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7月1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联产承包制的性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性质社会上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是个体经济。针对这种观点,一些同志指出,判断一种事物的性质,应当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制,土地仍然是公有的,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再说“上交国家,留足集体,余下归己”,这仍然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形式。此外,还可以从联产承包制与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联系来分析其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联产承包制促进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引起了农村干部道德的变化。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又说:  相似文献   

3.
日子,不辜负     
正1日子,像万花筒。望进去,七彩斑斓,美不胜收。日子,也像厨间菜。做出来,麻辣咸淡,风味不一。只是,每个人,会用自己的眼光,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子里的色彩。每个人,会凭自己的厨艺,做出自己偏爱的日子里的风味。2有人喜欢一家子聚居的日子。日子里,飘逸的,满是烟火暖暖的气息。敲响锅碗瓢盆的节奏,和着嬉闹吵嚷的配乐。有人偏爱一个人独处的日子。日子里,漫浸的,尽是孤单凄清的味道。与自己淡淡对酌,与明月凛凛对望。  相似文献   

4.
欢乐红尘     
正1喜欢逛大街。林立的高楼。纷呈的店铺。闪烁的霓虹。如水的车流……满目的繁华,百看不厌。一切,皆在红尘里,在梦一般的红尘里。脚步,走不停。眼睛,看不够。红尘印象,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重复镌刻在一颗眷眷凡心之上。喜欢融入人群。擦肩。回眸。像一尾鱼,欣欣然,亦悠悠然,遁入红尘深处。  相似文献   

5.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  相似文献   

6.
自由     
正1云,在天上飘。天,浩瀚无垠。云,飘得——要有多惬意,就有多惬意;要有多闲适,就有多闲适。风,在天地间游。天地寥廓。风,游得——要有多任性,就有多任性;要有多洒脱,就有多洒脱。不受拘束,是云的个性。放旷不羁,是风的特点。自由,是云和风共同的追求。2鸟儿,在飞翔的时候最美。飞翔的鸟儿,是自由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独具魅力的美。  相似文献   

7.
思念     
思念是一挂洁白的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思念是飞向蓝天的大雁,坚定豪迈,展翅勇往。思念是一湾清澈的湖水,轻波微澜,晶莹透亮。思念是一首悠扬的乐曲,缠绵柔和,幽远感伤。思念是压在心底的手帕,展开欣赏,折叠回放。思念是感怀共处的时光,沉思畅想,默默希望。思念是心底泛起的牵挂,氤氲缱绻,随风飘扬。思念@王为民~~  相似文献   

8.
南方的庄子     
正庄子是南方的,正如孔子是北方的。南方的庄子是水,北方的孔子是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蜿蜒,曲折,居无定形,神动而天随,渊默而雷声。这是南方的水。而南方多水。这也是南方的庄子,而庄子属于南方。南方的庄子,在森林里潺潺流响。南方有虎,有豹,有大象,有鹿群,有犀牛,有鳄鱼,有茂密的森林,  相似文献   

9.
善是道德价值。它是私意的表达。因此,《老子》认为,善恶是非不分,需要破除。言即知识,是对事实的陈述。它有所限定,即局限性,彼此有别,因此也要放弃。有即万物。有具有主体性。有即现象,为假,不是事物的本来。事物的本来即道。作为本来的道,即本、即生。作为本的道是某种可能性,故不可说。作为生的道,未能成形,故不可说。道不可道。假的有、巧的真、善的名都遮蔽了道:事物的本来。故需要反,即还原。  相似文献   

10.
情语霏霏     
正多少红尘事并非不得已,多少杯中酒并未沉香醉,只为等你灯火处,共享繁华。想你的夜,寸寸柔肠。不见,一日如隔三秋;见,如白驹过隙。凭栏望,唯君他乡想故知。曾经,在花前月下承诺,岁岁有今朝,年年有此时。今夜,月上眉梢,你却沉往心底,抹不去,还锥心。草叶上的露珠,犹是你牵挂的泪。满眼青山绿水,好似你思恋的诗。春已散馨香,秋已捧来秋实。在等你的路口,雨  相似文献   

