵朴初研究和禅宗文化研究,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文化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属性是长期性,当代中国宗教依旧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宗教要达成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核心价值文化认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中国认同,它将"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佛教人本关怀哲学和人学菩萨道教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表达了中国佛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进而倡导中国佛教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从服务国家民族最高整体利益,服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外友好交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为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赵朴初会长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杰出领导人,是我国佛教四众弟子爱国爱教的楷模,是我国三大语系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带路人、深受全国各民族佛教界人士的拥护和爱戴。赵朴初会长示寂,我和大家一样悲痛万分。在悼念赵朴初会长的过程中,我以极为尊敬的心情缅怀赵朴初会长的卓越功绩,重温赵朴初会长的谆谆教导,学习赵朴初会长的崇高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痛悼大德示寂,牢记会长教导,注重人间佛教,报效伟大祖国──这四句话可以表达我的心意。 赵朴初会长积极倡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并且指出这是事关中国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