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曲总体来讲是一种声乐的艺术,可以借助于器乐演奏来表达.曲调和唱词应是构成歌曲的两大基本及核心因素,因此歌曲具有音乐内涵和文学内涵.笔者认为传统歌曲在音乐内涵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如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民歌在演唱方式、音乐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玉珍 《美与时代》2003,(10):32-33
歌曲《敦煌故事》是一首改编的二部合唱歌曲,主要表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骑着骆驼到敦煌进行文化交流及经商的故事。通过对整个歌曲的曲式结构,作曲手法及音乐情感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处理,音乐的二度创作——分析与处理对音乐形象的构成,音乐主题思想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经过分析与处理的音乐,是没有生命力和没有价值的音乐。  相似文献   

3.
一、额我略歌曲是基督教会的重要的、古老的礼仪祈祷音乐,它涉及到古代人们的音乐经历,这些古代文明被很浓厚的神秘色彩和神话笼罩着,用基督徒礼仪歌曲的篇章将揭开这一神秘面纱。这个阶段包括了十二个世纪的伟大创造性的经历,它走过了难以站立平衡的幼年时期,又经过了发展阶段,最终使自己走向成熟形成了自身独到的风格。基督徒的礼仪歌曲的丰硕成果是产生在自己的不同的团体内,它起源于教会传教士所到达的不同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亵渎神祇的行为在欧洲从古至今都可能被评价为是犯罪,所不同的是渎神在古代和中世纪被视为是针对上帝的行为,而从近代以来被理解为针对他人信仰的行为。在基督教内部,对渎神行为的刑法规制经历了(天主教)逐渐法典化的过程;在刑罚后果上,从最初对资格、权利的剥夺到中世纪发展出更为残酷的刑罚形式,在现代又重归文明。在世俗层面,渎神罪的罪名从中世纪才出现,但惩治渎神行为的实践却贯穿古今,同时世俗权力还一直作为教会刑法的支持力量。经过启蒙运动洗礼,欧洲国家以保护宗教和平、宗教自由等视角设计了其世俗刑法中的相关罪名,世俗刑法与教会刑法对渎神行为的规制自此各不相干、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黄自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自作曲的儿童歌曲共有9首,这些儿童歌曲篇幅短小,歌词内容浅显,曲调节奏鲜明,非常适合学龄儿童习唱。另外,这些歌曲还注重词曲结合,重视音乐的审美功能和教化作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抗日救亡歌曲,是歌颂和激励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歌曲.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抒发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为主并且广泛传唱的歌曲,是中国人民民族情怀和革命精神在道德领域的重要体现.本文对抗日救亡歌曲的伦理意蕴、抗日救亡歌曲的精神特质,抗日救亡歌曲不朽的伦理价值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抗日救亡歌曲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人们把握抗日救亡歌曲的精髓,更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抗日救亡歌曲.  相似文献   

7.
连凯凯 《美与时代》2003,(10):27-29
歌曲写作在音乐创作领域向来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歌曲写作能力须从创作技术理论、丰富的音乐语言、文化艺术素养、丰富的生活体验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应是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操作步骤加勤奋的结果.这些方法和步骤在歌曲的即兴伴奏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应重点学习并攻克的环节.这些方法主要:分析并确定调式;确定调式主音的高音位置;设计前奏;选择和弦;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准确选择与之相吻合的伴奏织体;为歌曲选择合适的音区.  相似文献   