11.
时光书     
正时光,静静流过时光如河。横桥静卧。站立在桥上,看风景。影子掉进河里,激不起涟漪,随流水东逝。蚕蛹破茧,化蝶飞过去,与飞过来的蜜蜂擦肩而行,不期而遇。交换着随身的芳香,还有携带的秘密。绝对不是游戏。彼岸,花开烂漫。日落月升。水声自言自语,幽淡的月光从桥上走过,脚步轻轻。 真实,凝固在时间里心声,在壑壁吐纳,并无回音。听见,没听见或假装没听见,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故乡,瓦是大词。一片瓦,庇护着满村的人。其实,对于瓦,除了高举着现实,它还一头扎进中国的词汇里。瓦蓝,是一种颜色。在故乡,唯有一片瓦,为生活保留着原始的情趣。瓦蓝,更是一种乡村的审美标准。瓦蓝,在屋顶,构建了古朴的小镇。在中国,瓦是女性化的。弄瓦之喜,说的是女孩。用瓦去修饰女人,也算是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密码     
正直到今天,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  相似文献   

14.
清凉     
正1多年前的一次途中。六月天。一个人跋涉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阵阵热气,从脚底袭涌全身,喉咙干渴难耐,意识几近混沌。转过一处路口,瞥见树竹掩映下,一幢民居,赫然而立。叩开半掩的木门,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为我笑盈盈地端出半碗采自井里的泉水。接过,一饮而尽,刹那间,一股清凉,直抵内心。抵达内心的清凉,是世间至美之物。  相似文献   

15.
经年不染     
正我喜欢的那些人和事,情和物,都是历久弥新,经年不染。父亲送过一块石,是我童年的礼物。非瑜非瑶,却弥足珍贵,因为它走过路途遥远,才来到我的身旁。有斑斓的色彩,动人的质感。多年之后依然摆在书桌上,日日擦拭,时光有情。望着它,如望着旧时的光景,望着它,如望着童年时的梦境。收到礼物时的喜悦,酝酿在时光里,深浓滋味与日俱增,未曾消退。  相似文献   

16.
静拥月色     
正每当夜幕降临,心里便生出期待。那月色,静谧安详,如约来到我身边。静拥月色,我心释然。爱上美丽的月色,始于我的外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童年记忆的天空,明月皎洁,给大地披一层银辉。我在竹制的老式摇椅里,在晚风的轻拂中,听外婆讲那些可爱的传说。嫦娥奔月,外婆讲了许多遍,每一次那嫦娥奔月的原因都不同,可是我  相似文献   

17.
花的美和甜     
正花好月圆。花前月下。花开富贵。花团锦簇。美貌如花。如花美眷。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花,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喻体,花在人们的眼里,不仅是美的象征,甚至可以说,花,本身就是美。花,因美而惹人喜爱。陶渊明的菊花,杜牧的杏花,周敦颐的莲花,徐渭的梅花,随着他们的文字,开在时光深处,也开在了每一位爱花人的心中。人们对于花的喜爱,是原初的,是先民的初心,也是我们的初心不改,就像是《诗经》中的棠棣之华,  相似文献   

18.
正少年时有一方草垛,中年时有一扇窗子,老年时有一条长椅。看云,最宜。树,一排排退至坡顶,依然繁茂。路,修好了,成为一小段一小段的规则。河,是这个城市的内河,人工的,细小,无流向,微澜,无起落。石,连为整体,任裸脚在这里走动,顶托五彩的闲适。亭,从这个角度看去,云挂在亭角,任风吹,不厉、不动。我们来晚了。不。早年来,有"御"字的地方,不论皇帝真  相似文献   

19.
冬日湖边     
冬日的清晨,我来到玄武湖边。明城墙边的玄武湖,紫金山脚下的玄武湖。月亮还淡淡地挂在天上,让人看见时光的留恋。太阳也是刚刚升起,它的光温微暖,轻轻的,悄悄的,仿佛不想把这夜惊醒。没有风。垂柳安静地立着,许多掉光了叶子的树,也都安静地立着。偌大的湖边,只有我一个人行走。想到卢梭写的《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也许是时代不同,心境有别吧,湖边的我,并不感到孤独。这时候,我和大自然紧密相拥。冬雾弥漫。山水相连。山无棱,水无边,融为一体,看不见分  相似文献   

20.
上海路茶社     
南京上海路名气大,其实历史并小长。上海路比较有名的要数茶社。长青藤,长春藤,就像两个姊妹。一个是青,一个是春,都是充满朝气的意韵。而藤蔓悠长,仿佛感情纠缠,如丝如绵,余音未了。城市的茶社有许许多多。上海路的茶社比较年青,比较人文。因为附近大学生多,年轻人一切都还未定,总觉得要发生什么故事。昏黄柔和的灯光,打在发青的叶子上。有几分暖昧,几分朦胧。似青苹果有点酸,有点涩,不成熟,但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