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后人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一的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道士,道教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多才多艺的学者.本文主要通过他的思想和行为论述了他对儒释道三教的观点,第一、陶弘景与儒,体现在三个方面:(1)青年时代的积极出仕、退隐之后仍然关心政治;(2)对朋友情深义重;(3)著述儒家经书.第二、陶弘景与道,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道教方面的著述;(2)道教活动.第三、陶弘景与释,(1)在思想方面,主要体现在他的有关佛教的著作上;(2)陶弘景与佛教有关的活动.通过以上这些说明陶弘景调和三教的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真如"与"生生"分别代表了梁漱溟思想中儒佛两家的本体。以梁漱溟早期与后期的不同著述为研究线索,可以清晰地探知"真如"与"生生"这两个本体之间关系的演进轨迹。在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中,梁漱溟以"生"为儒家道体,"无生"为佛教特色,"真如"与"生生"之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紧张关系。在以《人心与人生》为代表的后期思想中,梁漱溟一方面开始强调"真如"本体的心体与觉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将生生之体视为人心可以自觉的必要条件,这样,人心、心体的自觉就成了儒佛两家本体的汇通点,"真如"与"生生"的关系转而呈现出融合的姿态。明晰梁漱溟本体思想的演进轨迹,有助于在儒与佛、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讨论框架下,为梁漱溟研究提供更多的问题增长点,更可以为学界关于梁漱溟思想归宿的探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儒学本身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成长,在与佛、道的交融中发展的。儒学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对佛、道等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宋明时代的儒学,其实是以原始儒学为基点,融摄了佛、道等多种思想,是儒佛道三教的合一。儒学的当代使命,与儒学自身的特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孔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但面对同样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却提出了不同于孔子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孔子提出了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倾向于用礼乐教化的方法来重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那么,老子则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社会文明异化的批判,来解构仁和礼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导致的人的异化,以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老子以后,道家思想经历了战国中期的庄子、秦汉之时的黄老、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同的阶段。魏晋玄学以后,从道家学派史的角度看,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儒家和佛家的相互借鉴、融合与渗透中,主要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而继续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儒、佛两家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吸收和发挥(例如宋明理学和禅宗),是否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看作是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延续和发展,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特别是从道与儒、佛的关系中来揭示其曲折发展的特点、独特的社会作用,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藕益智旭是晚明时期的四大高僧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智旭的佛学思想体现出明显的圆融各家各派特色,对佛教与儒学的会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心性论的会通,对儒学心性论中的许多范畴和命题都作了佛学化的诠释;二是修养论的会通,他继承了前人以佛教之五戒来解释儒家之五常的思想,并提出五戒高于五常;三是孝道观的会通,他统一了世间孝与出世间孝,并进一步将儒家的孝和佛教的戒与慈结合起来.智旭的儒佛会通思想不仅使得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高度,而且也表明晚明佛教摆脱衰落困境、走向复兴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儒学传承,主要有"说经之儒"和"著述之儒"之分,这两者形成了我们传统的经学研究范围。这种认识,忽略了一类以"序次"为主,对早期儒家学术进行整理传承的"记纂之儒"。记纂之儒不对经典本身进行传注阐发,也谈不上在著述上有新义创作,而是通过整理、序次儒家文献以发挥知识传承的稳定性,继而成为一个时代共有的修养。这就涉及到儒学传承体系中的杂记类文献。杂记文献的功能在于,它作为一种公共知识具备文化构建力,与当时各种文体和文献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儒律合一思想,是赞宁思想中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涉及到赞宁在吴越国时的身份问题,还关乎到他是以什么身份来编撰《宋高僧传》,以及《大宋僧史略》等问题,因此,重点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了从根本上了解赞宁儒律合一思想当中的律学思想,我们有必要对赞宁"律虎"身份的由来和他在律宗史上的地位加以确立;第二,通过对赞宁所留下的著述和其它文字资料的反复阅读和用心思考,可以发现,赞宁的律学思想与儒家思想或礼制有着一定程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是现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着两次意义深远的转变,佛学最终在其思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早年受其师熊十力的影响开始对佛教有所涉猎,但更多偏重于知识性的了解,直至一次特殊的机缘方才对佛学用力。这一转折所引发的"悲情三昧"直接影响了牟氏哲学的整体进路。《佛性与般若》这部巨著则标志着牟氏佛学思想的成熟,其中肯定了天台圆教有一特殊的"佛教式的存有论"可以对法之存在等问题作出圆满的交代。这一"存有论转变"的意义在于,牟宗三最终认识到不必亦不可用儒家之体用义、创生义去衡量佛教,而应以"不以佛教为忌"的态度正视之。牟宗三跳出了拒斥佛老的窠臼,亦由此展现了新儒学之"新"的另一面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钱穆与缪钺就战国秦汉之际的"新儒"展开讨论商榷。钱穆揭橥"新儒"之说,并从宇宙论方面揭示其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缪钺通过思想史的考察,强调阴阳家对"新儒"及秦汉思想的作用。钱穆和缪钺"新儒"说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也存在着方法论的差异,彼此又有吸收借鉴,对现代儒学研究和当代语境中的"说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立林 《现代哲学》2012,(3):100-107
孔门弟子仲弓是一位久被忽略的大儒,通过对上博竹书《仲弓》的分析,可以更加真切地认识仲弓之儒的政治思想与德刑观念。而这与《荀子》中所推尊的子弓正相符合。仲弓之儒应该是荀子一派的学术渊源所自。通过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孔门弟子仲弓及仲弓之儒的思想特征及学术史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近几年,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稿,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现将情况简述如下。一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研究者普遍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卷帙浩繁的学术理论著述中,军事著作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曾以很大的精力探讨了军事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揭示武装斗争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原理、原则和论断,为建  相似文献   