9.
李健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作品以歌词的优美和曲调的清新而在流行乐坛独领风骚。其歌曲的美学风格,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克制"主题的隐约渗透。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无神论》2021,(1):39-45
本文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探讨了西方基督教禁欲传统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探寻了西欧中世纪禁欲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禁欲思想和禁欲生活影响下中世纪教育的实际状态,试图探讨宗教意识形态对社会世俗事务所产生的作用及其复杂影响。本研究粗略地勾勒出一幅基督教禁欲主义传统戕害西欧教育的历史图景,即在贯穿整个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观念影响下,西欧社会的教育水平呈现出一种全面衰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艾洁 《天风》2011,(11):64-64
这是中世纪的天主教当局为了维护他们的特权对科学采取的态度,而这种特权是世俗的政权。圣经并没有教导教会作为属灵的团体拥有这一权利,反而主耶稣说过:“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当教会得到了世俗的绝对权柄时,或者说,教会被世俗绑架时,就导致了腐败(后来的清教徒由此提出“政教分离”原则)。必须看到,不仅仅是科学,纯正的基督教信仰在这一时期同样是遭到迫害的,许多敬虔的基督徒和改教先驱因信仰被杀殉道。因此,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期”,这是教会后来对这段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西方音乐美学史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对欧洲以至世界音乐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世纪音乐美学家鲍埃修关于音乐道德属性的认知更是集纳了古希腊音乐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智慧.鲍埃修强调音乐对于性格和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学习汉语除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书本,还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如华语歌曲、华语电影等等。在众多华语歌曲中有许多非常宝贵的语言学习资源,不仅能与学习者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交流,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促使其深入学习。本文以情感角度出发.针对对外汉语高级班的教学,从语言教学和音乐相结合、如何利用华语歌曲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华语歌曲意义和教学设想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刘欢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乐人,在当代中国流行乐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许多业内、业外人士都十分认可的。刘欢是当代乐坛有着典型意义的一个符号,对他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寻找到音乐文化建设的真正"钥匙"。在《中国好歌曲》中并没有刘欢创作的音乐作品,但他节目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别人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别人歌曲的改造,都体现着他的音乐创作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民族性与世界性、发扬和推广小众音乐、创作由"心"。  相似文献   

15.
张馨心 《美与时代》2016,(10):11-12
中世纪指的是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到文艺复兴近千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人们能够回忆起的不是灿烂的文化,也不是璀璨的文明,而是战火纷飞、疾病肆虐、生灵涂炭的灾难。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古典文化的发展几乎停止驻足,在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出现相似的艺术内核:束缚、内敛和精神指向性强。通过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演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明发展的轨迹和共通之处,同时中世纪是联接希腊罗马文明和文艺复兴的隧道,穿梭其中有助于我们了解中世纪绘画艺术的演变、艺术风格的继承与开拓,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任何艺术都以创作形象为主要任务,歌曲作品也不例外。大家知道,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创作成形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听到它欣赏它,必须通过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将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后,再对它进行演绎。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地表现好,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下面就如何艺术地处理与表现歌曲,浅谈一些笔者的看法:一、了解熟悉作品是前提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  相似文献   

17.
自幼学习儿童歌曲写作,对创作歌曲有一种独特的兴趣与情感。于是每每到阅览室去总忘不了翻阅词刊。歌词虽短,但内容颇丰,且意蕴深远。有一日,读到张枚同的歌词《遥远的黄沙梁》,读罢顿被其精当的措词,真挚的情感所打动。于是想到应为之配上合适的旋律,将词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歌曲的形式进行二度创作使之升华。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把隐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时期、本尼狄克会规一统天下时期、10—12世纪的全盛期以及衰落期。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是西欧中世纪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如所周知,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时,法拉比(阿尔法拉比)、伊本.西拿(lbn Sīn,拉丁名字为阿维森纳,Avecinna,980-1047)和伊本.鲁西拿(Ibn Rushd,拉丁名字为阿维洛伊,Averroe,1126-1198)等几位阿拉伯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我们永远回避不了。这里所说的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指的是中世纪存在于阿拉伯世界且主要用阿拉伯语所写的哲学。但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所介绍和阐释的则是欧洲的哲学。那么,我们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的名称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的仿制品,伊斯兰宗教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的原型,被教皇和王室授权后成为欧洲大学。”[1]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伊斯兰大学的影响和推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界最早的大学—伊斯兰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人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特定季节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