12.
朱熹学习心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平生热衷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在近五十年之久的著述讲学活动中,形成了他完整系统的集大成的理学教育思想,对元明清三代影响很大。同时,在他那浩瀚的著述中,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中国心理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对他的学习心理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飨读者。学习是人相动物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向为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禅宗的创立,佛门相传始于刘宋时期(一说梁时)来华的菩提达摩,但是中国禅宗实际上的创立,是于慧能而肇始。慧能的门人弟子记录其平生思想语要的《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尊崇,是中国人佛学著述中唯一一部  相似文献   

14.
在儒道关系问题上,陈景元从本末体用角度出发提出了道本儒末与道体儒用两层关系模式,在对儒学思想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站在自家文化的立场上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有意识地选择和融通。这种儒道融通思想在陈景元的思想中具有政治意蕴,他主张以自然无为之治道精神来规范儒家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纲常名教,对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互补性地思想整合。  相似文献   

15.
张君劢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在为其政治实践而颠踬奔波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的哲学著述。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张君劢的思想比较典型的显示了现代新儒家哲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研究他的思想发展的历程、实质和特点,对于正确了解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对于深入把握传统儒家哲学现代化的背景、途径及其发展趋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与妇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令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妇女所关注的问题是,当今世界妇女的地位究竟如何?尽管自本世纪以来,妇女解放的呼声此起彼伏,妇女组织及团体相继成立,有关妇女权益的著述与研究数不胜数;也确有一部分妇女步入政坛,担任议会、内阁及国家管理等职务,这是否意味着妇女问题已经解决?以  相似文献   

17.
马图里迪教义学是我国穆斯林主流教义学派,对真主"泰克维尼"属性的论述是其有别于艾什阿里学派的一个特色。中国穆斯林先贤在著述中充分发挥了这一特色,将其与苏非思想的显化理论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穆斯林学者对此问题的创见。  相似文献   

18.
<正>刘渊然是明初道教宗派发展史上有特殊贡献与地位的高道,作为净明嗣师,兼得清微、灵宝二派和全真道南北二宗诸家法术。期望随着《云南道教经典搜集与研究》项目的深入拓展,能在民间发现其存世著述,尤其是在云南期间的著述,并对其进一步考证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丁耘 《现代哲学》2021,(1):76-93
本文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所发生的"道学转向"。张祥龙教授在新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这一转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在阐述张祥龙思想转变、新著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首先,祥龙教授思想的突转尤其体现在不再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支配性的思想基源,而是将重心转向儒家传统,呈显为糅合唯识学的后现象学哲学,进而将现象学的道学转向带到心性、伦理阶段。其次,这一"心性-天道之路"结晶在《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中。张祥龙在"时机化"学说的照应下,既会通儒佛,又指点出儒佛分际。其心学有三大贡献:道术上对"儒瑜伽"的总结;道学上对"赤子之心""孝悌慈"的阐发;道统上对罗近溪正统地位的发现与肯定。然而,在张祥龙道路所抵达的地方,仍可进一步追问比伦理转向更本源的道学转向的可能。伦理转向的真正完成需首先解悟"道体"。  相似文献   

20.
马图里迪教义学是我国穆斯林主流教义学派,对真主"泰克维尼"属性的论述是其有别于艾什阿里学派的一个特色。中国穆斯林先贤在著述中充分发挥了这一特色,将其与苏非思想的显化理论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穆斯林学者对此问题的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